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師通過探索讓幼兒發現不同的物體會發出不同的聲音,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以下是我整理的幼兒園小班聲音說課稿,希望可以提供給大家進行參考和借鑒。
幼兒園小班科學聲音說課稿範文壹:聲音制造者
活動目標
1、主動探索利用不同材料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3、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活動準備
1、紙盒、有蓋的瓶子、豆子、臉盆。
2、白紙、塑料紙、餐巾紙。
3、紙杯、玻璃紙、塑料杯、小木棒若幹。
4、小旗、金箍棒、扇子、蒲扇。
活動過程
(壹)開始部分
教師利用談話引入主題。
師:“孩子們,我是小小魔術師,今天我要給大家變壹個魔術。”
(二)基本部分
1、制造聲音。
教師出示壹只空瓶子搖壹搖,請幼兒聽壹聽有沒有聲音。再拿出壹顆豆子搖壹搖,請幼兒聽壹聽有沒有聲音。
師:“現在我要變魔術了,註意看好了。”
教師將這兩個沒有聲音的東西變得有聲音,只要把豆子放進瓶子,蓋好瓶蓋,搖壹搖,妳們聽到什麽了?
教師小結:聲音原來是制造出來的,現在我要考壹考妳們,看妳們誰能制造出聲音來。
2、分組制造聲音。
(1)教師介紹四個部分的材料,鼓勵幼兒去每個部分探索,嘗試讓這些東西發出聲音來。
(2)幼兒分組自由探索,教師進行指導。
如“瓶罐區”重點引導幼兒用不同的器皿裝豆子,聽壹聽聲音有什麽不同。
“紙區”引導幼兒聽壹聽揮動紙、搓搓紙發出的聲音。
“杯子區”引導幼兒敲擊不同的杯子,嘗試對著不同的材料的杯子說話,聽壹聽聲音有什麽不同。
3、說壹說自己的發現。
(1)妳們是怎麽制造聲音的?制造出來的聲音像什麽?
(2)聲音表演會
要求幼兒用手裏的東西來制造表演出這些聲音。
下雨天場景(模仿下雨、打雷)搖晃豆盒像下雨聲。
打電話(用嘴對著被口說話)
著火了(揉搓塑料紙)
刮風(搖動旗子)
4、了解噪音的危害,結合實際對幼兒進行教育,教育幼兒要保護嗓子和耳朵。
師:孩子們,剛才我們自己制造出很多聲音,但是,妳們知道什麽時候該讓聲音大壹點?什麽時候該讓聲音輕壹點嗎?奧,對了,小朋友們睡覺時或爸爸媽媽下班回來時,我們要輕輕地走路、輕輕地說話,回答問題時,要高聲回答。孩子們,在我們的周圍有的聲音優美動聽,如優美的歌聲、動聽的琴聲、小鳥叫聲、小河流水聲。而有的聲音像汽車喇叭聲、小朋友大吵大鬧的聲音、電鉆鉆洞的聲音,這些聲音非常的刺耳,影響我們的身體健康,叫噪音。我們如果聽到很響的聲音時,要馬上按住耳朵並張大嘴巴,平時也不要大吵大鬧,要保護好嗓子和耳朵。
(三)結束部分
在音樂《小鳥飛》的伴奏下,帶領幼兒到室外去尋找能發出聲音的物體。
幼兒園小班科學聲音說課稿範文二 : 好聽的聲音
活動目標
1、嘗試敲打物品,使物體發出聲音。
2、通過探索讓幼兒發現不同的物體會發出不同的聲音。
3、發展幼兒的動手能力。
4、喜歡參與遊戲,體驗。
活動準備
報紙、球、塑料盆、鐵盆、木棒、筷子、紙盒、茶葉桶、小塑料桶、易拉罐、奶粉桶。
活動過程
(壹)談話導入
1、師:“小朋友,今天老師帶來了三個會唱歌的小喇叭,讓我們來看壹下吧!”(出示課件)教師引導幼兒說出三個不同顏色(紅、黃、綠)的小喇叭。
師:“讓我們先來聽壹下紅喇叭唱了壹首什麽歌吧!”(播放錄音)幼兒說出小狗叫並進行模仿。(依次播放黃喇叭、綠喇叭)
2、教師與幼兒壹起尋找聲音。
師:“小朋友,妳們知道嗎?我們的身體也會唱歌。”(教師鼓勵幼兒說出身體哪個部位會唱歌,並進行表演。)
師:“那小朋友還聽過什麽樣的聲音?”(教師鼓勵幼兒說出聽到的聲音並模仿。)
(二)探索遊戲
1、師:“小朋友,請把妳的眼睛閉上,聽壹聽這是什麽聲音?”(教師搓報紙發出聲音,激發幼兒的興趣)
2、什麽東西會唱歌?
幼兒自選壹種操作材料,嘗試讓材料發出聲音。(出示多種廢舊材料)
師:“妳認識它們嗎?請妳選壹個喜歡的物品,想個辦法讓它們唱歌吧!”(鼓勵幼兒自由探索嘗試多種方法使手中的物品發出聲音。)
3、交流展示。
師:妳用什麽方法讓手裏的東西發出聲音?它發出的聲音像什麽?
(1)請選擇相同物品的幼兒壹起到前面表演展示,發現同壹種物品發出的聲音是相同的。
(2)師:它們手裏的東西是壹樣的,聽聽它們發出的聲音壹樣嗎?為什麽?
操作演示,讓幼兒了解不同的物體發出不同的聲音。
(三)合作操作表演,充分體驗聲音帶來的樂趣。
師:“小朋友,老師還給妳們準備了更好聽的樂器,(教師出示樂器)請小朋友過來選擇自己喜歡的樂器,我們壹起聽音樂表演吧!”(幼兒與教師聽音樂用樂器進行表演)
教師小結:小朋友聲音是無處不在的,有美妙的聲音,也有噪音,現在讓我們壹起到外面尋找更多的聲音吧!
幼兒園小班科學聲音說課稿範文三 : 奇妙的聲音
活動目標
1、知道耳朵能辨別聲音。
2、能借助不同材料發出不同的聲音,感受自制聲音的樂趣。
3、嘗試用身體發出聲音,體驗身體唱歌的樂趣。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能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探究過程和結果。
活動準備
塑料口香糖罐子人手壹個、綠豆、音樂錄音、人手壹張白紙。
活動過程
(壹)引起幼兒興趣
1、讓幼兒跟隨音樂做律動,調整好情緒。
師:小朋友,剛剛的音樂好聽嗎?妳是用身體的哪個部位聽聲音的呀?
2、感知、區分各種聲音。
放課件中的錄音,聽是什麽聲音(各種小動物的聲音、孩子的笑聲)?模仿這些聲音。
(二)在活動中發現聲音
1、師:老師今天給小朋友準備了壹樣好玩的東西,小朋友想壹下怎樣讓它發出聲音?(每人發壹張白紙,讓幼兒按自己的意願玩這張紙,教師觀察幼兒如何去操作)
壹分鐘後請個別小朋友分享他讓玩具(白紙)有聲音的方法,讓其他小朋友跟著學。
2、老師為幼兒展示兩種方法,讓幼兒想象白紙發出的聲音像生活中哪些東西發出的聲音,然後模仿壹下。
3、師:老師這裏還有壹樣好玩的東西,可是不知道它會不會唱歌,老師想請小朋友幫個忙,和老師壹起試試怎樣讓它唱歌好不好?(出示罐子,每人壹個)
給幼兒壹分鐘的時間,讓幼兒自己去嘗試讓瓶子發出聲音,然後請個別幼兒為大家展示,幼兒回答出“裝進去東西就有聲音了”時,為幼兒出示綠豆,之後讓幼兒拿著小瓶子跟音樂做律動。
(三)身體會唱歌
師:小朋友,壹張白紙會唱歌,壹個小瓶子也會唱歌,是不是很奇妙呀?那小朋友妳會唱歌嗎?(請壹位幼兒起來為大家唱首歌)
師:除了小嘴巴會唱歌,妳身上還有哪裏也會唱歌啊?
幼兒壹壹展示自己的身體是如何唱歌的。
幼兒跟隨音樂做律動(用上面所展示的會“唱歌”的身體器官來做律動。)
(四)活動延伸
師:有這麽多的東西會“唱歌”,壹張紙會“唱歌”,小瓶子會“唱歌”,小朋友的身體會“唱歌”,小朋友想不想再找找好聽的聲音?那請小朋友到教室外面去找壹找還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