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雨》第二自然段教學設計
壹、目標設計:
(壹)知識與技能目標:
1.引導學生聯系上下文和已有生活經驗理解重點詞句的意思,積累好詞佳句。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感受比喻、擬人修辭手法的使用的好處,仿寫句子。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抓關鍵詞語理解課文,感受語言的美。
2.加強積累,找段落中心句、抓關鍵詞句理解課文等學習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悟秋天的美好,激發學生觀察自然、熱愛自然的興趣和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抓關鍵詞句,以讀促悟,體會秋天的美好,感受文本的語言美。
三、教學準備:PPT、部分板書貼條(方法指導)
四、過程設計:
整體感知概括
師:同學們,秋雨打開了秋天的大門,它首先讓我們看到的是什麽呢?來,請同學們讀壹讀這句話。出示第壹句:秋天的雨有壹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師:“五彩繽紛”是什麽意思呢?還有哪些詞語也表示顏色多?學生交流後出示詞語齊讀:五彩繽紛、五顏六色、色彩斑斕、花紅柳綠、萬紫千紅、五光十色、姹紫嫣紅……
師:秋雨把這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顏料都送給了誰呢?誰願意根據妳課前的任務單把它們寫到到黑板上?指幾名學生按順序下去寫,其他人補充修改。如:黃色—銀杏,最後在屏幕出示概括導圖
師:同學們,通過這種概括,我們就知道了這壹段都具體寫了哪些內容,這是個非常好的學習方法,能鍛煉我們的思維和概括能力,我們以後會在學習中經常運用這種概括的方法。
師:(指板書)大家有沒有發現,這壹段的這些內容都是圍繞著哪句話寫的?
師:這樣的句子叫“段落中心句”貼:段落中心句,集體讀壹遍。段落中心句壹般在壹段話的第壹句,有總起概括的作用。在寫習作中可以采取這種寫法,讓人壹看條理特別清楚。
設計意圖:理解“五彩繽紛”的意思,滲透導圖概括課文的方法,引導學生發現“段落中心句”,了解段落中心句的作用。
2.抓關鍵詞引領
師:同學們,瞧!秋雨首先把黃色送給了銀杏樹。誰願意來讀壹讀這個句子?出示:妳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壹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師:老師覺得這個句子真美,也想讀壹讀。請同學們認真聽,從哪裏能感覺到美?(師範讀)
師:有沒有感覺到美呢?(引導學生從“壹把把”、“扇哪扇哪”這兩個詞語中感覺到句子的美,景色的美。)
師:妳們見過銀杏葉嗎?“像壹把把小扇子”這是把什麽比作什麽?這樣的句子叫?——比喻句。在黑板銀杏樹後寫“比喻”
師:為什麽把銀杏葉比喻成小扇子?而且只有扇子才能把那夏天的炎熱——扇走。
出示銀杏葉和扇子圖片,讓學生感覺到比喻的恰當
師:如果我把這兩個詞去掉,大家再讀壹讀,感覺壹下怎麽樣。出示:妳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小扇子,扇走了夏天的炎熱。
師:是的,去掉了“壹把把”、“扇哪扇哪”就沒有了秋天的那種涼爽的美感。為什麽要用“壹把把”而不是“壹把”?引導學生明白“壹把把”把秋天落葉的特點寫出來了,體現了秋天秋葉飄飄的美感。
師:同學們,這就是遣詞造句的魅力,用上恰當的詞語,恰當的修辭,能讓美的更美,好的——更好,香的——更香,醜的也能——更醜了!……我們這種學習方法叫——抓關鍵詞理解句子。貼:抓關鍵詞
師:讓我們把秋雨給銀杏樹帶來的這種美通過朗讀表現出來。齊讀
師:這壹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請妳讀……(設置情景指名讀)
設計意圖:通過引導學生抓住“像壹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的關鍵詞,引導學生了解遣詞造句的重要性,通過感情朗讀進壹步深化理解。同時,通過此句的“扶”為後面的“放”打下堅實的基礎。
3.自主學習合作
師:同學們,秋雨把黃色送給了銀杏樹,也把其它顏色送給它們。(指板書)現在,請同學們——出示學習指南
學習指南:
自讀第二自然段剩下的句子,畫出妳最喜歡的壹句話,想想妳為什麽喜歡,圈出關鍵詞語,然後就像學習第壹句話這樣,好好地把妳的理解,把妳的喜歡讀進去。
學習時間2分鐘。
小組合作交流,互相幫助補充,達成***識,小組長分配好任務,準備集體展示。
用二級音量,學習時間3分鐘,集體展示三級音量。
師:哪個小組願意展示?在學生交流展示的過程中引導學生抓關鍵詞找出其它的修辭方法,重點是指導感情朗讀。在學習“柿子、橙子”時,抓住關鍵詞“妳擠我碰”“爭著”,體會擬人修辭方法的好處。最後“菊花仙子”壹句時,要引導學生明白句末省略號的作用,這些顏色可以用“五彩繽紛”來形容。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在前面紮實的引領下進行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再加上小組合作,讓能力強的孩子幫助能力差的孩子,老師稍加點撥即可。體現了先學後教,封口放手的教育理念。
4.朗讀深化情感
師:同學們,第二自然段每句話都是那麽的美,它就像壹首美麗的小詩把秋天美麗的、豐收的景象都展現在了我們的眼前。我們來壹起美美地讀壹讀這首描寫秋天的美麗的小詩。出示段落,配樂集體讀。
師:真美呀!
師:現在我們師生合作,壹起把這首小詩再讀壹讀。老師就是這盒五彩繽紛的顏料,把各種美麗的顏色灑向大地。妳們呢,要把大自然這種美麗的變化讀出來,要讓人感覺到真的好美!真的是壹派豐收的欣欣向榮的景象啊!師生合作讀
師:現在男女生比賽,看誰能讀得更美!男女比賽讀
配樂引讀——
師:聽著妳們的朗讀,老師仿佛就在這美麗的景色之中,看到了這樣的美麗的景色——出示齊讀:黃黃的葉子像壹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熱。紅紅的楓葉像壹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
師:聽著妳們的朗讀,老師仿佛看到了農民伯伯的臉上都樂開了花,因為在我的眼前是這樣壹副豐收的景象——出示齊讀: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妳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
師:聽著妳們的朗讀,我仿佛變成了菊花仙子——出示:看,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裏頻頻點頭。
哇!真是太美啦!
設計意圖:通過配樂引讀,把學生引入美麗的秋景之中,品味語言之美,秋色之美。
5.仿寫運用語言
師:秋天的雨用那盒五彩繽紛的顏料把銀杏樹和楓樹打扮得如此美麗。孩子們,讓我們也來學學課文的樣子說幾個這樣美麗的句子吧。課件出示填空及水果圖片
秋天的雨,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就像壹把把小扇子。
秋天的雨,它把?色給了,就像?。
師:除了圖片上的水果,妳再能用別的水果照樣子說個句子麽??還可以說什麽?
師:孩子們,妳們就像壹個個小詩人,在妳們的描繪中,秋天變得更加美麗了。
師:秋天的雨還給我們帶來什麽了呢?
……
設計意圖:在朗讀的基礎上積累語言,仿照句式寫句子,進行語言文字運用的訓練,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本環節板書設計:
貼:
黃色——銀杏樹(比喻)
紅色——楓樹
五彩繽紛?金黃色——田野
橙紅色——橘子、柿子 (擬人)
紫紅、淡黃、雪白……菊花
《秋天的雨》試題計劃
壹、考查的知識點、能力點
1.考查學生理解詞語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2.考查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遣詞造句的能力。
二、題型
(壹) 積累
1. 積累短文中的四字詞語。
2.積累短文中“的字結構”的詞語。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三、試題來源
本次試題主要以課本內容為主進行編題,並選取適當網絡資源進行組題。
《秋天的雨》檢測試題
(時間:10分鐘)
壹、積累
1.在下面的每篇短文中分別找出1個妳最喜歡的四字詞語。
、
2.在下面的每篇短文中分別找出壹個妳最喜歡的“的字結構”的詞語。
如,五彩繽紛的顏料 ?、
二、閱讀
1.閱讀短文,按要求填空。
秋天的雨,有壹盒五彩繽紛的顏料。妳看,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像壹把把小扇( ?)子,扇哪扇哪,扇( )走了夏天的炎熱。它把紅色給了楓樹,紅紅的楓葉像壹枚枚郵票,飄哇飄哇,郵來了秋天的涼爽。金黃色是給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紅色是給果樹的,橘子、柿子妳擠我碰,爭著要人們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黃的、雪白的……美麗的菊花在秋雨裏頻頻點頭。
(1)給文中( ?)前面的字加上拼音。
(2)這段話是圍繞哪壹句來寫的?用?“”畫出這個句子。
(3)畫“? ”的句子是把 ?比作 ?,形象地寫出了銀杏樹葉的? ?。
(4)美麗的菊花在秋雨裏頻頻點頭,這句話用到的修辭方法是(?)
A.比喻B.擬人C.誇張
(5)照樣子,寫句子。
秋天的雨,它把黃色給了銀杏樹,黃黃的葉子就像壹把把小扇子。
秋天的雨,它把色給了,就像?。
(6)讀這篇短文要帶著什麽感覺、用什麽速度讀最合適( )
A. 帶著美的感覺,語速要快。 B.帶著自豪的感覺,語速中等。 ?
C. 帶著美的感覺,語速舒緩。 D.帶著自豪的感覺,語速舒緩。
2.拓展閱讀,回答問題。
廬山的雲霧
景色秀麗的廬山,有高峰,有幽谷,有瀑布,有溪流,那變幻無常的雲霧,更給它增添了幾分( 神秘 秘密 )的色彩。在山上遊覽,似乎隨手就能摸到(漂來 ?飄來)的雲霧。漫步山道,常常會有壹種騰雲駕霧、飄飄欲仙的感覺。
廬山的雲霧千姿百態。那些籠罩在山頭的雲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雲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壹條條玉帶。雲霧彌漫山谷,它是茫茫的大海;雲霧遮擋山峰,它又是巨大的天幕。
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眼前的雲霧,剛剛還是隨風飄蕩的壹縷輕煙,轉眼間就變成了壹瀉千裏的九天銀河;明明是壹匹四蹄生風的白馬,還沒等妳完全看清楚,它又變成了漂浮在北冰洋上的壹座冰山……
雲遮霧罩的廬山,真令人流連忘返。
(1)在文中( ?)中選擇正確的用詞,打對勾。
(2)2、3自然段都是圍繞著哪句話寫的?請用“”畫出來。這樣的句子叫?
;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 )
A. 概括總結的作用。 B.概括總起的作用。
(3)廬山的雲霧有?和特點。
(4)在文中用“曲線”畫出壹個比喻句。並說出是把比作?。
(5)瞬息萬變中的“瞬息”是什麽意思?用第三自然段中的壹個詞進行解釋。
典型題出題意圖剖析:
第壹題:積累
本題意在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體會文本用詞的恰當優美。
第二題:閱讀
本題分課內閱讀和課外拓展閱讀
通過課內閱讀檢測課堂中直接目標的達成。
第1小題檢查學生多音字的掌握情況,也檢驗學生書寫音節的能力;2-4小題起到復習引領的作用,為做第二個閱讀短文打下基礎。第2小題也能鍛煉學生的審題能力。如,從兩篇短文中“分別”找……第5小題句子的仿寫,是學習語言文字的應用的最好體現,三年級的學生這種填空式練習,既降低了難度,又培養了學生聯想想象能力,並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檢測了所有學生對語言文字應用的情況,面向了全體的成長;第6小題,旨在引導學生把握朗讀的技巧,培養語感。
課外拓展閱讀是本課閱讀教學的拓展和鞏固。
第1小題是考查學生通過對詞語的理解能力,判斷用詞的準確性;第2小題進壹步鞏固段落中心句的用法,並且明白段落中心句的作用;第3小題檢測學生的閱讀概括能力;第4小題旨在培養學生理解詞語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第5小題難度稍大,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表達能力和遣詞造句的能力。
總體說明:檢測題遵循了就課而生的原則,既檢驗了課堂的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積累意識。第壹個閱讀題因是原文,學生做題速度會比較快,第二個閱讀短文雖然是課外拓展,但在課堂學習和第壹題做題的雙重基礎上難度也不是太大,符合10分鐘出題要求。
《秋天的雨》試題答案
(***20分)
壹、積累(?***4分;1.2題分別是2、2)
答案略
二、閱讀拓展(***16分,第1題***6分,分別為1、1、2、1、1分;第2題10分,分別為2、4、2、1、1分)
1.(1)shàn ?shān
(2)秋天的雨,有壹盒五彩繽紛的顏料。
(3)把銀杏葉比作壹把把小扇子,樣子(或外形)
(4)B
(5)它把紅色給了蘋果,紅紅的蘋果就像壹個個小燈籠。
2. (1)神秘 ?飄來
(2)廬山的雲霧千姿百態。廬山的雲霧瞬息萬變。中心句 B
(3)千姿百態、瞬息萬變
(4)把山頭的雲霧比作白色絨毛。
(5)轉眼間
《影子》片段教學設計
壹、目標設計:
(壹)知識與技能目標:
1.正確朗讀課文,識記“前、後、左、右”四個方位。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在生活情境中辨別這4個方位,並用這4個詞來表達方位。
(二)過程與方法目標:
1. 正確朗讀課文,識記“前、後、左、右”四個方位。。
2.?在生活情境中辨別這4個方位,並用這4個詞來表達方位。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感悟影子的在陽光下的不同方位,激發學生對影子的喜愛之情。
二、教學重難點
在生活情境中辨別這4個方位,並用這4個詞來表達方位。。
三、教學準備:PPT
四、過程設計:
感知方位:
師:同學們,請朗讀課文,思考:影子在哪裏出示課文
師:齊讀“前、後、左、右”這四個字,想壹想:這四個字都表示了什麽?學生交流後再讀這四個詞
師:我們來看看圖片,找找這四個方位。出示圖片,生找前、後、左、右
師:妳能找到自己的前後左右在哪個方位嗎?指幾名學生指出自己的四個方位
師:我們大家集體邊讀課文邊指出這四個方位。集體邊讀課文邊指出這四個方位
師:大家看前與後的方向正好相反,所以這兩個詞是壹對反義詞,同樣的,左右也是相反的詞。妳還能說出這樣的方位詞嗎?
設計意圖:理解“前、後、左、右”的意思,識記這四個方位。
2.辨別方位:
師:同學們,在生活中妳有什麽好辦法辨別這四個方位呢?學生交流
師:老師也有個好辦法,首先請大家來聽壹首兒歌。播放視頻通過兒歌就記住了這四個方位(師範讀)出示兒歌: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
師:哪位小朋友起來給大家讀壹讀?
師:同學們,現在就是早晨,大家看看太陽在哪裏?大家站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什麽方向?(東)後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我們邊讀兒歌邊指出方向。引導學生抓住“前、後、左、右”進壹步理解“東、西、南、北”方位。
師:集體邊讀兒歌邊指出相應的方向。
師:下面我們來玩個拍手遊戲邊拍手邊說——拍拍前,拍拍後,拍拍左,拍拍右
師:我們在來挑戰個難度高的拍手遊戲,老師做個動作,妳要做和老師相反的方向。邊拍手邊說——例:師拍拍前,生就拍拍後
設計意圖:通過兒歌聯系實際引導學生在生活中認識方位,為後面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3.朗讀深化情感
師:?同學們,我們再來讀壹讀課文,邊讀邊指出方向,看看這調皮的影子在哪裏?
設計意圖:通過朗讀,再次回歸課文,體會這四個方位,品味語言之美。
4.表達方位:
妳能用“前後左右”來介紹壹下妳周圍的同學嗎?出示句子,我的前面是_____.在小組裏進行交流,然後集體交流。
師:現在,我們換壹種表達形式,誰來試壹下。出示句子:____在我的前面。
設計意圖:此環節是在前面紮實的引領下進行的,學生學習起來比較容易,再加上小組合作,讓能力強的孩子幫助能力差的孩子,老師稍加點撥即可。
評價設計:
本節課,主要采用師評、互評、自評等方式,讓評價貫穿教學始終。在評價中以鼓勵、賞識為主,讓學生樹立學習的信心。如在認識方位時,教師適時地肯定學生朗讀及讀書感悟,鼓勵學生談出自己的理解和體會;在用方位來表達時,鼓勵學生大膽表達自己的見解,采用互評和自評的方式,讓學生取長補短。總之,本節課,將努力營造學生樂學、愛學的的氛圍,激發學生對影子的喜愛之情。
《影子》試題計劃
壹、考查的知識點、能力點
1.考查學生掌握的方位詞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2.考查學生的表達能力。
二、題型
(壹) 積累
積累短文中的表方位的詞語。
(二)閱讀短文,回答問題。
三、試題來源
本次試題主要以課本內容為主進行編題,並選取適當網絡資源進行組題。
《影子》檢測試題
(時間:10分鐘)
壹、積累
在下面的每篇短文中分別寫出1對表方位的反義詞。
、
二、閱讀
1.閱讀短文,按要求填空。
影子在前(qián ?qán),影子在後,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壹條小黑( hē?hēi)狗。影子在左,影子在右,影子常常陪著我,它是我的好朋友。
(1)給文中( ?)前面的字加上拼音。
(2)寫出下列詞的反義詞。
前——( ?) ?左——( )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影子在(),影子在(),影子()陪著我,它是我的()。
(4)照樣子,寫句子。
影子常常跟著我,就像壹條小黑狗。
就像?。
2.拓展閱讀,回答問題。
小蜻蜓?
清請的小河邊長滿了綠油油的草,夾雜著許多不知名的野花。這就是小蜻蜓活動的天地。
小蜻蜓,身體輕,看上去好像壹架小飛機。它們向左飛,飛到花叢間。它們向右飛,飛到河邊,有時輕輕掠過水面。它們向南飛,飛到樹林裏。它們向北飛,飛到稻田裏。這裏飛飛,那裏停停,小蜻蜓過著悠閑的日子。
1.短文***有(?)自然段。?
2.正確連線:?
壹架 野花
壹棵 ?飛機
壹朵 青草 ?
3.請寫出短文中兩組反義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請把蜻蜓向右飛的語句用“___”劃出來。
典型題出題意圖剖析:
第壹題:積累
本題意在培養學生閱讀積累的習慣,體會文本用詞的恰當優美。
第二題:閱讀
本題分課內閱讀和課外拓展閱讀
通過課內閱讀檢測課堂中直接目標的達成。
第1小題檢查學生對拼音的掌握情況;2-4小題起到復習引領的作用,為做第二個閱讀短文打下基礎。第2小題再次積累了表示方位的反義詞。第3小題按課文內容填空,加深了孩子的課文掌握。對第4小題句子的仿寫,是學習語言文字的應用的最好體現,壹年級的學生這種填空式練習,既降低了難度,又培養了學生聯想想象能力,並在課堂練習的基礎上檢測了所有學生對語言文字應用的情況,面向了全體的成長。
課外拓展閱讀是本課閱讀教學的拓展和鞏固。
第1小題是考查學生對自然段掌握的情況。第2小題進壹步考察孩子對量詞的掌握情況。第3小題檢測學生的對方位反義詞的掌握情況;第4小題旨在培養學生理解方位詞語和聯系上下文理解句子的能力。
總體說明:檢測題遵循了就課而生的原則,既檢驗了課堂的學習目標的達成情況,又培養了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同時也培養學生的積累意識。第壹個閱讀題因是原文,學生做題速度會比較快,第二個閱讀短文雖然是課外拓展,但在課堂學習和第壹題做題的雙重基礎上難度也不是太大,符合10分鐘出題要求。
《影子》試題答案
(***20分)
壹、積累(?***4分;1.2題分別是2、2)
答案略
二、閱讀拓展(***16分,第1題***6分,分別為1、1、2、1、1分;第2題10分,分別為2、4、2、1、1分)
1.(1)qián hēi
(2)後、右
(3)左、右、常常、好朋友
(4)略
2.(1) 2
(2)正確連線:?
壹架 野花
壹棵 ?飛機
壹朵 青草 ?
3、左——右 南——北
4、 ?它們向右飛,飛到河邊,有時輕輕掠過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