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關於食品流通的安全問題

關於食品流通的安全問題

食品安全問題從流通環節的案件來看,主要有三類問題:

第壹,涉及到主體資格方面,主要表現為無營業執照,沒有衛生許可證從事食品生產經營活動;

第二,食品質量的問題。主要包括制售假冒偽劣食品,經銷不合格食品,甚至銷售有毒有害的食品,還包括在食品當中使用非食品添加劑等等,影響到食品的質量。

第三,主要體現在食品的標識、標簽方面,比如虛假的廣告宣傳,虛假食品廣告,商標侵權,食品的假包裝、假標識、假商標印制品等等,主要體現在外部的標識、標註。

加強流通領域食品衛生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求:

(壹)嚴把進貨關,保證進貨渠道的安全。嚴格執行商品進貨驗收制度、索證索票制度和相關的報批報驗手續,進貨前,應對生產廠家的資質進行嚴格審查,驗明商品名稱、標簽、數量、質量、檢疫證、產品合格證、檢測報告、各類標識及其他有效證明,依法簽訂采購合同,加強禽流感的防控工作,嚴禁從疫區購進各種禽類及其產品。對購進銷售的包裝食品,包裝必須符合國家《食品標簽通用標準》的規定,對生產日期和保質期標識模糊不清,顧客無法識別的包裝食品壹律不得進貨。

(二)加強食品運輸、儲存過程的管理,防止食品在運輸和儲存過程中受到二次汙染。食品用具、容器、包裝材料、運輸工具等用具設備要符合國家衛生標準及有關規定,對庫存商品及上櫃商品進行跟蹤檢查和驗收,防止過期、失效、變質、破損及受汙染食品進入貨架和櫃臺。

(三)把好食品銷售關。嚴禁超衛生許可範圍經營食品,食品銷售設施要符合食品保鮮、保質、冷藏、冷凍的質量要求,嚴禁銷售超過保質、保鮮期限的食品。尤其要加強生鮮類食品的管理,做到天天檢查、勤進快銷,嚴格責任制。

(四)自制食品和現場加工制作食品,要符合相應的衛生要求,具備衛生許可證方可加工制作,制作冷葷涼菜必須做到“專人、專室、專冷藏、專工具、專消毒”;餐具、工用具等設備和操作間要做好消毒工作。現場加工制作豆制品的場所,要符合市衛生局《北京市豆制品衛生管理辦法》(京衛控字〔2002〕163號)的有關要求,現場加工銷售專櫃不得銷售自制加工以外的產品。

(五)從事生產加工、制作、保管、運輸、銷售食品的從業人員必須持有健康證,定期檢查身體,註意個人衛生,按照有關規定佩戴專用合格的口罩、手套、發帽等衛生用品,並經食品衛生知識培訓後方可上崗。

(六)加強領導,落實食品安全屬地監管責任。各單位、各有關單位要高度重視食品安全工作,切實履行屬地監管責任,強化對食品生產經營者的宣傳教育,加強與有關部門的密切配合,切實加強市場檢查和管理,督促企業開展制度化管理,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消除食品安全的危害和風險。

細菌性食物中毒是人們食人被致病性細菌或細菌產生的毒素所汙染的食品而引起的壹種急性食源性疾病。壹般表現有明顯的胃腸炎癥狀 ,其中腹痛、腹瀉最為常見 ,具有發病急 ,臨床表現相似 ,無傳染性 ,中毒病人食用過***同食品等特點,秋季是細菌性食物中毒的高發季節。

 那麽如何在秋季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的發生呢 ?

 1、預防細菌性食物中毒 ,首先要註意食品質量 ,無論是食品原料或成品 ,都要求新鮮。對熟食等直接入口食品 ,如發現不新鮮 ,應當經過充分加熱處理後再食用 ;對肉類、禽、蛋、奶、水產品等易腐食品或食品原料 ,如發現不新鮮 ,可修割去掉不新鮮的部分後采用紅燒、燜、燉等方法燒煮 ,充分加熱徹底 ,殺滅食品上的細菌後再食用 ,否則易引起食物中毒。

 2、防止食品被汙染 ,註意不吃腐爛變質的食物和病死畜禽肉類 ,剩飯菜要回鍋加熱後再吃。工具、容器生熟分開 ,生熟食品及原料和成品要分開 ,避免交叉汙染。操作人員應註意個人衛生和操作衛生 ,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

 3、應有效地控制細菌的繁殖 ,尤其肉類、水產品等易腐食品 ,應清洗後及時烹調燒煮 ,在食品燒熱的同時 ,有效地防止食品腐敗和發生食物中毒。加工烹調好的食品 ,應盡量縮短存放時間 ,做到現燒現吃 ;對暫時不用或用不完的新鮮食品 ,要及時放入冷庫或冰箱 ,采用冷藏保存。外購或隔夜熟食要回燒後再食用 ,防止食物中毒的發生。

 只要我們選擇經過安全處理的食品 (徹底加熱的食品 )立即食用做熟的食品、妥善貯存熟食品、在食用前徹底加熱的食品、避免生食品與熟食品接觸、註意手的衛生、保持廚房所有表面的清潔、避免昆蟲、鼠類和其它動物接觸食品 ,在整個加工過程中使用符合國家衛生標準的水 ,就可預防食物中毒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