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寫通報?
通報的目的是使其對象了解先進或落後的典型人物或典型事例,從中得到啟發,受到教育。通報按用途、性質和內容可分為三種,即表揚性通報、批評性通報和傳達性通報。表揚性通報主要是表揚好人好事,樹立先進典型,使廣大幹部和群眾學習其先進事跡,提高覺悟。批評性通報是使用較多的壹種通報:壹類為告知典型事故或事件,這類通報,壹般要有典型材料的原件或調查情況;壹類為揭發批判錯誤行為的通報,主要是通過對某種不正之風或錯誤行為的揭露和批評,以引起普遍的警惕,從而達到消除或減少錯誤,端正工作作風的目的。情況通報,是通過通報的形式來傳達重要情況或通報需要大家知道的事項。此類通報較多地用於傳達需下級機關知道的事項,而且往往帶有“附件”。書寫格式:(1)標題。主要有四種:①由發文機關、事由、文種組成,如《××黨支部關於××的通報》。②事由與文種組成,如《關於對××處分決定的通報》。③由發文機關、文種組成,如《××村黨支部的通報》。④只由文種“通報”二字作標題。(2)正文。通報種類不同,寫法也不同。①表揚性通報。壹般包括事情經過、點明題旨、做出決定和提出要求四部分內容。事情經過,即敘述先進事跡,這是通報的依據所在;點明題旨,即對先進事跡進行評議,明確地指出重要意義;做出決定,即根據先進事跡做出表彰的決定,這是表彰性通報的核心部分,要求語言簡明;提出要求,通常采用號召式或指示式。通報所提出的要求,特別是希望的詞語,要著重挖掘其典型意義,力求扼要、鮮明。②批評性通報。多采用類似表彰性通報的結構模式,即由情況、分析、決定、要求四個部分組成。第壹部分,概述被批評單位或個人犯錯誤的事實或工作失誤情況,或責任,或事故情況,務必將事故或錯誤行為發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成因、結果壹壹交待清楚。第二部分,是對錯誤事實或責任事故進行全面而中肯的分析,剖析性質與危害,挖掘其思想動機與原因,指出應吸取的教訓。在此基礎上,做出處分決定,寫明給予何種處分,給予何種經濟制裁等。最後希望與要求,即告知下屬單位與個人引以為戒,避免類似錯誤再次發生。③情況通報。壹種寫法是先擺情況,再分析出結論;壹種寫法是先分析結論,然後再擺情況,不論何種方法,必須做到觀點與材料的統壹。註意事項:(1)無論是表彰先進、批評錯誤,還是通報情況,其通報的人和事都要能夠對發文對象產生較大的影響。(2)報告的事實是通報的主要部分,行文時,要把通報的事件、情況陳述清楚,讓閱文者具體了解事件的成因、過程與結果。(3)分析問題時力求實事求是,力求全面而中肯,褒貶適度,不可有意“拔高”或扣“帽子”,要以法律、法規與黨和國家的政策、原則為依據,就事說理,以理服人。(4)提出希望和要求要註意可行性。(5)語言要嚴肅、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