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寶寶的消化出現問題,就可能導致寶寶的大便有黏液,壹般是由於急性的胃腸炎引起的,這種情況還可以會出現腹瀉的癥狀。另外寶寶的大便還會像鼻涕狀黏液,還會伴隨有其他情況出現,比如大便中除了黏液,還有便血的情況。
這種情況很可能是腸套疊的癥狀,很可能還伴隨著腹痛的現象,有可能是寶寶的身體受到感染所導致的。寶寶受到感染的途徑比較多,比如媽媽在進行母乳餵養期間,身上出現了較大的傷口,就很容易使寶寶受到感染
正常情況下小孩的大便應該是軟便,沒有什麽黏液。如果有黏液,黏液比較少的話,通常考慮為孩子局部受涼或者飲食不當引起的消化不良,可以調整飲食,註意避免油膩、刺激性的食物攝入就可以。如果大便中黏液比較多,特別是有紅白腖子的話,要考慮病毒或者細菌感染,腸黏膜受損引起黏液增加的情況,應該及經治療腹瀉的同時,針對病原學進行治療。
有細菌感染的需要用抗生素治療,如阿莫西林等等。還有部分孩子沒有感染的癥狀,但是經常大便有黏液,要註意孩子可能存在食物過敏,比如牛奶蛋白過敏,也要註意可能存在乳糖不耐受的情況。因為這種情況下消化不好,大便中黏液也會增加,應該看消化專科門診進行治療。
01:06
寶寶大便中有粘液,考慮腸道的炎癥。
腸道炎癥可以由感染性因素或者非感染性因素引起。
感染性因素最常見的為細菌和病毒感染,寒冷的季節以病毒感染更多見,如諾如病毒、輪狀病毒等。
糞便常規,除粘液外,大便中還有膿球、紅細胞,考慮細菌感染引起;如果大便常規中只有粘液,其余均正常,考慮為病毒感染引起。
非感染性因素,常見的是餵養不當,過多、過雜的食物超過自身的消化能力,也會引起大便中有粘液。
此外,對食物中的某種成分過敏也會出現便中有粘液的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