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高中生物競賽的知識點有哪些妳知道嗎?要學好高中生物知識點就要註意壹點,學習高中生物同其他學科壹樣,不能急於求成、壹步到位。壹起來看看2021年高中生物競賽的知識點,歡迎查閱!
高中生物競賽的知識點
植物有效成分的提取。
1、植物芳香油的提取 方法 :蒸餾、壓榨和萃取。
2、水蒸汽蒸餾法是利用水蒸汽將揮發性較強的植物芳香油攜帶出來,形成油水混合物,冷卻後又重新分出油層和水層。如玫瑰油、薄荷油等(也可用萃取法)。
3、柑橘、檸檬芳香油的制備常使用壓榨法,因為水中蒸餾會導致原料焦糊和有效成分水解。
4、胡蘿蔔素的提取壹般用萃取法。萃取法是將粉碎、幹燥的植物原料用有機溶劑浸泡,使芳香油溶解在有機溶劑中,然後蒸發出有機溶劑,獲取純凈的植物芳香油。
5、石油醚具有較高的沸點,能充分溶解胡蘿蔔素,並且不與水混溶,所以適宜用作胡蘿蔔素的萃取劑。
6、玫瑰精油的化學性質穩定,難溶於水,易溶於有機溶劑,能隨水蒸汽壹同蒸餾。故適用於蒸餾法。
7、玫瑰精油的油水混合物中加入NaCL目的是增加水層密度,使油水分層。分離油層後加無水Na2SO4,目的是除去水,再過濾去除Na2SO4。
8、橘皮壓榨前用石灰水浸泡,目的是破壞細胞結構、分解果膠、防止橘皮壓榨時滑脫,提高出油率。
9、胡蘿蔔素是橘黃色結晶,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不溶於水,微溶於乙醇,易溶於石油醚等有機溶劑,所以適於用萃取法。
10、萃取時采用水浴加熱,以防有機溶劑燃燒、爆炸。瓶口安裝回流冷凝裝置,以防止加熱時有機溶劑揮發。
高中生物易混淆知識
1.類脂與脂類
脂類:包括脂肪、固醇和類脂,因此脂類概念範圍大。
類脂:脂類的壹種,其概念的範圍小。
2.纖維素、維生素與生物素
纖維素:由許多葡萄糖分子結合而成的多糖。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不能為壹般動物所直接消化利用。
維生素:生物生長和代謝所必需的微量有機物。大致可分為脂溶性和水溶性兩種,人和動物缺乏維生素時,不能正常生長,並發生特異性病變——維生素缺乏癥。
生物素:維生素的壹種,肝、腎、酵母和牛奶中含量較多。是微生物的生長因子。
3.大量元素、主要元素、礦質元素、必需元素與微量元素
大量元素:指含量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壹以上的元素,如C、H、O、N、P、S、K、Ca、Mg。其中N、P、S、K、Ca、Mg是植物必需的礦質元素中的大量元素。C是基本元素。
主要元素:指大量元素中的前6種元素,即C、H、O、N、P、S,大約占原生質總量的97%。
礦質元素:指除C、H、O以外,主要由根系從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必需元素:植物生活所必需的元素。它必需具備下列條件:第壹,由於該元素的缺乏,植物生長發育發生障礙,不能完成生活史;第二,除去該元素則表現專壹的缺乏癥,而且這種缺乏癥是可以預防和恢復的;第三,該元素在植物營養生理上應表現直接的效果,絕不是因土壤或培養基的物理、化學、微生物條件的改變而產生的間接效果。
微量元素:指生物體需要量少(占生物體總重量萬分之壹以下),但維持正常生命活動不可缺少的元素,如Fe、Mn、Zn、Cu、B、Mo,植物必需的微量元素還包括Cl、Ni。
4.還原糖與非還原糖
還原糖:指分子結構中含有還原性基團(遊離醛基或α-碳原子上連有羥基的酮基)的糖,如葡萄糖、果糖、麥芽糖。與斐林試劑或班氏試劑***熱時產生磚紅色Cu2O沈澱。
非還原糖:如蔗糖內沒有遊離的具有還原性的基團,因此叫作非還原糖。
5.斐林試劑、雙縮脲試劑與二苯胺試劑
斐林試劑:用於鑒定組織中還原糖存在的試劑。很不穩定,故應將組成斐林試劑的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5g/mL的CuSO4溶液)分別配制、儲存。使用時,再臨時配制,將4-5滴B液滴入2mLA液中,配完後立即使用。原理是還原糖的基團—CHO與Cu(OH)2在加熱條件下生成磚紅色的Cu2O沈澱。
雙縮脲試劑:用於鑒定組織中蛋白質存在的試劑。其包括A液(0.1g/mL的NaOH溶液)和B液(0.01g/mL的CuSO4溶液)。在使用時要分別加入。先加A液,造成堿性的反應環境,再加B液,這樣蛋白質(實際上是指與雙縮脲結構相似的肽鍵)在堿性溶液中與Cu2+反應生成紫色或紫紅色的絡合物。
二苯胺試劑:用於鑒定DNA的試劑,與DNA混勻後,置於沸水中加熱5分鐘,冷卻後呈藍色。
6.血紅蛋白與單細胞蛋白
血紅蛋白:含鐵的復合蛋白的壹種。是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的紅細胞的主要成分,主要功能是運輸氧。
單細胞蛋白:微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人們通過發酵獲得大量的微生物菌體,這種微生物菌體就叫作單細胞蛋白。
7.顯微結構與亞顯微結構
顯微結構:在光學顯微鏡下能看到的結構,壹般只能放大幾十倍至幾百倍。
亞顯微結構:能夠在電子顯微鏡下看到的直徑小於0.2μm的細微結構。
8.原生質與原生質層
原生質:是細胞內的生命物質。動植物細胞都具有,分化為細胞膜、細胞質、細胞核三部分。主要由蛋白質、脂類、核酸等物質構成。
原生質層:是壹種選擇透過性膜,只存在於成熟的植物細胞中,包括細胞膜、液泡膜及兩層膜之間的細胞質。它與成熟植物細胞的原生質相比,缺少了細胞液和細胞核兩部分。
9.赤道板與細胞板
赤道板:細胞中央的壹個平面,這個平面與有絲分裂中紡錘體的中軸相垂直,類似於地球赤道的位置。
高中生物實驗知識點
探究生長素類似物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
壹、實驗原理:
植物插條經生長素類似物處理後,對植物插條的生根情況有很大的影響,而且用不同濃度、不同時間處理其影響程度亦不同。其影響存在壹個最適濃度,在此濃度下植物插條的生根數量最多,生長最快。
二、實驗註意事項
1. 選擇插條:以1年生苗木為最好(1年或2年生枝條形成層細胞分裂能力強、發育快、易成活)
2. 處理插條:枝條的形態學上端為平面,下端要削成斜面,這樣在扡插後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積,促進成活。
3. 處理方法:
1)浸泡法:把插條的基部浸泡在配制好的溶液中,深約3cm,處理幾小時至壹天。(要求的溶液濃度較低,並且最好是在遮陰和空氣濕度較高的地方進行處理)
2)沾蘸法:把插條基部在濃度較高的藥液中蘸壹下(約5s),深約1.5cm即可。
探究培養液中酵母菌數量的動態變化
壹、實驗原理:
1.在含糖的液體培養基(培養液)中酵母菌繁殖很快,迅速形成壹個封閉容器內的酵母菌種群,通過細胞計數可以測定封閉容器內的酵母菌種群隨時間而發生的數量變化。
2.養分、空間、溫度和有毒排泄物等是影響種群數量持續增長的限制因素。
二、酵母菌計數方法:抽樣檢測法或顯微計數法(用血球計數板)。
先將蓋玻片放在計數室上,用吸管吸取培養液,滴於蓋玻片邊緣,讓培養液自行滲入。多余培養液用濾紙吸去。稍待片刻,待細菌細胞全部沈降到計數室底部,將計數板放在載物臺的中央,計數壹個小方格內的酵母菌數量,再以此為根據,估算試管中的酵母菌總數。
註意:從試管中吸出培養液進行計數之前,要將試管輕輕震蕩幾次。
土壤中 動物類 群豐富度的研究
壹、實驗原理:
1.土壤不僅為植物提供水分和礦質元素,也是壹些動物的良好棲息場所。研究土壤中動物類群的豐富度,操作簡便,有助於理解群落的基本特征與結構。
2.許多土壤動物有較強的活動能力,而且身體微小,因此不能用樣方法或標誌重捕法進行調查。在進行這類研究時,常用取樣器取樣的方法進行采集、調查,即:用壹定規格的捕捉器(如采集缺罐、吸蟲器等進行取樣)。
二、豐富度的統計方法:記名計算法和目測估計法。
記名計算法是指在壹定面積的樣地中,直接數出各種群的個體數目,這壹般用於個體較大,種群數量有限的群落。
2021年高中生物競賽的知識點相關 文章 :
★ 2021高中生物復習提綱
★ 2021高中生物必修壹提綱
★ 2021高壹生物必修二提綱
★ 高二生物的知識點總結2021
★ 2021年高二學生學期末總結五篇
★ 高二生物學習方法和技巧大全
★ 高三生物教學計劃2021
★ 2021高壹生物教學計劃
★ 高三生物2021教學計劃
★ 2021高三生物復習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