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歷法禁,自大更始,則小臣不犯矣。
3、徒善不足以為政,徒法不足以自行。
4、當事而立法,因時而制禮。
5、法度者,政之至也,而以法度者,不可亂也。
6、言出為箭,執法如山。
7、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
8、法令所以導民也,刑罰所以禁奸也。
9、刑過不避大臣,賞善不遺匹夫。
10、天下從事者,不可以無法儀,無法儀而其事能成者無有也。
11、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
12、設若上無道栓,則下無守法。
13、法大行,則是為公是,非為公非。
14、夫立法令者,以廢私也,法令行而私道廢。
15、立法之業,益上第壹關鍵,覘國家之盛衰強弱者,皆於此焉。
16、善制法者,為匠人之用矩,不善制法者,如陶人之用型。
17、君臣上下貴賤皆從法,此謂為大治。
18、人之道在法制,其用在是非。
19、法出於儀、威於義。
20、刑入於死者,乃罪大惡極。
21、制治於未亂,保邦於未危。
22、聖人之為國也,觀俗立法則治。
23、執法如山,守身如玉。
24、天下有定理而無定法。
25、法令既行,紀律自正,則無不治之國,無不化之民。
26、不宜偏私,使內外異法也。
27、非法不言,非道不行。
28、舉直錯諸枉,則民服。舉枉錯諸直,則民不服。
29、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
30、君子所以尊者,令。令不行,是無君也,故明君慎令。
31、國無常強,無常弱;奉法者強,則國強,奉法者弱,則國弱。
32、王子犯法,與庶民同罪。
33、夫立法之大要,必令善人勸其德而樂其政,邪人痛其禍而悔其行。
34、故治國無其法則亂,守法而不變則衰。
35、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