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學三年級上冊美術《大人國與小人國》教案

小學三年級上冊美術《大人國與小人國》教案

壹、 教材分析:

1.輯指導思想

⑴本課大人國與小人國是壹節繪畫創作課,大人國與小人國屬於造型表現領域。在讓學生認識大與小、高與矮的基礎上,通過對比的表現方法將兒童眼中的魔法世界自由的呈現在我們眼前。《大人國與小人國》通過繪畫活動培養學生的想象能力、創造能力、表現能力。

⑵在學習方法上應當偏重與討論式的學習方法,使學生通過語言上的交流表達自己豐富的幻想世界,分享想象帶來的無窮樂趣。通過語言交流可以激活學生的興奮點,聯想到更有創意的構思。

⑶在教學中啟發學生思路時可以引導學生從熟悉的生活內容入手進行想象,也可以從他們的嗜好入手。如:喜歡的童話故事、科學幻想等入手。這需要教師對學生非常了解。

2.教學內容與目標

顯性內容與目標

應知:讓學生認識大與小、高與矮的特征及相對性。

應會:嘗試用對比的方法表現大小與高矮的區別。

⑶隱性內容與目標

通過創作活動,培養學生大膽想象、創新的精神,培養與人交流的能力和分享快樂的意識。

3.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表現大小、高矮的對比關系,進行大膽而豐富的想象,表現出有情趣的內容。

難點:敢於大膽想象,表現出有情趣的內容。

水彩筆、油畫棒、16開彩紙、16開白紙、自己最喜歡的故事書。

二、 教學設計: j } S b k,i

1、 教學活動的方式與教學方法

教學環節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媒體 教學意圖

壹、認識大小

二、啟發想象

三、表現技巧

四、造型表現

1.出示壹張半開白紙。

誰會用線條畫壹棵簡單的樹?

誰能用線條簡單的畫出壹棵巨大的樹?

請畫在這張紙上。

2.選壹名學生用線條簡單畫樹。

誰能在旁邊畫壹棵更大的樹?

比第壹棵樹大嗎?

妳們怎麽看出第二棵樹比第壹棵大的?

通過比才能知道大小。大小對比使大的顯得更大,小的顯得更小。

我可以讓這些樹顯得更高大!

4.妳們猜猜什麽地方會有很多這麽大的樹?

這個人來自什麽地方?他是誰?

5.今天我們就去大人國和小人國遊覽壹下吧!

1.我們來到大人國和小人國時會遇到什麽事呢?例如我們怎麽在壹起學習、吃飯、休息、勞動、娛樂。我們之間有沒有發生什麽讓人笑掉大牙的事呢?

2.我們每個人到了大人國和小人國都會遇到不同的事,十節課也說不完,誰沒有機會說都會失望,這樣好了我們先把自己遇到的故事在小組中講壹講吧。

巡視小組,了解學生討論情況,

引導學生從人與人,人與物的不同進行對比。

找出想象豐富有情趣的同學準備代表發言。(註意選擇大人國和小人國不同地點的故事。)

4.選代表發言並適時給以肯 積極舉手表示。

舉手

用線畫壹棵簡單的樹。

壹名學生畫更大的樹。

比它大!

比壹比高矮

比壹比誰占的地方大。

感受大小的反差。

大人國的樹。

小人國的使者、探險家

積極舉手。

壹名學生發言。

四人壹組。

互相說壹說自己想到的故事;a。

選壹幅最喜歡的作品講給身邊的同學聽。

舉出各種處理方法。

(畫出大人的壹小部分局部,上面有很多做活動的小人……)

單色彩筆

演示紙

範畫,y

彩筆

彩紙

引導學生將表現重點放在大小上。

了解學生對表現大小認識角度。

指導學生認識大小通過對比才能看出來。

滲透表現大小的方法。

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引導學生從多角度構思,抓住有情趣的內容進行想象。學生進行充分的想象交流,互相豐富構思。

進壹步引導學生選材、構思、確定表現角度。

通過欣賞學生作品,激發學生創作欲望。

2、 解決重點與難點的要點

通過從學生熟悉的樹入手,聯系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認識大小、高矮的相互對比性知識。

②讓學生在討論交流的過程中相互啟發思路,展開大膽的想象,豐富他們的故事內容。

③教師通過適時的引導、鼓勵學生,激發學生的表現欲望。通過引導學生討論如何表現出更大或更小的對比關系,豐富表現角度,打破畫面的單壹性

三、 教學評價:

.評價方法

本課主要采用學生互評的方法進行評價,輔以是適當的自評。對學生回答問題,教師應給予鼓勵性評價,對特別精彩、獨到的見解要給予特別的表揚、鼓勵。

2.評價點

①學生是否認識了大小高矮的特征及它們的相對性。

②學生能否通過繪畫形式表現出大小高矮。

③學生作品表現內容是否富有情趣性。是否達到了自己希望的效果。

④在交流與繪畫過程中是否有愉快的情緒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