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有利於保持黨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不斷鞏固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可以在黨務部門與群眾之間搭建新的溝通橋梁,實現良好互動。壹方面,黨委新聞發言人通過及時發布黨務信息,回答群眾關註的問題,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向基層黨員和廣大群眾介紹黨的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解疑釋惑,能夠使黨的政策和工作為廣大群眾了解、理解和支持。另壹方面,黨委新聞發言人及時發布黨務信息並將收集到的社情民意向黨委反映,做到問政於民、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充分考慮群眾利益和承受能力,能夠切實增強黨和人民群眾的血肉聯系。黨的十七屆四中全會召開後,壹些地方黨委大膽探索,設立黨委新聞發言人,開展新聞發布工作,受到社會廣泛關註和好評,也讓廣大人民群眾和黨員幹部對黨務新聞發布工作給予很大期望。可見,把這壹制度建設好,作用發揮好,對於實現人民群眾對黨內事務的廣泛參與和切實監督,架起黨組織和人民群眾之間的“連心橋”,擴大黨的群眾基礎,鞏固黨的執政之基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有利於在輿論傳播中把握話語權、贏得主導權,為黨的建設和國家發展營造良好輿論環境。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的建立,是在國際國內新形勢和新的輿論傳播格局中把握話語權、贏得主導權的客觀需要,有利於樹立和展示黨和國家民主、進步、文明、開放的良好形象。建立黨委新聞發言人制度,要求黨中央各部門和各地黨委及時、準確、主動、全面地向黨內外介紹各項黨務工作,及時就涉及黨務工作的重大事件和重要熱點問題表明立場、觀點,及時澄清涉及黨的工作的各種誤解,批駁謠言,消除不實或歪曲報道的影響,為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和諧發揮重要作用。在應對熱點敏感問題和突發事件時,通過及時、準確地發布權威信息,牢牢掌握輿論引導主動權,迅速占領輿論制高點,保障突發事件的及時應對和妥善處置。近年來,黨中央有關部門新聞發言人制度建設對營造良好輿論環境發揮了重要作用。中央紀委多年來通過多種形式反映反腐倡廉的工作進展,展示我們黨從嚴治黨、懲治腐敗的決心。中組部及時充分地對外發布幹部人事制度改革和組織工作等各方面進展,公開有力地表明了黨抓好幹部選拔任用工作、提高選人用人公信度的信心和決心。中宣部也在今年推出了新聞發言人,成為社會各界了解中央宣傳思想工作狀況的重要窗口。這些工作都得到了廣大黨員幹部和人民群眾的歡迎和擁護。今年“七壹”前夕,中央外宣辦舉行黨中央有關部門新聞發言人中外記者見面會,11個黨中央有關部門和單位的11位新聞發言人集體亮相,對進壹步推進黨務公開,發展黨內民主,樹立我黨開明開放良好形象產生了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