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乘方公式表

乘方公式表

乘方公式表如下:

次方最基本的定義是:設a為任意數,n為正整數,a的n次方表示為a?,表示n個a連乘所得之結果,如2?=2×2×2×2=16。次方的定義還可以擴展到0次方、負數次方、小數次方、無理數次方甚至是虛數次方。

在電腦上輸入數學公式時,因為不便於輸入乘方,符號“^”也經常被用來表示次方。例如2的5次方通常被表示為2^5。

當m為正整數時,n^m指該式意義為m個n相乘。當m為小數時,m可以寫成a/b(其中a、b為整數),n^m表示n^a再開b次根號。當m為虛數時,則需要利用歐拉公式eiθ=cosθ+isinθ,再利用對數性質求解。

積的乘方公式為:

abn=an·bn。就是先把積中的每壹個乘數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可以簡單記憶為積的乘方等於乘方的積,反過來同樣適用。積的乘方法則也適用於三個以上乘數積的乘方計算。

積的乘方,先把積中的每壹個乘數分別乘方,再把所得的冪相乘。可以簡記為,積的乘方等於乘方的積。乘方是指將某個量或符號提升到任意指定次冪或對它施加壹個指定指數的行為或過程;或n個a相乘的積稱為a的n次冪。

名詞簡介:

1、乘方是數學中的壹種運算,也稱為冪運算或指數運算。它表示將壹個數(稱為底數)重復乘以自己若幹次(稱為指數),得到的結果。

2、具體來說,將底數進行乘方運算,就是將底數自乘若幹次。指數可以是正整數、負整數、零或分數。當指數為正整數時,乘方表示將底數重復乘以自身多次。例如,2的3次方表示2乘2乘 2,結果為8。當指數為負整數時,乘方表示取底數的倒數,並重復乘以自己的絕對值次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