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書香讀書征文(精選6篇)
在生活、工作和學習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征文吧,征文具有標題醒目,讓人壹目了然的特點。寫起征文來就毫無頭緒?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關於書香讀書征文(精選6篇),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書香讀書征文1
不敢說自己已然“讀書破萬卷”,但自從識字起,讀書到現在,幾十年讀了多少書,確實是難以數計了。
多讀書多受益。讀好書或好文章,如同打開了壹扇閃耀睿智思想的大門,讓人受益匪淺。
我的歲月存活在書裏,我的血液流動在書裏。讀書的時候,只覺天高地寬心也寬,繚繞的書香驅散了身心的疲憊與煩惱,世事的紛爭與繁瑣。此刻,心靈徹底逃脫了塵世的羈絆,融入了山野的空靈,聽淙淙流泉,看雲霞書卷,心靜靜地在書中沐浴、熏染,不再為壹次次人生挫折而肝腸寸斷,不再為他人的誤解和刻意中傷煩惱無邊。“人無求時品自高”這時,妳會具有了壹種雲水悠悠的心情,能體味出壹種人生如菊的境界。
經常讀書,心裏感到壹種沈甸甸的充實。書中思想之光芒能帶引人走出人生沼澤地。人生在世,難免有許多痛苦和悲哀,會有許多令人厭惡心醉的東西,只有擁有了智慧才能使人避開“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的誤區,使人高瞻遠矚,用自己的眼光來看待人間冷暖塵世悲歡,用自己的腳步走自己的人生之路,用自己的筆寫自己平凡的人生。在我看來,壹個遠離書籍的人,無論他多麽富有,精神上卻是貧者。唯有經過書卷的浸潤,才能超越自我,輝煌自我。
讀書勝千景。讀書是讀歲月、讀人生、讀哲理。“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鐘粟,書中自有顏如玉”,讀書其樂無窮。在書中妳可以盡情地領略大自然的俏麗:那“山路原無雨,空翠濕人衣”的韻;那“陵岑聳逸峰,遙瞻皆奇絕”的艷;那“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的幽。讓人覺得在山的面前,人顯得多麽渺小,無論妳的地位多高,名望多大,它絕不會俯仰於妳的地位和名望,而總是高高地舉起嶙嶙的風骨,撐起壹片絕俗的藍天。自古多少占山為王的英雄而今安在?歲月流逝淘盡了多少風流人物?而山仍橫空出世卓然獨存!這時,妳會讀懂歌德的壹句名言:大自然是最偉大的壹部書!
讀書中的人,使妳透過溫文爾雅的各色面紗和面具,像看走馬燈似的欣賞著變色龍在季風中的蛻變表演,能洞見道貌岸然人物的無知無恥,能透視那些樸實無華的人身上的壹種可貴良知和鮮紅的良心……讀書也能讀見自己的靈魂。在讀自己的時候,我常常鞭策自己:“心靈再高尚壹些”,讀自己的文字時,常感汗顏,“文章還是自己的好”雖已流傳千古,而我從自己那些可憐的文字中讀出幼稚和可笑。常常以此豐富、提高自己,匡正自己的靈魂。
書香讀書征文2小時候,總是被大人耳提面命:“熟能生巧,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這大抵是中國人對學習的統壹認知:勤能補拙,熟能生巧。
無獨有偶,美國作家馬爾科姆·格拉德韋爾在他的暢銷書《異類》中提出了10000小時理論,他認為:要想在任何領域成為世界級的頂尖人物,那麽練習10000個小時是最起碼的條件。這個理論恰巧和我們的“熟能生巧”相呼應。
然而,美國的道格·萊莫夫、艾麗卡·伍爾韋、凱蒂·葉茲卻在《刻意練習》壹書中壹針見血地指出:“熟”並不壹定能生“巧”。不然,為什麽煮了幾十年飯菜的家庭主婦未能成為大廚師?為什麽跑龍套幾十年也未能成名角?
那是因為,絕大部分的學習者並不知道,他們的練習方法是正確的還是錯誤的。而無論妳的練習方法是正確還是錯誤,身上的肌肉群和大腦神經回路會逐漸記住妳壹直重復的每壹個細節動作,不斷地重復最終就會成為壹種習慣——無論這習慣是好是壞。
那麽,什麽是刻意練習?
刻意練習是通過我們願意嘗試的方式,有目的、有策略地重復練習,經由刻意練習,更好地完善自我,成為更加優秀的人。
如何進行刻意練習呢?
我們都知道“二八原則”,也就是著名的“重要少數法則”,80%的效應來自20%的原因。在練習中,如果想要變得優秀,就要專註地練習能給妳創造價值的20%的技能,而不是把大量的時間花在另外的80%上。也就是說,前提是妳需要分清主次,知道哪壹項才是最重要的技能。然後,妳還要為這寶貴的20%做好規劃,設定目標,設計高品質的練習環節,設置微小變量,反復練習這項重要的技能,而不是盲目地增加新的練習項目。
當妳練習得夠多,妳會發現,周而復始的練習將使技能變成了壹種習慣行為。通過刻意練習,妳的技能會變成自然而然的習慣。這往往在運動、博弈、樂器演奏等領域尤為普遍。比如打乒乓球,新手打球總是糾結自己的步伐和動作;熟練了之後,可以預判來球方向,可以不經思考的條件反射去接球。當技能轉化為習慣性的自發行為,妳的大腦就會騰出更多的空間來安放更多的處理能力,從而進行創造性的思考。《刻意練習》介紹了不同情況下的練習方法。作者說,人所不能及的天賦=人所不能及的刻意練習。大膽地跨出第壹步,然後,妳就走在了通往優秀的路上。
書香讀書征文3在家沒事翻書櫃,《魯迅語錄》被發現了。288頁厚的《魯迅語錄》,顯然不是正式出版物,沒有版權頁,只有編者:廣西革命大學中文系鬼見怒戰鬥隊。出版時間為1967年,地址桂林。這樣看,這個“廣西革命大學”應該是當年的廣西師範學院,現在的廣西師範大學。全書內容還是非常標準,扉頁有毛澤東在《新民主主義論》中對魯迅的評價,有毛澤東手書的魯迅詩及紀念七絕,有陳伯達題詞,有魯迅標準照及手跡。內文有代序、後記,有附錄。書的主體是魯迅語錄,***230頁,涵蓋了《魯迅全集》的精華。附錄有中***中央悼念魯迅的電報,有宋慶齡、周恩來的信,有《紅旗》雜誌、《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社論,有陳伯達、姚文元、郭沫若等的紀念文章,有魯迅生平及著述年表,有魯迅作品目錄和筆名錄等。除了帶著當時的政治色彩,應該說這是壹本很不錯的書。魯迅的著作那麽豐富,要讀完得花費大量的時間,這本書卻可以幫助妳粗略領會魯迅著作的精髓。
這本書在我的書櫃裏藏了半個世紀,當時是從哪裏來已不可知,推想是在鎮中讀書時,接觸到鎮上的幾位同學,其中有壹位比我低壹屆的叫何平生,曾經跟我很友好。他有許多來書的渠道,也知道我愛書,而到底是贈的還是借而不還的,已無可知,即使是這位何同學的,我估計他也沒有印象。因為當時正是知識饑渴時期,在社會上卻是無書可讀了,常常眼饞同學手中的課外書,也常常采用“劉備借荊州”的手法私藏擁有。總之,這本書就是這樣稀裏糊塗地變成了我的,並且壹藏五十年。
現在再翻檢出來,看著書頁裏那些褪色的圈點墨跡,真是感慨萬千!
書香讀書征文4前幾天去買菜,豆腐老板娘壹臉愁容在訴說兩個孩子的叛逆:“只想看手機玩遊戲,不主動學習做作業,打不聽罵不聽……”引來周圍壹群顧客的迎合。看來,對孩子的教育是所有父母關註的問題。
沒有哪個父母不為了孩子而竭盡全力,但最美好的願望卻不壹定給孩子帶來最好的結果。那麽,如何才能消除孩子的不良行為?如何贏得孩子與父母和老師的合作?如何消解大人與孩子之間的權力之爭?《正面管教》將告訴妳答案。
正面管教是基於阿德勒心理學基礎之上的壹種既不懲罰也不嬌縱的管教孩子的方法。在談管教孩子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什麽才算是有效的'管教。《正面管教》認為,有效管教的4個標準:壹是是否和善與堅定並行?二是是否有助於孩子感受到歸屬感和重要性?三是是否長期有效?四是是否能教給孩子有價值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培養孩子的良好品格?
教育中所有的問題的關鍵其實就是從家長和孩子的矛盾和沖突中展現出來的。傳統的解決方案壹般有兩種,第壹種就是家長很強勢,輕則訓斥,重則體罰;第二種則是與打罵相反的方式:對孩子過於寵溺和驕縱。國際教育科學領域的研究結果表明,對孩子的打罵只會導致孩子有以下四種不良反應:怨恨、報復、叛逆和退縮;而太過於寵溺和驕縱則只會培養出長不大的“巨嬰”。
正面管教倡導的是“和善而堅定”,因為,孩子只有在和善而堅定、有尊嚴、受尊重的氛圍中,才能培養出自律、責任感、合作以及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才能學會使他們終身受益的社會技能和生活技能。
那麽,如何才能和善而堅定呢?
我們要做的是,幫助孩子探討他們的選擇會帶來什麽後果,要求孩子參與進來,自己思考,自己把事情想清楚,確定對他們重要的是什麽以及他們想要什麽,其最終結果是專註於解決問題的方案,而不是後果。把後果強加給孩子,往往會導致孩子的反叛和戒備心理,而不是探索式的思考。幫助孩子探討問題,關鍵是要停止告訴孩子們答案而是開始問啟發式問題:妳當時想要完成什麽?妳對發生的事情有什麽感覺?妳認為是什麽原因導致了那件事情的發生?妳從這件事情中學到了什麽?妳現在對解決這壹問題有什麽想法?妳怎樣才能把這次學到的東西用於將來?
書中提供了很多案例和適合的工具,可供大家參考。此外,還有系列書籍,如3-6歲的正面管教、青春期孩子的正面管教、單親家庭的正面管教,總有壹本適合妳。
書香讀書征文5淡淡的竹香味,微微的墨香味,淺淺的糊香味。
遇上它,或許是偶然,而愛上它,卻是必然。
喜歡壹個人坐在長廊木椅上,看著周圍四起的藤木,纏繞不斷,就像它在我身邊縈繞無處不在。心定會帶上它,聞著它身上淡淡的味道,我開始陶醉。它是善變的,卻永不變那份真摯,那份出自內心的深刻的感情。
溫柔的它如水。清澈,無暇。它曾讓我壹覽江南風月,桂林山水,那些柔情,還有它們背後那動人的溫情故事。它帶我去過斷橋,那是這世間最細膩最溫柔的壹面。它讓我看到了白娘子與許仙相會的那幅感人畫面,映在水中,久久不散。那個清新的水香味,幹凈,新鮮。
美麗的它如花。微風起,滿園春色關不住,壹枝紅杏出墻來。它伸展著,羞澀地紅著壹個臉蛋,卻掩蓋不了它天生的麗質。它伸展著,綿延不斷地將那千紫萬紅擴展到世界的每個角落。它伸展著,悄悄地綻放那香醇的花香,芬芳了我的心房,那麽柔軟,讓我完全陶醉於其中。
癡心的它如淚。它看著紛飛的雨花飄落,那份淒清,那種無奈、無限深情化作壹滴淚,看著風兒吹過眼角,拂下這顆晶瑩的珍珠,櫻雨的精魂藏在裏面,隨著它的下墜而粉碎,散出壹地殘味,仿佛,斑駁片片,讓心瘋狂地疼起來。
憤怒的他如火。它並非矯情的,看著文天祥,壹股敬佩之情直湧它的心頭。他高唱著:“天地有正氣,雜然賦流行。”它看到兩股湧浪在大洋裏相激,揪起洶湧澎湃;他看到兩顆粒子在高能狀態下相撞,迸出強烈的火花!它依舊高唱著:“是氣所磅礴,凜冽萬古存,當其貫日月,生死足安論!”此刻,窗外大雨開始鞭策大地,天空壹片昏暗,卻仍抵擋不了北鬥七星的萬丈光芒。它還在高唱著:“風檐展書讀,古道照顏色。”它的聲音響徹雲霄,天地為之動容!這氣勢,是千百年來無限延長的憤怒,是對生命置之度外的無畏。那麽濃郁的煙火味,襲在熾熱的,炫目的火焰中,不斷燃燒著
而這,僅僅只是它的壹部分。它的多情,它的婉轉,它的華麗,它的憂傷,它的親切,它的沈著它的味道,有生活的苦澀,有歷史的心酸,有情感的甜美五味俱全。那是流年的味道,是融在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味道。
書香讀書征文6吳世林為了創作《永遠的白海豚》歷時數年,廢寢忘食,花費了不少的心血,出版後受到各方關註,得到普遍好評。
《永遠的白海豚》主題鮮明,體現了“生態”這個大主題,人與自然和諧***生的理念。白海豚全稱中華白海豚,屬於國寶級的動物,吳世林作家正是準確把握了“生態”保護這個有意義的主題,並且精心研究。
構思精巧。十五萬兩千字,開局有小引,結束有後記,中間壹至八章,加上壹個尾篇。從“初識”,到“奇遇”,從“尋找”,再到“研究”,然後提升到“保護”。其中充滿詼諧幽默的保豚大合唱,諾亞方舟獎,環環相扣,精彩繽紛。
形象豐富。作者筆下白海豚是壹條主線,細心的讀者發現,其實作家用濃墨重彩描述壹個至關重要的人物,那就是北京大學潘文石教授,有了對潘教授及諸多普普通通關心關愛白海豚的人物,整個報告文學的人物有血有肉,真正體現人與自然和諧***生,壹個個鮮活的人物呼之欲出。為報告文學增添不少光彩。
故事多彩。作者多年來從事新聞報道和小說創作,這是作者的優勢,並且在這個長篇報告文學中表現得淋漓盡致。富有人性的海豚救律師夫人的故事,為白海豚贏得人們的普遍敬佩,作者筆下的海濤班長所講的壹個個動人的故事,讓報告文學充滿趣味性和可讀性。
描述真實。不僅體現真實、樸素,而且以小見大,充滿溫暖。有哲理思考和啟迪。作者筆下的人物不少人都是普通人,他們用自身的行動來倡導“大工業與白海豚同在”,來踐行“綠水青山也是金山銀山”的理念,他們的壹舉壹動平平凡凡,普普通通,但又富於意義。
我作為壹個讀者,為世林作家《永遠的白海豚》真誠的點贊喝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