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中化學推斷題知識點

初中化學推斷題知識點

 化學(chemistry)是自然科學的壹種,主要在分子、原子層面,研究物質的組成、性質、結構與變化規律,創造新物質(實質是自然界中原來不存在的分子)。下面是我幫大家整理的初中化學推斷題知識點,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初中化學推斷題知識點 篇1

 中學八大沈澱:

 白色沈澱:氯化銀、硫酸鋇、碳酸鈣、碳酸鋇、碳酸銀、氫氧化鎂;

 藍色沈澱:氫氧化銅;

 紅褐色沈澱:氫氧化鐵;

 中學範圍內常見產生氣體的離子:

 陽離子:氫離子(H+)、銨離子(NH4+);

 陰離子:碳酸根離子(CO32-)、碳酸氫根離子(HCO3-)、亞硫酸根離子(HSO3-);

 酸堿鹽推斷題中常見的壹些離子的顏色歸納:

 (1)無色離子:鈉離子、鎂離子、鈣離子、鋇離子、銨離子、銀離子、鋅離子;

 (2)有色離子:二價亞鐵為綠色,二價銅為藍色,三價鐵為黃色;

 氣體與石蕊溶液和酚酞溶液的顯色:

 石蕊遇酸變紅色,遇堿變藍色;

 酚酞遇酸變藍色,遇堿變紅色;

 初中化學框圖推斷中常見的酸性氣體和堿性氣體:

 堿性氣體:氨氣;

 酸性氣體:二氧化硫,二氧化碳(二氧化碳的檢驗通常用澄清石灰水)。

初中化學推斷題知識點 篇2

 1、物質顏色

 紅色:Fe2O3、Fe(OH)3、FeSCN2+、Cu2O、Cu、NO2、Br2(g)、P;

 橙色:Br2的溶液;

 黃色:S、Na2O2、AgBr、AgI、Ag3PO4、Fe3+(aq)、久置濃HNO3;

 綠色:Fe2+(aq)、綠礬、銅綠、濃CuCl2、Cu+濃HNO3;

 藍色:Cu2+(aq)、膽礬、Cu(OH)2;

 紫色:石蕊、KMnO4、I2(g)、Fe3++C6H5OH;

 黑色:多數過渡金屬的氧化物以及硫化物、C、Fe等;

 白色:CaCO3、BaSO4、AgCl、Mg(OH)2、Al(OH)3、MgO、Al2O3。

 2、物質狀態

 液態單質:Br2、Hg;

 液態化合物:H2O、H2O2、H2SO4、HNO3等;

 氣態單質:H2、N2、O2、F2、Cl2等;

 氣態化合物:C、N、S的氫化物及氧化物等。

 3、反應現象或化學性質

 (1)焰色反應:黃色-Na;紫色(鈷玻璃)-K。

 (2)與燃燒有關的現象:

 火焰顏色:蒼白色:H2在Cl2中燃燒;

 (淡)藍色:H2、CH4、CO 等在空氣中燃燒;

 黃色:Na在Cl2或空氣中燃燒;

 煙、霧現象:棕(黃)色的煙:Cu或Fe在Cl2中燃燒;

 白煙:Na在Cl2或P在空氣中燃燒;

 白霧:有HX等極易溶於水的氣體產生;

 白色煙霧:P在Cl2中燃燒。

 (3)沈澱特殊的顏色變化:

 白色沈澱變灰綠色再變紅褐色:Fe(OH)2→Fe(OH)3;

 白色沈澱迅速變棕褐色:AgOH→Ag2O。

 (4)使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氣體:NH3;

 (5)能使品紅溶液褪色加熱後又復原的氣體:SO2;

 (6)在空氣中迅速由無色變成紅棕色的氣體:NO;

 (7)使澱粉溶液變藍的物質:I2;

 (8)能漂白有色物質的淡黃色固體:Na2O2;

 (9)在空氣中能自燃的固體:P4;

 (10)遇SCN-變紅色、OH-產生紅褐色沈澱、苯酚顯紫色的離子:Fe3+;

 (11)不溶於強酸和強堿的白色沈澱:AgCl、BaSO4;

 (12)遇Ag+生成不溶於硝酸的白色、淺黃色、黃色沈澱的'離子分別是:Cl-、Br-、I-2017年中考化學推斷題復習知識點2017年中考化學推斷題復習知識點。

 (13)可溶於NaOH的白色沈澱:Al(OH)3、H2SiO3;金屬氧化物:Al2O3;

 (14)可溶於HF的酸性氧化物:SiO2;

 (15)能與NaOH溶液反應產生氣體的單質:Al、Si、;化合物:銨鹽;

 (16)能與濃硫酸、銅片***熱產生紅棕色氣體的是:硝酸鹽;

 (17)通入二氧化碳產生白色膠狀沈澱且不溶於任何強酸的離子:SiO32-;

 (18)溶液中加酸產生的氣體可能是:CO2、SO2、H2S;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可能是:

 (19)同壹元素的氣態氫化物和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能反應生成鹽的元素:N;

 (20)與酸、堿都能反應的無機物:Al、Al2O3、Al(OH)3、弱酸酸式鹽、弱酸弱堿鹽等;

 (21)能與水反應生成氣體的物質:K、Na、NaH;Na2O2、CaC2及Mg3N2、Al2S3等;

 (22)既有氣體又有沈澱生成的反應:Ba(OH)2、Ca(OH)2與NH4HCO3、(NH4)2SO4等;

 (23)先沈澱後溶解的反應:Ca(OH)2+CO2、AgNO3+氨水、Al3++OH-、+OH-、Ba(OH)2+H3PO4 等;

 (24)見光易分解的物質:HClO、HNO3、AgCl、AgBr、AgI;

 (25)使用催化劑的反應:合成氨、三氧化硫的生成、氨的催化氧化、制氧氣等。

 4、特殊的反應類型:往往是題目的隱性突破口。

 (1)單質A + 化合物B →單質C + 化合物D

 即置換反應,可以是金屬置換出金屬(最常見的是鋁熱反應)或金屬置換出非金屬(被置換出來的非金屬應該是還原產物,而還原產物在壹定條件下具有壹定的還原性,故通常是H2或C),也可以是非金屬置換出非金屬(常見的是鹵素單質之間的置換或F2置換出O2、當然鹵素都能置換出S,另外C可以置換出Si、H2)或非金屬置換出金屬(此時的非金屬必作還原劑,而常見的還原性非金屬只有C和H2)。

 (2)A 的化合物+ A的化合物→A 的單質+ 化合物B

 該反應通常是壹個歸中到單質的反應,該單質必為非金屬單質,常見的是S、Cl2、N2。

 (3)單質A + 強堿→兩種含A 元素的化合物

 該反應是壹個堿性歧化反應,單質A 通常是X2或S;

 (4)單質A + 單質B →化合物C ;C + 單質A →化合物D

 綜合以上兩個反應,可知A、B兩種元素可以形成C、D兩種以上的化合物,其中必定有壹種元素有變價。若有變價的元素是金屬,則必為Fe;若有變價的元素為非金屬則該元素通常是C、N、S或O等,故以上C、D分別是NO、NO2或CO、CO2、或SO2、SO3或Na2O、Na2O2等

 (5)壹種物質分解得到兩種以上產物:

 常見的有KMnO4、NaHCO3、NH4HCO3、(NH4)2CO3、NH4I、Cu2(OH)2CO3等的分解。

 (6)多種物質化合得到壹種物質:

 如Fe(OH)2+O2+H2O;NOx+O2+H2O等

 (7)電解類型(惰性電極):

 生成兩種產物:電解質分解型或電解水型或熔融的NaCl等。

 生成三種產物:放氧生酸型或放氫生堿型。

 生成三種氣體:電解氨水或NH4Cl溶液。

 (8)與化工生產有關的反應:

 如制制生石灰、工業合成氨、氯堿工業、硫酸工業、硝酸工業、玻璃工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