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行為手抄報
壹、提高正確的分析和判斷能力。良好的行為習慣來自於對行為的正確認識。知道那些是對的那些是錯的,選擇正確的行為方式,作為自己行為的準則。
二、對自己提出明確的要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事無巨細,都要對自己提出明確,具體而又嚴格的要求,並且認真依照去做,時間長了,自然就成為習慣了。
三、培養自己頑強的意誌力。形成好的行為習慣要靠持之以恒的精神。意誌力薄弱,控能力差的人很難建立良好的行為習慣。
四、建立督導機制。良好行為的建立除靠自身努力還要靠同學,老師和家長的監督與指導,內因外因***同起作用,就更有利與良好習慣的建立。
好習慣要培養,壞習慣要糾正,好習慣用加法,壞習慣用減法。其實養成習慣並不難,重要的是堅持到底,很多人在培養習慣的是後總是半途而廢,使舊習慣又卷土重來了。
壹、培養學習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根據國外研究資料表明,能在學業上取得成功的人,有百分之二十的原因依靠天賦,剩下百分之八十是通過“興趣、意誌、努力等等”因素所決定的。而在這些因素中,是否擁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具有重要作用。縱觀古今中外,能在專業上取得重大成就的人,無壹不是如此。
作為老師,應當在實踐教學中引導孩子行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從細節抓起,為孩子的學習助力,主要幫助孩子在學習上培養以下幾點:
1.學會傾聽。這壹點主要包括上課能認真聽老師講課、聽同學發言,不走神、不搞小動作。
2.學會書寫。寫字的時候能正確握筆,並保證姿勢端正,不趴桌、不駝背,書寫工整,卷面整潔。
3.主動思考。對學習知識的疑難點有堅持不懈的探究精神,上課積極發表自己見解,下課及時向老師提問。
4.按時完成作業。對上課學習的內容及時鞏固復習,對老師布置的任務及時完成,不拖沓,不敷衍。
二、培養文明行為習慣的重要性
“博學於文,約之以禮,”文明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壹直恒古不變的重要話題。從社會層面來看,讓孩子養成良文明行為習慣是為了順應社會發展對素質人才的需要,過去,國家經濟水平相對弱後,國民素質也不如當前,但如今,社會經濟高速發展,國家對素質人才也提出了更高了要求,孩子的文明素質養成教育也成了眾多家長和教師關註的重點。從孩子發展層面來看,小學階段是個體行為體系成型、奠定的時期,如果這個階段孩子的行為得不到健康發展,那麽這些壞習慣會制約著孩子能力的未來,甚至影響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