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
1、《詩經》
國風主要是民間歌謠;雅和頌主要是領主貴族用於宗廟、朝廷上的詩歌。國風中的不少篇章揭露了領主貴族們殘酷地剝削和奴役勞動人民的情況,也在壹定程度上反映了勞動人民的生活、思想和感情,這壹部分是全書的精華。
2、《尚書》
也叫做《書經》,是我國最早的壹部文集。全書分為《虞書》《夏書》《商書》《周書》四部分,主要記述商、周兩代的壹些重大政治事件,如重要戰爭、階級關系、政治制度和政策等,有很高的史料價值。
3、《禮記》
也叫做《儀禮》、《士禮》或《禮經》,是春秋、戰國時期的部分禮儀制度的匯編,***有十七篇。舊說周公制作或經孔子修定。據近人的考證,認為可能成書於戰國前、中期。
4、《周易》
也叫做《易經》或《周易》,是我國最早的占蔔用書。內容包括《經》和《傳》兩部分,可能成書於戰國或秦漢之際。其對自然或社會變化的論述,富有樸素的辯證法觀點。
5、《春秋》
也叫做《春秋經》,是我國最早的壹部編年體歷史著作,以魯國的歷史為主,簡要記載了從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722——公元前481年)***二百四十二年間的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