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常常要根據教學需要編寫說課稿,通過說課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說課稿應該怎麽寫才好呢?以下是我幫大家整理的《文明之母——印刷術》說課稿範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文明之母——印刷術》說課稿1壹、說教材
《文明之母——印刷術》選自北師大《品德與社會》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二課,這壹單元主要向學生介紹了我國的四大發明:造紙術、活字印刷術、火藥和指南針,而在“文明之母——印刷術”這個教學內容中,教材主要通過比較雕版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的不同,來感受活字印刷術是印刷史上的又壹次革命,特別是活字印刷術的傳播,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在教材的第二部分呈現了學生體驗活字印刷術的場景以及學生體驗之後的感受,旨在通過壹些實踐活動讓學生直觀地感受到印刷術蘊含著的聰明智慧。
二、說學情
1、美術課上,學生有學過捏橡皮泥並接觸過雕刻
2、五年級的學生,已經具備收集和處理資料能力並養成壹定的良好習慣。
3、對於四大發明,學生是很感興趣的,同時又有壹些淺顯的了解,但畢竟離這些歷史有很遠的距離,所以並不是十分地清楚這些發明在世界中的影響,而要讓學生理解和感受印刷術是文明之母,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勤勞智慧的結晶,是中國人的驕傲那就更難了。
三、說設計思路
《品德與社會》是壹門註重學生實踐領悟,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綜合性課程。我認為,實踐與領悟之間需要架起壹座橋梁,這便是“樂趣”。將課堂變得趣味無窮是激發學生興趣的主要動力,而興趣將進壹步促使學生發揮主觀能動性,積極參與實踐,從而不但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更讓他們學會用心思考與領悟。
基於對《課標》和教材的解讀,立足於我校學生的實際學情,為完成本教學目標,我將本課時設計為五個教學環節:
(壹)開啟話題,視頻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二)重演歷史,親身實踐體驗創造樂趣。
(三)深入思考,師生討論領悟智慧遷躍。
(四) 擴展視野,感受現代印刷技術革新。
(五) 總結所學,暢寫心情展望更遠將來。
四、說教學目標
1、通過動手實踐,了解印刷術的演變及其發明的過程,體驗活字印刷術中蘊含著的聰明智慧,體會活字印刷術的巨大貢獻。
2、通過講解,知道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壹項偉大發明,理解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五、說評價設計
1、學生動手實踐,討論交流在做中學、在做中悟,感受印刷術的`神奇,體驗活字印刷術中蘊含的聰明智慧。
2、交流資料,互說互評的方法,了解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壹項偉大發明,理解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六、說教學過程
(壹)開啟話題,視頻導入激發學生興趣。
1、課件播放2008奧運開幕式的字模表演。
2、師:妳們剛才看到了什麽?有什麽想說的嗎?
3、師: 2008北京奧運用富有中國特色的方式向世界介紹了中國的“燦爛文明”, 壯觀的演出讓世界也為之驚嘆。而我們今天要學習的就是“文明之母”——印刷術。(出示課題)
(二)重演歷史,親身實踐體驗創造樂趣。
(壹)體驗壹:雕版印刷
1、師:通過前面的學習,我們知道了誰發明了造紙術?漢朝以後,紙已經得到了普及,不過要得到壹本書,還是要靠手抄筆錄。大約1400年左右的隋朝,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手抄筆錄已經不能適應當時的社會需求了,這時候,雕版印刷就出現了。關於雕版印刷的制作過程,妳們誰有收集到相關內容,來介紹壹下吧!
2、生介紹雕版印刷的制作過程
3、師引導學生小結雕版制作基本步驟。(第壹步:制作原稿。第二步:固定原稿。第三步:雕刻字畫。第四步:上墨拓印。)
4、學生活動,教師指導。(音樂伴奏)
5、學生將作品展示在黑板上。
(二)體驗二:活字印刷
1、師:好,下面老師再請同學們刻出“三二壹”,比壹比哪壹組最快。
2、采訪:最快的那組。
師:說說妳們用什麽方法那麽快就完成?
3、師引導學生概括出兩種印刷術的名稱——“活字印刷”, “雕版印刷”。(板書)
4、從剛才的活動中,妳們能不能說說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5、課件出示: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6、學生思考交流。
7、師生***同小結,並出示課件:活字印刷比雕版印刷好在哪?
8、師:那雕版印刷又比手抄筆錄好在哪?它又有什麽缺點?
9、師生***同小結,並出示課件:雕版印刷比手抄筆錄好在哪?它又有什麽缺點?
10、師生***同舉例說明現代印刷品的制作含有“活字印刷術”和“雕版印刷術兩種技術”。
(達成評價任務1)
(三)深入思考,師生討論領悟智慧遷躍。
1、生交流課前收集關於“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的資料。
師:關於“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課前老師已經布置大家去收集相關資料,下面就以小組為單位,交流壹下。
2、生小組交流。
3、全班交流。
結合生交流,相機出示以下內容:
①課件出示P14頁《金剛經》
②觀看視頻《活字印刷的過程》
師:關於活字印刷的制作過程,老師課前也收集到壹個視頻短片,壹起看看吧!
4、感悟印刷術對世界文明進程產生的巨大作用。
①師:剛才的視頻短片中說畢升的發明促進世界文明的發展,那麽,這項發明對當時的世界其它國家有什麽影響呢?誰來說說。
②生交流收集到的材料。
③師抓住“沈老抄《三國演義》”這個故事加以引導。
師:假如妳是沈老,不分晝夜地用了整整壹年四個月半時間,不但坐壞了壹把藤椅,還寫壞了十幾支筆才抄完的書,妳想賣賣多少錢?為什麽?
師:假如沒有印刷術,我們的《品德與社會》課本就要靠手抄的,那麽這本書會是6元嗎?能抄這麽多嗎?
師:同學們,這麽昂貴的書買不起,妳們能上得起學嗎?
師:上不起學,讀不起書,我們的知識又從何而來?
5、師小結:所以說,有了印刷術,就可以大量地、快速地印刷書籍,書籍也就便宜了。人們可以從書籍中獲取知識,這樣壹來,人類文明的步伐就加快了。
(四)擴展視野,感受現代印刷技術革新。
1、聯系生活實際,尋找現代印刷術的足跡。
師:那麽到了現在,這項發明對我們的生活又有哪些影響呢?請將妳們課前收集的與印刷有關的東西拿上來跟大家交流壹下。
2、學生交流課前收集的資料。(主要是實物)
3、欣賞圖片。
師:是呀,印刷術這項發明已經走進我們的生活,成為我們生活不可缺少的壹部分。印刷術不僅給我們帶來實用,而且經我們帶來了美的視覺享受。下面,我們就壹起來看壹組有關印刷的圖片。
4、師引導學生介紹印刷術在現代生活中的運用,相機出示“豆博士”。
(Holle!大家好!我是妳們的好朋友——豆博士。知道嗎?妳們剛才介紹的那些只是目前印刷產品中的壹小部分。現在的印刷產品主要有報紙、期刊、書籍、圖片、畫冊、地圖、招貼、表格票據、有價證券(如人民幣、美元等各國貨幣)、服飾、包裝材料和各種日用印刷品等。印刷依據其印版特點通常分為凸版、凹版、平版、孔版四大類。
同學們,印刷術從古代發明到現代應用,經歷了無數的變化,尤其是活字印刷術的傳播,對世界文化的發展做出了偉大的貢獻,它大大加快了人類文明的進程。我想:不僅在過去,即使是現在,甚至是未來,印刷術的作用都是不可估量的。正因如此,印刷術被譽為“文明之母”。而這樣壹項偉大的發明就來自於我們中國,做為炎黃子孫,妳此時有什麽樣的感想呢?)
(五)總結所學,暢寫心情展望更遠將來。
1、生寫感受。
師:是呀!做為壹名炎黃子孫,妳此時有怎樣的感想呢?請寫下來。
2、生貼感想,說感想。
3、師結合生的所感進行總結。
七、板書設計
文明之母——印刷術
雕版印刷 活字印刷
《文明之母——印刷術》說課稿2教學目標
1.知道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壹項偉大發明,理解印刷術對世界文化發展的促進作用。
2.了解印刷術的演變及其發明的過程,並通過動手實踐,體驗活字印刷術中蘊含著的聰明智慧。
3.學習評價歷史人物。
教科書分析
參見第30~31頁。
教學準備
1.為各小組準備壹塊長條肥皂,兩塊約3厘米見方的肥皂(可先用細砂紙或蘸水在玻璃板上磨平)或同樣規格的土豆。
2.為各小組準備壹把鑰匙或曲別針。
3.為各小組準備印油、刷子、紙。
教學活動及過程
1.導入。教師引導:“造紙術發明400多年以後,隨著經濟文化的發展,我國又發明了被稱為‘文明之母’的印刷術。”教師板書。
2.閱讀與討論。請學生閱讀和欣賞教科書第14頁的課文和插圖,並引導學生討論下面的問題。
雕版印刷是怎麽回事?(印刷術的初級階段是雕版,即選擇質地細密堅實的木材做成木板,把要印的字或畫用刀反著刻在木板上。印刷時,在木板上塗上油墨,然後將紙鋪在上面,用刷子輕輕壹刷,再把紙揭下來,文字或畫就印在紙上了。)
雕版印刷有什麽好處?(可以反復使用多次,也就是說,可以印刷許多份同樣內容的書籍。)
雕版印刷有什麽缺點?(制版費力費時,每壹塊版只能印同樣的內容。)
3.閱讀與討論。“雕版印刷是壹個偉大的`創造,壹塊版刻好後,幾百、幾千、幾萬份同樣的作品就印出來了。這比手抄筆錄不知要快多少倍呢!但正如同學們討論中所提到的,雕版印刷要壹刀刀的刻,非常費時費力,有時壹本書壹刻就是幾年;如果刻錯壹筆,整版就要報廢。活字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又壹項偉大發明,也是印刷史上的壹個偉大飛躍。它的發明人就是北宋時期的畢。”請學生朗讀教科書第15頁的課文。教師可以讓學生針對“與雕版印刷相比,活字印刷的優越性是什麽”的問題自由發表意見。
教師說明:“最早的活字是用膠泥制成的。把規格相同的長方體的壹端刻上反字,在火上燒硬,就制成了活字。印刷時在鐵板上鋪上松香,按需要將壹個個活字碼好,用火加熱,使松香融化,待到松香冷卻後,壹個個活字被固定住,版就制好了。印刷時在版上鋪好紙,塗上墨,壹印就成了。需要印刷不同的內容時,可以將松香加熱燒化,把字揀出來重新排版。活字可分離可拼合,十分方便。同紙的發明壹樣,印刷術的發明大大加速了人類前進的腳步,所以被稱為‘文明之母’。”
4.體驗活動。各小組從雕版印刷和活字印刷中任選壹種印刷方式,體驗不同的效果。教師將事先準備好的材料分配給每個小組,布置或者讓學生自己選擇要印刷的文字。
在體驗雕版印刷過程中,學生可用準備好的曲別針或鑰匙在長條肥皂平滑的壹面刻字,其他的學生可以幫助塗印油,鋪紙,印刷。
在體驗活字印刷過程中,學生可把3厘米見方的肥皂塊當作活字,分別刻上不同的字,然後塗印油,鋪紙,印刷。
5.全班交流。每個小組展示自己小組的印刷成果。
6.教師總結。“我國北宋時期發明的活字印刷術是印刷史上的壹場革命,它很快被傳播到世界各地,對於世界文明的傳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從雕版印刷到活字印刷,中國人民以其天才與勤奮為世界科學與文明做出了無與倫比的巨大貢獻。在我國的歷史書上,對這壹技術的發明者―――布衣畢,只有簡單的記載(在史書《夢溪筆談》中只有72個字的記載),但世界發明史上卻永遠不會忘記他的名字。”
布置家庭作業。
給老師的建議
1.與造紙術的發明壹樣,學生在學習本課題之前可能已經知道,但不會有深刻理解,因此討論和體驗活動都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有條件,教師可以用兩個課時完成,讓學生能夠有比較深入的理解和體驗。
2.教師應提醒學生,在制作雕版和活字時,刻字必須是反的。
3.應特別要提醒學生註意安全,所選用的材料最好是肥皂和曲別針。
4.在講到畢時,教師可以適當提醒學生,許多對於人類社會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發明創造都是由普通的勞動者貢獻的,盡管他們很少甚至沒有在歷史上留下記錄,但同樣值得我們後人尊敬和感激。
家庭作業
完成教科書第15頁的“我的體會”。
評價建議
1.對學生的家庭作業給予評價。
2.觀察學生在課堂討論和體驗活動中的表現並做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