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蘇東坡問路
蘇東坡去拜訪壹位朋友,來到壹個三岔路口,他猶豫了,不知該往左走還是往右走。這時,恰巧有位老人坐在路口的大石頭上休息,蘇東坡便上前詢問。誰知道老人聽後壹言不發,卻轉身躲到石頭後面,又露出頭來看著蘇東坡。蘇東坡感到十分不解,心想:這位老人既不指路,也不答話跑到石頭後面看著我幹什麽?繼而壹想,恍然大悟。然後朝老人暗示的方向走去。那麽,他該走哪條路呢?是左還是右呢?“石”字出頭為“右”,所以應該往右走。
2、菜館懸謎
1940年,廣西桂林有壹家川菜館開張了。開張之日,店主在門口貼了壹張大紅紙,上面寫道:“本店主人燈謎候教,猜中者獲贈川菜壹桌。”店主此舉著實吸引了不少人。眾人進店後,見堂內高懸壹謎“文(打《紅樓夢》中壹人名)。”
這條謎語掛了很久,後來被壹個叫陳開瑞的人猜中。端木蕻良即贈詩壹首:未到巫山已有情,空留“文”字想虛名。可憐壹夜瀟湘雨,灑上芙蓉便是卿。妳能猜出迷底是誰嗎?謎底就是“睛雯”。“睛”則無雨,“雯”字無“雨”即是謎面“文”字。
3、童謠詛咒董卓
漢獻帝年間,京都洛陽流傳著這樣壹首童謠:千裏草,何青青;十日蔔,不得生。據說,董卓覆滅的前壹夜,有十幾個孩子在郊外唱這首童謠。歌聲隨風飄進董卓帳中,董卓聽得格外清楚,便問謀士李肅:“童謠主兇還是主吉?”李肅順口答道:“是表示劉氏當滅,董氏當興。”其實,這首童謠是在詛咒董卓。妳知道這首童謠是什麽意思嗎?“千裏”“草”合為“董”字,“十日蔔”合如“卓”字,“不得生”則當死。意思是“董卓當死”。
4、“筆來”
宋金時期,有個名叫施宜生的福建人,在金國做官。有壹年,他以金國翰林學士的身份來宋慶賀節日。當時,南宋雖然已得到諜報人員的消息,說金主完顏亮正積極造船調兵準備攻打南宋,但是仍不相信金兵真會來攻打,所以毫無準備。南宋尚書張燾奉皇帝之命在賓館招待施宜生,施宜生見隨從人員不在身旁,便用隱語對張燾說:“今日北風甚勁!”意思是形勢緊張,金的力量很強。
然後又拿起桌上的筆輕輕地扣了幾下,說:“筆來!”施宜生回去後,這件事被金主知道了,就以泄露機密罪烹了施宜生。施宜生是怎麽惹來這場殺身之禍的呢?“筆來”、“必來”諧音,暗示金兵必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