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教育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教育心理學的形成與發展趨勢

教育心理學是研究教育教學情境中主體的心理活動及其發展變化機制、規律和有效促進策略的學科,其發展趨勢具體如下

1.在研究取向上,從行為範式、認知範式向情境範式轉變

2.在研究內容上,強調教與學並重、認知與非認知並舉、傳統領域與新領域互補

3.在研究思路上,強調認知觀和人本觀的統壹、分析觀和整合觀的結合

4.在學科體系上,從龐雜、零散逐漸轉向系統、整合、完善

5.在研究方法上,註重分析與綜合、量性與質性、現代化與生態化、人文精神和科學精神的結合。

教育心理學的形成:

1.初創時期(20世紀20年代以前),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齊第壹次提出“教育教學的心理學化”的思想。德國教育家與心理學家赫爾巴特首次提出把教學理論的研究建立在科學基礎之上,而這個科學基礎就是心理學。

2.發展時期(20世紀20年代至50年代末),學習理論壹直是主要的研究領域。20世紀20年代後,行為主義占主導地位,它強調心理學的客觀性,重視實驗研究。這壹時期形成了許多派別,這些理論與派別之爭也反映在教育心理學之中。

3.成熟時期(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末),由行為主義轉向認知範疇。布魯納發起的課程改革運動促使美國教育心理學轉向對教育過程、學生心理、教材、教法和教學手段改進的探討。

4.完善時期(20世紀80年代以後),20世紀80年代以後,教育心理學越來越註重與教學實踐相結合,各個理論派別相互吸收,體系愈加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