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以人為現實而工作為題的作文

以人為現實而工作為題的作文

前幾天,壹位網友問我,妳為什麽而活,沈默了半響,沒有回答,我為什麽而活,曾經也這樣問過自己,因為沒有找到答案而作罷。從小父母教育我努力讀書,將來找個好工作賺錢,我認為那是當時的奮鬥目標。而現在書也念完了班也開始上了,我又為什麽而活?當下社會讓人惶恐的同時開始變得現實,我想了壹下,說我為吃飯而活,他發了三個流汗的表情。雷鋒說吃飯是為了活著,活著不僅僅為了吃飯,我現在就是為了吃飯而活著。網友後來覺得拿這麽沈重的生命話題來問我這等胸無大誌的人似乎有些殘忍,替我打圓場說,姐姐可能是因為工作太久了,時間磨去了激情。是啊,麻木了。

麻木,多麽可怕的字眼,魯迅在《藥》裏就用了麻木,長長的嘆息,曾經也算是熱血青年,有興趣有愛好,有夢想,有目標,現在呢,夢想離家出走了,至今未歸,目標夭折了,自信迷路了,興趣愛好枯萎了,這壹切是哪裏出錯了?

《妳為誰工作》這本書昨晚才認真讀,前半部分沒什麽印象,感覺有些理想主義,跟朋友討論過《薪水算什麽,要為自己而工作》這篇文章,朋友笑稱,寫這篇文章的作者壹定受了很多的老板的好處,所以在這裏鼓吹,如果讓他寫的書只賣成本價,妳問他幹不幹!!當然,成長機會經驗這些都重要,但如果妳對壹個薪水只停留在溫飽線上的人說:薪水算什麽,這無疑跟指著壹只包子對壹個空腹走了壹天路的人說,這包子壹點也不好吃是壹樣的效果,朋友的比喻讓我啞然失笑,其實他誤會了作者的意思,作者是想告誡剛進入社會的年輕人,不要兩眼只盯著薪水這種回報方式,應該看到工作教會了我們什麽,鍛煉了我們什麽,超前意識了我們什麽。這些才是無形的財富,比那有限的薪水要寶貴得多。所幸的是自己並沒有那裏面所說那些想法,埋怨老板不能慧眼識英雄,嫉妒同事比自己薪水高,如果壹個人有能力,不用說他自己說,別人也能在他平時的工作中看得出來,沒有哪個老板會不重視人才,除非他想關門大吉,是金子總會發光,既然壹直都沒有發光,那麽可能只是壹塊塗了點顏料的石頭。不過又聽人說“是金子總會發光”這句話也不對,因為要是把金子埋到沙漠裏估計也壹樣不能發光。所以我的朋友堅持“選擇大於努力”,可樂放進索菲特就是35,在大潤發就值2塊5。

不信上帝,所以不覺得工作是上帝安排的任務,也不信佛,自然不認為工作是上天賦予的使命,工作就是工作,妳要活著,要吃飯,要過得有點滋潤,要過得有點精神追求,換句話說就得好好對待工作,即便薪水微薄,否則當妳被炒,妳連微薄的那壹點也夠不上。曾經聽位企業家說金錢不意味著成功但成功了壹定會有金錢,如今在這個人心膨脹的社會誰要說工作不是為了追求金錢那純屬放屁。

我為誰工作,是為自己工作,這種意識壹直都有,從來沒有“我只要對得起這份薪水就行了,多壹點我都不幹”這樣的想法,在其位,謀其職,否則就是不敬業,違背了職業道德了,這已成人品問題了,工作之初,做好壹項工作後的成就感來自於壹種自我價值實現欣慰,到後來,就覺得當壹天和尚就要撞壹天鐘,撞鐘是和尚份內的事,妳有義務去完成它,即使妳第二天就要還俗了,這天晚上的晚鐘還是要去敲,我把這叫做敬業,看了這本書,才知道這並不是真正的敬業,我的敬業僅僅只停留在敲鐘這個層面,敲鐘多簡單啊,只要準點往鐘上使點力,鐘響了,我的任務也就完成,折射到現實當中,就是不求有功,但有無過,現在看來敲鐘固然簡單,來回兩下就能完成,但如何敲好鐘,如何利用技巧讓這個鐘更宏亮傳得更遠,才是敲鐘者的最終目的,這讓我想起了壹首詩,“姑蘇城外寺,夜半歌聲到客船”,這和尚敲鐘的功夫壹定了得,把鐘敲得如此意境深遠,作者的羈旅鄉愁都被勾了出來,想必是把敲鐘當作了畢生的事業在做,這可謂是敲鐘者的最高境界。

為何我還是會如此平庸呢,壹直在思索是什麽讓自己變得茫茫度日,每天在焦急中度過,經常失眠,很晚了還掛在網上。舍不得睡,睡醒了又是壹天過去了,心裏想每天過得有點收獲,然而自己什麽也沒做,壹事無成,所以害怕時間流逝,朋友說妳要好好地規劃壹下妳的人生,給自己確定目標。目標不是沒有,只是因為自己的身上諸多的不良習慣給絆住了,正像書上說的踩著剎車前進,結果可想而知。看了這本書,總算系統地總結出來了茫茫度日的碌碌無為的原因,拖延,借口,意誌力薄弱,缺管自我約束的毅力,做什麽堅持不下去,缺乏應有的計劃性和條理性,導致沒了進取心,失去了人生憧憬,變成了現在這副樣子。拖延在生活中表現得更明顯,休息時候,有壹堆衣服泡在那裏,告訴自己早上要洗掉,泡久了要掉色,壹直拖著不洗,人坐在這裏玩電腦,心裏卻惦記衣服沒洗,下了決心去洗,半個小時就好了,為了這個半小時,卻惦記了壹天。

書上有壹段這樣的話看得我心驚肉跳,“他們不滿於自己在工作中拖延的現狀,卻又不去改變,每天都生活在等待和無奈之中,他們回避現實,情緒低落,常懷羞愧和內疚之心。這樣的人,最終將會壹事無成,使人成悲。”這簡直就是在說我嘛,其實我並沒有看書或者寫讀後感的習慣,壹來麻木,二來寫起來這種感覺像是在做自我解剖。我問自己,妳還要不要寫?要,不看書能不能編造出來?不能,那現在要怎麽辦?看書!要怎麽看,心無雜念看的同時還得體會!電腦還玩不玩了?玩,但每天只能玩壹小時這種懶惰頹廢心態導致不玩的可能性不大,但卻清楚地知道玩久了肯定壞事。要寫就要看書,拖下去也沒用,書上的東西不會自己跑到腦子裏來,就像書上的那段話,不論用多少方法來逃避責任,該做的事還是得做。而拖延則是壹種相當累人的折磨,隨著完成期限的迫近,壓力反而與日俱增,這會讓我覺得更加疲憊不堪,現在終於明白我為什麽老是失眠了。

現在徹底明白拖延是壹種惡習,會侵蝕人的意誌和心靈,消耗人的能量,阻礙人的潛能的發揮,拖延並不能使問題消失也不能使解決問題變得容易起來,而只會使問題深化,給工作生活帶來危害。得把腳從剎車踏板——拖延上挪開。借口是挫敗的溫床,是對惰性的縱容,壹旦壹件事離預期效果有些偏差,總喜歡找壹些借口來讓自己舒服壹點,比如,今天因為下雨車子騎慢了,所以遲到了,這理由似乎有點像樣,但也是站不住腳的,如果妳比平時早起個十分二十分鐘起床,也就不會遲到了。如果找借口給自己遲到開脫,那麽下次下雨的時候說不定依然還是會遲到,如果告訴自己沒有任何借口,這不是理由,要早點起床,下次就會警戒。把沒有借口作為自己行為準則的人,他們擁有壹種毫不畏懼的決心、堅強的毅力、完美的執行力以及在限定時間內把握每壹分每壹秒去完成任何壹項任務的信心和信念。在塑造自己形象時期,我們要學會給以行動見證,而不是編壹些花言巧語為自己開脫。我們無需任何借口,遇到困難應該積極想辦法解決,要不是消極回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