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亡羊補牢》教案
《亡羊補牢》這是壹篇生動有趣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下面是我整理的《亡羊補牢》教案,大家壹起來看看吧。
教學思路:
這是壹篇生動有趣的、蘊含著深刻道理的寓言故事。教學安排,首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整體感知課文內容。接著以關鍵問題為切入點,生生討論、師生探究,充分展示朗讀的魅力,從而進壹步理解課文。然後,教師創設生活情境,結合生活實際來體會本課的寓意。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的生字生詞,運用查字典和聯系上下文、聯系生活實際等方法正確理解詞語,積累運用詞語。
2.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抓住重點詞句理解課文內容,能用自己的話講述這則寓言故事。
教學重點、難點:
1. 有感情朗讀,體會寓言的寓意。
2. 訓練閱讀能力,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教學過程:
第壹課時
壹、激趣導入
同學們學過寓言嗎?(揠苗助長,守株待兔)這兩個是寓言故事。寓言故事,就是包含了道理的故事,揠苗助長,守株待兔是我們二年級下學期學過的兩則寓言,今天我們再來學習壹則新的寓言故事。先看動畫片吧。(播放動畫片)大家剛剛看了有趣的`動畫片,這個有趣的故事,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板書:亡羊補牢] 齊讀課題--《亡羊補牢》。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檢查預習
師:相信同學們都已經預習過課文了,那麽在字詞學習上, 妳有什麽新的收獲?(學生匯報自己預習所得,交流字的讀音,寫法。)
老師這裏也有幾個詞語,相信大家肯定會讀,誰願意來讀給其他同學聽。
寓言 羊圈 勸告 街坊 窟窿 結結實實 叼走 後悔
(壹位同學讀,別的同學聽,讀對,出示正確的拼音,讀錯,糾正。最後齊讀詞語。)
2.整體感知
老師相信這些詞語同學們肯定都會讀了,那這些詞語回到了課文,妳還認識它們嗎?讓我們來讀壹讀課文。思考壹個問題,課文主要講了壹件什麽事。
請五位同學讀課文,適時糾正讀音。重點解決①圈是多音字②窟窿讀輕聲③叼的最後壹筆。
3.語言訓練:
師:誰能用簡潔的語言說說 《亡羊補牢》 講了壹件什麽事?
養羊人第壹次丟羊後,不聽街坊的勸告,第二天又丟了羊。他後悔沒有聽街坊勸告,趕緊把羊圈修好,從此,再也沒有丟羊。
(提示,第壹次丟羊---第二次丟羊---最後---
表揚能用簡潔語言概括的同學,對說得比較詳細的同學要加以引導)
[師適機板書:第壹次 不補 第二次 修補]
三、讀中感悟,理解寓意。
1.我們已經知道養羊人壹***丟了兩次羊,那讓我們回到課文去仔細讀讀文章,尋找他丟羊的原因。
請大家默讀1-3自然段。說說第壹次丟羊後,養羊人的表現。(出示課文1-3自然段,同學默讀)
(---他說:羊已經丟了,還修羊圈幹什麽呢?)
妳讀出了什麽?(養羊人毫不在乎)
養羊人有那麽多人,只丟了壹只羊,他當然不在乎,而他的好街坊卻著急了。他勸告他說---
(趕快把羊圈修壹修,堵上那個窟窿吧。)
妳能來當壹當這個好心的鄰居嗎,來勸壹勸這個養羊人。
(請幾個同學讀,指導朗讀。分角色讀對話,註意語氣。)
2.養羊人的滿不在乎,以致後來發生了什麽事?讓我們學習課文4.5自然段,去那裏尋找答案。
女生齊讀4.5兩段,說說後來發生了什麽事情。(狼又鉆進去,又丟了壹只羊)
3.為什麽狼有第二次機會鉆進羊圈?
(養羊人不聽勸告,不修補羊圈,狼才會再次進來。)最後。他後悔了,聽了鄰居的勸告,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
4.養羊人還會丟第三次羊嗎?
不會,他把羊圈修得結結實實的。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討論:現在補牢遲嗎?
[不遲,因為他的羊以後再也沒丟過。]
5.揭示寓意:由此可見,像養羊人這樣犯了錯誤,只要( ),就( )。
故事我們學完了,那誰可以解釋壹下亡羊補牢的意思。羊丟了才把羊圈修好。比喻在受到損失後想辦法補救免得以後再受損失。亡,丟;牢,羊圈。
通過養羊人這個故事,妳們知道了壹個什麽道理?
(壹個人做錯了事,只要肯接受意見,認真改正,並不算晚。)
四、給予提綱,講述故事
1.這麽有意思的故事。大家想不想講給別人聽呢?老師給大家壹些幫助,自己先練習下。
壹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少了壹只。
第二天早上,他去放羊,發現又少了壹只
從此,他的羊再也沒丟過。
2.請幾位同學講述故事。
五、布置作業
1.課外閱讀《同步閱讀》中的《古代寓言兩則》。
2.抄寫課文兩遍,並背誦課文。
板書設計
亡羊補牢 不 遲
知
第壹次 不補 錯
就
第二次 修補 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