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平安夜的來歷?

平安夜的來歷?

教會開始並無聖誕節,約在耶穌升天後百余年內才有。據說:第壹個聖誕節是在公元138年,由羅馬主教聖克裏門倡議舉行。而教會史載第壹個聖誕節則在公元336年。由於聖經未明記耶穌生於何時,故各地聖誕節日期各異。

直到公元440年,才由羅馬教廷定12月25日為聖誕節。公元1607年,世界各地教會領袖在伯利恒聚會,進壹步予以確定,從此世界大多數的基督徒均以12月25日為聖誕節。其實哪壹天並不要緊,重要的是應該知道它是為紀念救主耶穌降生。

由於聖經記載耶穌生於夜間,故傳統稱12月24日夜為"聖誕夜"或"平安夜"。

傳說在耶穌誕生的那壹晚,壹在曠野看守羊群的牧羊人,突然聽見有聲音自天上傳來,向他們報耶穌降生的好消息。根據聖經記載,耶穌來是要作世人的王,因此天使便透過這些牧羊人把消息傳給更多的人知道。

後來人們就效仿天使,在平安夜的晚上到處報人傳講耶穌降生的消息,直到今日,報佳音已經變成聖誕節不可缺少的壹個節目。

到了1818年的聖誕節前夕,奧地利壹個名叫奧本多夫的小鎮上的壹個默默無聞的鄉村神父——摩爾,發現教堂裏的管風琴被老鼠咬壞了,修理已經來不及了。

怎麽慶祝聖誕呢?摩爾為此悶悶不樂。他忽然想起《路加福音》裏記載著,耶穌降生時,天使向白冷郊外的牧羊人報佳音後,高唱頌歌:“天主受享榮福於天,良人受享太平於地。”

他靈機壹動,根據這兩句經文寫成壹首贊美詩,取名《平安夜》。摩爾寫好歌詞後拿給本鎮小學教師葛路伯看,請他譜曲。葛路伯讀完歌詞很受感動,譜好曲,第二天在教堂裏演唱,大受歡迎。

後來有兩個商人路過這裏,學會了這首歌,他們為普魯士國王威廉四世演唱,威廉四世聽後大加贊賞,下令把《平安夜》定為全國教堂過聖誕節時必唱的歌曲之壹。於是,這首不朽的作品壹直傳唱至今。

到了現在,平安夜不僅代表了平安祥和,其背後團圓和希望的美好也是深受人們喜愛的原因。大多數歐美家庭的平安夜會選擇所有成員團聚在家中,***進豐盛的晚餐,然後圍坐在熊熊燃燒的火爐旁,彈琴唱歌,***敘天倫之樂。

或者舉辦壹個別開生面的化妝舞會,通宵達旦地慶祝聖誕夜是壹個幸福、祥和、狂歡的平安夜、團圓夜,期待著聖誕節的到來。

而在我國,近年來平安夜聖誕節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其實,除了受到洋文化的沖擊之外,也可以證明無論是世界哪個國家的人都期待著和平美滿的生活。

擴展資料

聖誕老人的傳說:

傳說每到12月24日晚上,有個神秘人會乘駕由9只馴鹿拉的雪橇在天上飛翔,挨家挨戶地從煙囪進入屋裏,然後偷偷把禮物放在好孩子床頭的襪子裏,或者堆在壁爐旁的聖誕樹下。他在壹年中的其他時間裏,都是忙於制作禮物和監督孩子們的行為。

雖然沒有人真的見過神秘人的樣子,但是人們會裝扮成他的樣子來給孩子送上禮物。他通常被描述為壹位老人,頭戴紅色帽子,大大的白色胡子,壹身紅色棉衣,腳穿紅色靴子的樣子。

拿著裝有禮物的大袋子,因為總在聖誕節前夜出現派發禮物,所以習慣地稱他為“聖誕老人”。他普遍被認為是基督教的聖人聖·尼古拉斯的衍生形象。

百度百科-平安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