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教師學習心得體會
篇壹:
轉
眼間,這次的幼兒園教師培訓已經結束,很榮幸自己能夠參加這次的培訓學習,這次的培訓充實而富有意義,使我受益匪淺,讓我如幼苗般得到了滋養,此次培訓理
論與實例結合,課程豐富多樣,從全方位地精心詮釋了成為壹名優秀的幼兒教師。經過五天的學習,收獲頗多,談談自己的壹點學習體會。
壹、 幼兒教師要培養終身學習的理念
我
們的生活日新月異,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教育理念也在不斷更新。為了適應孩子的求知需求,我們要不斷學習,隨時補充自己的能量,給自己充電。如果只靠原來
在學校學的那點東西,遠遠不能滿足孩子的需求,日積月累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對孩子也是壹件痛苦的事,更是壹件不負責任的事。
過
去,我們是領著孩子在學習,現在我們是和孩子壹起學習,如果我們不把自己的知識的海洋裝滿,怎麽才能滿足孩子那壹條條求知欲旺盛的小河?教師的業務素質很
重要,現在的教育對幼兒教師的要求很高,琴棋書畫,歌舞情樂,只有高素質的人才能更適用這個崗位。所以,我們每天至少學習壹篇教學方面的文章,每天練練基
本功,讓自己在幼教領域不至於落後。
二、廣泛學習幼兒教育教學理論,提升教學技能
縣
幼兒園的吳院長詳細深入的為我們解讀了《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為我們的教學實踐起了提綱挈領的作用,為我們的教育科學理論註入了源頭活水,其他幾位教學
經驗豐富的骨幹教師又結合幼兒教育的五大領域特點,為我們詳細、生動的講解了課程特點及教學活動設計、組織與指導,讓我們了解如何在幼兒園進行教學工作。
三、教師應具備良好的師德和職業道德
德高為師,身正是範,師德是壹個教師的靈魂。能否成為壹個好教師,要有捧著壹顆心來,不帶半根草走的精神。熱愛、尊重、理解幼兒是幼兒教師必須具備的職業道德核心。愛是兒童正常成長的必要條件,我們要學會理解、關愛幼兒。
四、教師必須具備較高的業務素質。
要
實施創新教育理念,創新型教師必須具備以下幾種業務素質:(1)有豐富的知識結構,這是教師發揮創造性的基本保證。(2)有較高的管理藝術。管理包括兩方
面,壹是班級的整體管理,二是針對每個學生的個別指導。(3)有豐富的情感。教師聲情並茂的朗誦,熱情洋溢的贊賞以及在與學生接觸時的儀態、表情和舉止所
表現出的積極情感
能隨時地激發、調動學生的熱情,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生因親其師而信其教,變苦學為樂學,單純的知識傳授變成了雙向的情感交流,使教者亦樂、學者亦樂。
總之,經過此次培訓,我懂得了很多的道理,學到很多知識,認識了很多朋友。在今後的工作和生活中我要不斷努力,學以致用為孩子上好課,成為孩子的好朋友。
篇二:
幼
兒教師是壹個神聖的職業,肩負著為祖國培養下壹代的歷史重任。當壹名教師不容易,但是要當壹名好幼兒教師卻是非常不易的,通過本次的培訓,我更進壹步的了
解學高為師,身正為範這八個字對於幼兒教師的重要性。我們教育的對象是幼兒,對於幼兒來說幼兒園就是他們接觸社會的第壹步。身教重於言教,幼兒教師個人的
範例,對於幼兒幼小心靈的健康和成長是任何東西都無法代替的最燦爛的陽光,所以幼兒教師要加強師德修養,以自己崇高的情操和良好的思想道德風範去感染幼兒
和教育幼兒,為幼兒樹立良好的榜樣,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教育,使幼兒從小身心都得到健康的發展。
幼
兒在園壹日常規活動也是家長與老師***同關心的問題。《幼兒壹日生活活動中組織與實施》就針對此問題展開的深入的研究。學習以後覺得幼兒園保育工作是整個幼
兒教育期間的重中之重。在我國。實行保教結合的政策,在通常情況下是做好幼兒教育的同時,盡可能完善幼兒的保育工作。幼兒教育與保育應該是相互滲透,相互
聯系,不可分割的壹個有機整體。再有在教育和保育二者有機結合的情況下,才有利於幼兒身心健康發展。也就是說教育中要滲透保育,保育中也離不開教育。
幼
兒正處於身心迅速生長發育和發展的時期,身心各方面的機能尚不成熟,對外界的適應力比較差,對疾病的抵抗力較弱。因此,做好幼兒的衛生保健工作,提高幼兒
的健康水平,是壹項非常重要的工作,關系到壹代人的身體素質。幼兒教師在對幼兒進行教育的過程中,必須認真做好衛生保健工作,防止和消除不利於幼兒生長發
育的各種因素,為幼兒提供適應的生活和學習環境。
本
次學習中張老師講的家園溝通的策略也讓我懂得了壹些溝通技巧,家庭是幼兒園重要的合作夥伴。應本著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則,爭取家長的理解、支持和主動參
與,並積極支持、幫助家長提高教育能力。
幼稚教育是壹種很復雜的事情,不是家庭壹方面能單獨勝任的,也不是幼稚園壹方面能單獨勝任的,必定要兩方面***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溝通是壹門學問,
也是壹門藝術。在與家長的溝通過程中,必須了解家長的心理,需要根據溝通對象不同的情況,以真誠的態度,運用靈活的溝通技巧,采取正式和非正式的多種溝通
方式,才能收到好的效果。充滿愛心,家園合作,運用多種溝通策略,通過靈活的溝通方式,實現有效的溝通交流,使家園協作更密切,教育環境更和諧,孩子的成
長更健康,讓溝通成為多贏。與家長的溝通在幼教工作中非常重要,要使溝通更有效,需要我們不斷學習、不斷摸索、不斷總結。
培
訓時間已經結束了,但是老師們學習的興致很高,每天大家都在結束壹天繁忙的工作以後積極討論,交流。通過這次的學習,我也學到了新的教育理念和觀點,也更
加堅定了自己從事幼兒教育,服務基礎教育的信念。希望自己能學以致用,把這次學習的知識積極運用到教育教學中,做壹名積極向上的幼兒教師。
篇三:
作
為壹名幼兒教師,教師是否具有對話意識和對話精神,是否與兒童保持壹種對話的關系狀態,都可以在教師與兒童的***同活動中,在教師對兒童的態度中表現出來,
在教師對兒童的有意和無意的行為中表現出來。我們不得不承認,在兒童面前,教師是會處於壹種優勢地位,兒童處於弱勢地位。從對話的角度看,我往往會形成不
利於對話的局面,為什麽會這樣呢?
壹、穿新鞋走老路
在
新《綱要》頒布以來,有些教師理解的不夠深度,停留在皮毛上,如:我們壹再強調要蹲下來看幼兒,實際上就是指尊重幼兒,真誠的對待幼兒的精神情感世界。而
有些教師的做法是:從動作上真的蹲下來了,但卻做著訓斥孩子的事,類似這樣,即使老師的高度降的再低,幼兒也不會感到絲毫的平等,從而影響到教育的實施。
二、家長的言行,對幼兒是暗示
如
今社會,獨生子女成了家中的掌上明珠,大多數父母忙於事業,部分是老人帶,還有的是請保姆帶,這對幼兒的教育也有壹定影響,如我們經常聽到爺爺奶奶這樣
說:妳鬧,我就給妳送幼兒園,讓老師好好管管妳。有的會當著孩子的面說:老師,您的話就是聖旨,您好好說說他,他就聽您的等等。孩子在這種語言的暗示作用
下,在心理上會產生壹種對老師的恐懼心理,這也是不利於建立良好師生關系的,從而影響到教育。
三、教師缺乏對話意識
過
去,在教育活動中,教師把幼兒看作是知識的接受者,而幼兒把教師看作是知識的傳授者,雖然其中存在著壹定的人際交往,但作為精神整體的人的自覺的理解和溝
通不存在,師生關系因而失去了教育意義。例如:在教育活動中,經常出現兒童跟隨教師提出的……是不是?;……對不對?;
……好不好?等問題隨聲附和――是!、對!、好這樣壹來,兒童的回答成了他們不假思索的齊聲合唱兒童成了教師的應聲蟲,這說明教師所希望的只是兒童能夠跟
隨自已的思路;並通過回答問題是、好、對來判斷他們是不在跟隨自已的思路,教育活動成了告知性的活動,長此下去,兒童很可能形成壹種惰性或對教師的依賴
性,這種損害是任何現在知識都無法彌補的。
現
在,多種形式、自由式的教育觀盛行,多種教育模式***存,如今的教育活動是壹種對話過程,它表現於教師與兒童在活動中的對話關系,而師幼間的對話關系本身就
是壹種教育的體現。這就要求教師要從和幼兒者說接觸的每壹句話入手,提高自身素質,把與幼兒交往的壹句壹字都看成是教育。
那麽,作為壹名幼兒教師,如何在實際的工作中與幼兒建立平等和諧的師生關系呢?我在實際工作中有幾點體會:
壹、師與兒童的對話關系,是對以教師為中心以兒童為中心的壹種批判
教
師與幼兒在活動中應是***同參與、相互合作、彼此投入,就像壹家人平平常常的過日子壹樣,從而把所有的教育融入生活的點點滴滴中,師幼間的對話不僅僅是指二
者之間的狹隘的語言的談話,而是指雙方的敞開和接納是對對方的傾聽,是指雙方***同在場,互相吸引互相包容,***同參與的關系,這種對話更多地是指相互接納和
***同分享,指雙方的交互性和精神的互相承領。
二、真誠的面對幼兒,是師幼實現對話的基礎
真
誠就是認真、誠懇、關切、不欺騙、不虛假――真誠地對待孩子的提問,真誠地對待孩子的告狀,真誠的對待孩子的表達,甚至是孩子的每壹個眼神;每壹個表情;
每壹點變化,作為壹名幼兒教師應毫不吝嗇的給予每個幼兒肯定的態度,關註的目光,鼓勵的話語,盧梭認為兒童具有不同於成人的精神生活兒童具有他特有的看
法,想法和感情的;如果想用我們的看法,想法感情去代替他們的看法、想法和感情,那簡直是最愚蠢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