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教學工作者,通常會被要求編寫教案,教案有助於學生理解並掌握系統的知識。那麽優秀的教案是什麽樣的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初中歷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中歷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1教學目標
基礎知識 了解 蒙古族的興起、統壹和元朝建立的過程,元朝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的情況 掌握 蒙古族的興起,成吉思汗統壹蒙古、忽必烈建立元朝、文天祥的崇高氣節、元世祖恢復和發展農業的主要措施、水路交通運輸的發展、大都的繁榮、頻繁的中外往來、行省制度的建立、民族融合的發展 過程與方法 思考概括綜合歸納 通過思考概括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使學生了解元朝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綜合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哲學分析 啟發學生認識元朝民族融合的進壹步加強,是在全國統壹的條件下,在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礎上實現的,由此訓練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分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價值觀 人物評價 成吉思汗統壹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文天祥抗元,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崇高的氣節 唯物主義歷史觀 元朝統壹全國,疆域幅員遼闊;行省制度對內地和邊疆的管轄都是有效的,還促進了民族融合;社會經濟繼續發展;中外交往頻繁。元朝的歷史地位應予肯定。
教學重點:
蒙古族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民族融合
教學難點:
理清復雜的頭緒,避免知識混淆;全面理解行省制度(目的、內容、作用——對西藏和臺灣的管轄)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兩宋時期,我國北方先後出現過哪幾個少數民族政權?(契丹的遼、黨項的西夏、女真的金。)
過渡講解:就在金與南宋對峙時,北方又興起了蒙古族。
組織學生學習和探究新課
“壹代天驕”統壹蒙古
學生閱讀61-62頁“導入框”以及本目的圖文,根據教師的提問思考回答:
1.成吉思汗的民族和名字是什麽?(蒙古,鐵木真。)
2.他為什麽會那麽堅強和機敏?(他從小經歷過重重困境的磨練,吃得苦中苦。)
3.毛澤東為什麽說成吉思汗是“壹代天驕”?可根據62頁“動腦筋”回答:它反映了什麽情景?(它反映了當時蒙古各部互相混戰、動蕩不安的情景。)後來發生了怎樣的改變?(後來鐵木真統壹各部,結束了內部混戰局面,使蒙古迅速強大起來,貢獻很大。)
過渡講解:在成吉思汗的後代中,忽必烈與祖父壹樣,也是傑出的歷史人物。
忽必烈建立元朝
學生閱讀62-64頁本目的圖文,根據教師的提問思考回答:
1.請說出元朝的建立時間、建立者和都城。(1271年,忽必烈,大都。)
2.元朝在哪壹年滅南宋?(1276年)
3.指導學生根據63頁的“動腦筋”,結合66頁“自由閱讀卡·浩氣長存的文天祥祠”討論回答:這是誰的詩?(文天祥)
過渡講解:其中“汗青”是竹簡的別稱,意為史冊,表達了文天祥寧死不屈的崇高氣節。元世祖忽必烈起先很賞識文天祥的才華,後來因為勸降不成,下令殺了文天祥。這是元世祖在天下初定時,為了鞏固政權而采取的暴力段,有著殘忍的壹面。但他的另外壹些措施對歷史的發展卻有著正面的作用。
4.元世祖統治時期,社會經濟和對外交往有何發展?(北方農業有所恢復和發展——禁止圈田放牧,治理黃河,推廣植棉;水路交通運輸業發達——開鑿會通河、通惠河,開辟海運;商業繁榮——大都聞名世界;中外交往頻繁——《馬可·波羅行紀》。)
5.元世祖為什麽要實行新的行政制度?(對空前遼闊的疆域實行有效管轄。)
6.這種制度有什麽特點?(在中央設中書省,在地方設行中書省,簡稱行省。)
初中歷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教案2壹、教材分析
本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是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下冊第二單元,第12課的內容。本課主要講述蒙古族的興起和成吉思汗統壹蒙古各族。以及元朝的建立和統壹。
元朝在我國歷史上起到重大的作用,本課涉及到了元朝的政治、經濟、民族關系等內容。元朝在我國歷史上是壹個占有重要地位的朝代。本課承上啟下,講述了元朝是歷史上的壹個轉折點,它結束了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為明清的經濟、政治和民族關系的發展奠定了及其重要的基礎。
二、學情分析
通過壹個學期的學習,學生對歷史的學習興趣都很高,通過老師的引導講解,學生更加的容易掌握知識,本課的內容寬廣、豐富。壹些史實,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都有所接觸到,教師在課堂中適當的引導講解,更利於學生的知識接收。通過本課的學習,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和歸納能力。增強學生對歷史的興趣和學習能力。
三、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蒙古國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2、掌握元朝的建立和元朝的政治以及經濟的發展
3、掌握行省制度的建立和民族融合的史實。
過程與方法:
1、引導學生了解元朝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綜合歸納歷史知識的
能力。
2、通過學習啟發學生認識元朝民族融合的進壹步加強,是在全國
統壹的條件下和前代民族融合的基礎實現的。以此培養學生分
析問題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成吉思汗統壹蒙古各部,
建立蒙古政權,對蒙古社會起到的積極作用。
2、通過學習。了解文天祥在反元鬥爭中始終堅貞不屈,體
現了高尚的氣節。
四、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1、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
2、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教學難點:
1、行省制度
五、教學方法
討論法、圖片講授法、探究法
六、課時
1課時
七、教學過程:
復習導入:通過學習,我們了解在宋朝時期,是壹個民族政權並立的時代,在南宋時期,金與南宋議和後,這兩個王朝都有了哪些發展,在他媽相爭的同時,哪個民族在默默的興起。(蒙古族)這支民族建立起什麽政權,(蒙古國)是的,今天我們壹同來學習新課——第12課“蒙古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同來了解這支民族。
(壹)、“壹代天驕”統壹蒙古
1、早期的蒙古草原處於哪壹種社會局面,妳能用壹段史料對其評價嗎?(引導
學生進行歸納)
⑴時間:12世紀
⑵社會局面:混亂不已
⑶史料“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辛福,只有互相殺伐”。
過渡:蒙古族的這種情況最後,最後由誰解決了。這個人是誰?
2、(出示人物圖片)右圖上的人物是?他屬於哪壹個民族?
⑴人物:鐵木真
⑵民族:蒙古族
3、他的出現,使蒙古族的社會局面發生怎樣的改變?成吉思汗又是為何被稱
“壹代天驕”的?
⑴社會局面:長期混戰局面結束
⑵1206年,鐵木真統壹蒙古,建立蒙古國
4、鐵木真領著軍隊統壹蒙古各部落後,又是如何被稱為“成吉思汗”的?
⑴1206年,蒙古貴族召開大會,推舉鐵木真為“大汗”
⑵尊稱“成吉思汗”
過渡:成吉思汗在位期間,並沒有統壹全國,那麽在他去世後,蒙古族有沒有
統壹全國呢?(壹起來看看)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成吉思汗”過世後,相繼滅了哪些朝代?
⑴西夏、金
2、(圖片展示)西夏和金的滅亡,對於南宋而言,起到什麽作用?
⑴形成了“包圍之勢”
3、1271年,誰建立了元朝,定都於?
⑴忽必烈
⑵定都:大都
4、(圖片展示)忽必烈即位後,與哪壹年起兵滅宋?結果如何?
⑴1276年起兵滅宋
⑵結果:全國統壹
過渡:1276年,南宋滅亡,元朝統壹全國。那麽,在滅宋時,南宋曾出現哪些抗元大將?
5、在抗元的將領中,誰最為有名?
⑴文天祥
6、文天祥在抗元中,體現了哪些精神?
⑴堅貞不屈的崇高氣節
7、文天祥被俘後,曾在獄中寫下哪壹首後世流傳的著名詩句?
⑴《過零丁洋》
⑵《詩句展示》引導學生朗讀詩句
8、思考:元朝的統壹是大勢所趨,而文天祥組織的抗元鬥爭,卻又受到後人的敬佩,這是為什麽?過渡:元朝統壹全國後,元世祖是如何去管理這偌大的疆域?
9、元世祖為鞏固統治,在哪些方面加強管理?
⑴農業、交通運輸、商業、政治
10、為加強管理,元世祖在農業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⑴農業①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做牧場。
②治理黃河。
③推廣棉花的種植。
11、(材料壹展示)問:材料壹中,體現了元世祖什麽思想?其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⑴思想:以農為本,重視農業發展
⑵表現:①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做牧場。
②治理黃河
③推廣棉花的種植。
過渡:為了加強農業和經濟的快速發展,元世祖還采取哪壹措施?(交通運輸)
12、為了促進經濟發展,元世祖下令開通了哪些交通路線?目的是?
⑴目的:為便利南糧北運
⑵開鑿會通河、通惠河兩段新運河,開辟了海運
13、(材料二展示)問:隋朝運河和元朝的運河,有哪些不同,元朝還開通了哪條運輸路線,***同作用是?
⑴不同之處①隋朝運河通過都城洛陽,呈大彎曲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