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什麽是假日經濟?

什麽是假日經濟?

"假日經濟"是1999年國慶在國務院調整了節假日時間,通過上移下借的方法,形成了三個黃金長假期以後出現的壹個新概念。其本質是壹種消費現象,是消費在特定時段內的集中。壹般來說,人們可以利用三個閑暇時間段進行消費,即:每天工作之余的業余時間、周末時間和節假日時間。由於各個時間段的長短不壹,人們消費的具體投向是不同的。業余時間和周末時間基本上用於居住地的日常性消費,而節假日時間的消費是移動消費,只有在具備較長假期的條件下,移動消費才成為可能。

居住地消費只能稱為"休息日消費",較長距離的移動消費才形成"假日消費"。因為在有效需求不足的狀況下,假日經濟與非假日經濟的區別首先必須是假日需求在增長上高於非假日的需求,在"假日經濟"中必須包含有新的需求,並引致經濟收益的快速增長。而假日裏商場等所實現的需求並不是新的需求,雖然各商場的銷售額的確比平時要多,但節假日的銷售只是消費者將節前或節後的購買集中到節假日而已,也就是說,商場實現的需求主要是休息日消費需求的轉移實現。在假日裏,只有旅遊消費才表現出與平時日常性消費活動不同的特點以及不同的經濟影響。也正是較長的、不同於周末的假期為旅遊者的遠距離出遊提供了必要的條件。這種遠距離出遊同旅遊者在周末進行的短距、短期旅遊有著本質的區別。在長假期間,真正產生的新的需求大部分都是由於旅遊消費需求拉動的,交通運輸業的供不應求是由於人們出遊時間集中,各地商業銷售的增加額中相當壹部分也是旅遊者購買的結果,旅遊消費表現出很強的綜合性。

從上述分析可以認為,假日消費的本質是旅遊消費;假日經濟的本質是旅遊經濟。此外,旅遊經濟之所以能夠被稱之為"假日經濟"還在於旅遊經濟的增長不是壹種短暫的經濟現象,尤其是旅遊經濟在假日裏的增長不是壹種暫時性現象。旅遊經濟有長遠的發展空間,假日旅遊經濟也有長遠的發展前景。可以預料,同今年"五壹"相類似的旅遊熱還會在今後的長假中出現,這是和旅遊經濟的"逆動性"密不可分的。壹般的觀點認為,旅遊產業具有明顯的脆弱性,但是,必須看到,旅遊產業的脆弱性只是旅遊產業發展的壹個階段性特性。當旅遊活動在示範效應、經濟內在推動性下成為人們生活中的必需品,形成壹種社會習慣的時候,旅遊產業往往表現出"逆動性"。這壹點在美國、法國、英國、日本等旅遊發展實踐中已得到驗證。我國的情況也是如此:1996年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是13.2%,旅遊總收入增長速度是18.5%;1997年全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增長速度是11.1%,旅遊總收入的增長速度是25.3%;1998年旅遊總收入又較1997年有10.5%的增長。旅遊產業之所以能被列入新的經濟增長點,主要原因在於旅遊產業的特性--在整個國民經濟總體增長趨緩的大環境中表現出的"逆動性"。

"井噴式"旅遊消費所引發的問題

由於收入分配制度以及其他壹系列相關政策的綜合作用,我國居民在消費結構升級上往往表現為壹種排浪式消費,引發消費的"同步性震蕩"。假日旅遊消費的集中性就是旅遊需求實現的"同步性震蕩"。我們知道,旅遊需求可以分解為潛在旅遊需求和實際旅遊需求。由潛在旅遊需求向實際旅遊需求的有效轉化必須具備支付能力和閑暇時間兩個基本條件。隨著居民收入的增加,旅遊消費以其能夠滿足多層次消費水平的特點(表現為百元級、千元級、萬元級等多層次的消費水平),逐漸成為缺乏消費熱點時的最佳消費選擇。但是由於另壹保證條件--閑暇時間不充分,需求被壓抑。因此,壹旦時間條件得到滿足,潛在的旅遊需求必然如同火山噴發般地爆發出來。假日旅遊消費的集中性現象還源於旅遊者的不成熟性。"五壹"也好,"十壹"也好,無論在這些假日裏有多少旅遊者出遊,都改變不了中國旅遊產業處於大眾化旅遊的早期階段這個現實。大眾化早期階段的旅遊者總是不怎麽成熟,這種不成熟性表現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往往有壹種從眾心理。壹方面,部分旅遊者往往是出於模仿跟風性的炫耀性的動機而出遊,因此導致通過降低旅遊享受因素來實現其旅遊需求;另壹方面,在旅遊者收集信息渠道有限的前提下,正是這種旅遊需求實現方式導致了在旅遊目的地的選擇上湧向老牌景點,造成消費空間的集中。

由於現階段的假日旅遊消費往往表現為集中性的沖擊性的消費,所以,在產生積極拉動作用的同時,必然會產生壹些負面影響。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壹是出現了短期內的需求集中性導致的供給短缺。旅遊產業是壹個綜合性很強的產業,民航、鐵路、公路、城建、商業、景區、住宿設施的容量與規模都會對旅遊接待能力產生重要影響。同時,假日旅遊集中消費給旅遊景區、旅遊飯店、交通、餐飲等諸多企業帶來了強烈的沖擊,大規模的旅遊需求在壹個較短的特定時間段內集中實現,給有限的供給能力帶來了極大壓力,形成由於短期內的需求集中導致的供給短缺。供給的暫時性短缺是產生諸多問題的根源。

二是旅遊服務質量普遍下降,旅遊者和下遊旅遊企業的權益受到損害。相對於旅遊需求,旅遊供給在壹定時期是缺乏彈性的。在假日旅遊集中消費中,為了滿足人們相應的旅遊需求,旅遊企業必然以放棄旅遊服務的深度來換取旅遊服務廣度,加之在黃金假日時間裏擴大營業收入與獲取利潤的內在沖動,必然造成旅遊服務質量的全面下降,從而導致旅遊者不能按照正常的旅遊計劃實現其旅遊消費的現象,旅遊者正常的旅遊消費權益不能保證。同時,作為旅遊服務提供者的旅行社企業,由於旅遊者權益受損並不是其自身行為所致,超出了企業能夠控制的範圍,許多旅行社也蒙受了巨額損失,行業之間的糾紛也隨假日的結束而大幅度上升。

三是嚴重挫傷了旅遊者的旅遊消費熱情。由於假日旅遊消費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旅遊者的旅遊信心受到打擊。此次"五壹"旅遊消費的"井噴"使大量問題得到了有史以來最集中的爆發,使"長假外出旅遊難"再次在旅遊者的心目中得到印證。國家休假制度作出重大調整以來,對於消費者來說,長假期成為壹種稀缺資源,消費者對這壹資源的配置將越來越理性。在這種情況下,旅遊消費的信心受到打擊,將直接使旅遊者的旅遊動機弱化,壓制潛在旅遊需求的轉化,這是"五壹"假期旅遊熱將給旅遊產業帶來的最大的"硬傷"。

四是影響了景區的環境質量和旅遊地居民的生活。假日旅遊的集中性消費不僅給旅遊地與客源地之間的交通造成了巨大的壓力,而且,由於絕大多數的旅遊需求都指向著名的名勝風景區,短期內使得遊客數量遠遠大於景區的環境承載力,影響了景區的環境質量。此外,由於需求的集中性,旅遊地的基礎設施供給也面臨著短時間集中性的沖擊,給旅遊地居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不便。如果這種現象不加以解決,類似國外"反觀光浪潮"的出現並非不可能。

假如我們不能采取有力措施解決假日旅遊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消除負面影響,從長遠來看,集中性的旅遊消費將對旅遊產業的可持續發展帶來不利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