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二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附答案並有

初二上學期物理期末試卷附答案並有

八年級(上)物理

(時間100分鐘 滿分100分附加題10分)

題 號 壹 二 三 四 五 六 附加題 總 分

得 分

壹、選擇題(四個選項中只有壹個正確答案,***15題,每題2分,計30分)

1.下列措施中,屬於在傳播過程中減少噪聲的是 ( )

A.改進汽車發動機的性能使它的振動減弱 B.在居民樓靠近馬路的壹面植樹造林

C.用手捂住耳朵 D.禁止在市區燃放煙花爆竹

2.當大象進行交流的“聲音”是次聲波時,人類就聽不到大象的“聲音”,這是因為( )

A.次聲波的頻率大於20000Hz B.次聲波無法傳到人耳

C.大象發出的聲音太小 D.壹般來說,人耳不能感覺到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

3.下表列出了部分金屬的熔點和沸點(在標準大氣壓下),根據表中的數據,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物質 水銀 金 銅 鋼 鎢

熔點(℃) -39 1064 1083 1515 3410

沸點(℃) 357 2500 2360 2750 5900

A.金塊在鋼水中不會熔化

B.因為鎢絲的沸點比較高,所以電燈裏的燈絲是用鎢絲制成的

C.表中所列出的金屬,沸點都可以用水銀溫度計測量

D.在壹40℃時,不能使用水銀溫度計測量溫度

4.關於自然界的水循環,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水蒸氣在高空遇冷吸熱液化成小水珠

B.冰山上的積雪只能先熔化,再蒸發成水蒸氣升騰至空中

C.江湖河海中的水吸熱蒸發成水蒸氣升騰至空中

D.積雪放熱熔化成水歸入大海

5.如圖1所示,取壹只壹次性紙杯,在杯底中央紮壹個小孔,用壹

層塑料薄膜蒙住杯口,將小孔對著窗外遠處的景物,在薄膜上觀

察到窗外景物的像是 ( )

A.正立、等大的 B.正立、縮小的

C.倒立、縮小的 D.倒立、放大的

6.用放大鏡觀察彩色電視畫面,妳將看到排列有序的三色發光區域是 ( )

A.紅、綠、藍 B.紅、黃、藍 C.紅、黃、紫 D.黃、綠、紫

7.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 ( )

A.紅外線是人眼能看見的光 B.紫外線是人眼不能看見的光

C.紅外線能使被照射的物體發熱 D.紫外線能使熒光物質發光

8.目前光汙染越來越嚴重,白亮汙染是普遍的壹類光汙染,建築物的玻璃幕墻、釉面磚墻、磨光大理石都能造成白亮汙染,形成白亮汙染的主要原因是由於 ( )

A.光有能量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沿著直線傳播

9.物體在平面鏡中成像的大小取決於 ( )

A.物體到鏡面的距離 B.物體的大小

C.平面鏡的大小 D.觀察者的位置

10.岸邊的柳樹,在地上出現的樹影和在水中出現的倒影,這二者的成因 ( )

A.都是光的折射引起的

B.都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C.前者是光的直線傳播引起的,後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D.前者是光的折射引起的,後者是光的反射引起的

11.眼睛是心靈的窗戶,關於眼睛及其視力矯正,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

A.眼睛的晶狀體相當於凹透鏡

B.物體通過晶狀體所成的像是虛像

C.遠視眼看不清近處景物,是因為景物的像落在視網膜的前方

D.矯正近視眼所配戴的眼鏡鏡片是凹透鏡

12.根據圖2所示,可判斷出螞蟻到放大鏡的距離 ( )

A.小於焦距

B.大於焦距,小於兩倍焦距

C.等於兩倍焦距

D.大於兩倍焦距

13.以下估測中最接近事實的是 ( )

A.壹張課桌桌面的寬度是5m B.某同學正常的體溫是47℃

C.人步行的速度是1.2m/s D.壹個乒乓球的直徑是4dm

14.壹輛轎車行駛的速度是100km/h,壹輛自行車前進的速度是5m/s,這表明( )

A.轎車行駛的路程壹定比自行車多 B.轎車壹定始終在自行車前面

C.自行車的運動時間壹定比轎車長 D.轎車的運動壹定比自行車快

15.圖3是用照相機所拍攝的某小球在水中下落的壹張頻閃照片.已知水池壁上每塊瓷磚的高度為a,閃光燈每隔△t時間閃亮壹次(即拍攝壹次).觀察照片,關於小球的運動,以下判斷可能的是( )

①小球從A位置到C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

②小球從B位置到D位置的運動是勻速運動

③小球從A位置到c位置的平均速度為3a/2△t

④小球通過D點時的速度為a/△t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③④

二、填空題(***7題,每空1分,計18分)

16.如圖4所示,編鐘是我國古代音樂文化的傑作,古代工匠運用高超的

工藝鑄造出大小不同的編鐘,這些鐘在敲擊時能發出不同音調的聲音,

這是由於不同的鐘在敲擊後振動的______不同.樂隊合奏樂曲時,我

們可以根據聲音的_________不同來辨別不同種類的樂器.

17.如圖5所示,用A、B兩刻度尺測壹木塊的邊長,就工具的分度值而言,

_____刻度尺(填字母)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刻度尺(填字

母)不正確.使用方法正確的刻度尺所測木塊的邊長為________cm.

18.填寫下列數據的單位,使其符合實際情況:

(1)我國著名運動員劉翔在雅典奧運會110m欄決賽中奪冠的平均速

度約為8.52______.

(2)壹本八年級(上)物理課本的厚度約為6________.

19.如圖6所示,高速公路上都有限制汽車速度的標誌,以減少交通事故.這是因為行駛的汽車具有_______能.圖7所示是壹輛桑塔納轎車的速度表,從表中可知,該汽車此時的速度為

______________km/h.

20.老花鏡的鏡片是______鏡,它的度數等於它的焦距(用m做單位)的倒數乘以100.小明拿爺爺的老花鏡正對太陽光,紙在老花鏡下面來回移動,直到紙上得到壹個最小的光斑.此光斑距老花鏡25cm,則老花鏡鏡片的度數是________度.

21.我國古代就有光現象的描述,如“撈不到的是水中月,摘不到的是鏡中花”、“潭清疑水淺”.其中“水中月”、“鏡中花”是光的________現象;“疑水淺”是光的______現象,該現象是光從_______中進入_______中所形成的.

22.夏天剛從冰箱中拿出來的硬邦邦的冰棒,常粘著壹些白花花的“粉”,剝開包裝紙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氣”,其中“粉”的形成是________現象(填物態變化的名稱);“白氣”的形成是_________(填物態變化的名稱);吃冰棒感到涼快,主要是因為_____________的原因.

三、作圖題(***4題,每題2分,計8分)

23.在圖8中畫出入射光線的反射光線,並標出入射角的大小.

24.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畫出圖9中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

25.將圖10中的入射光線或折射光線補畫完整.

26.如圖11所示,a、b為岸上燈泡S發出的射入潛水員眼睛的兩條光線,在圖中畫出潛水員看到岸上燈泡S的像S’.

四、探究與實驗題(***5題,28題7分、31題6分、其余每空1分,計28分)

27.如圖12所示,在教室裏,小明敲響乙音叉時,與甲音叉的叉股接觸

的乒乓球會________起來,這壹現象既可以說明發聲的物體在

________,也能說明聲音可以在__________中傳播;若在月球

表面上進行此實驗,則_____(選填“還能”或“不能”)觀察到

上述現象,這是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在圖13甲“觀察水的沸騰”的實驗中:

(1)使用溫度計之前,應先觀察它的________和___________.

(2)某同學按實驗步驟進行了正確操作,但發現從開始加熱到水沸騰這段時間過長,出現這壹現象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壹種原因即可),

解決的辦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同學看到了如圖13乙的情景,這是_________(選填“沸騰前”或“沸騰時”)的情況.

(4)該同學記錄了壹組數據見下表,由數據可知,水的沸點為________℃.

時間/min O 1 2 3 4 5 6 7 8 9 10

溫度/℃ 90 92 94 96 98 98 98 98 98 98 98

(5)請妳在圖13丙的方格紙上根據上表數據畫出水的沸騰圖象.

29.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實驗中,小明用玻璃板、相同的兩個棋子A及B、刻度尺、橡皮泥、白紙等器材進行實驗,如圖14所示.

(1)實驗時玻璃板應該__________放置在水平桌面上.

(2)實驗器材選擇相同的兩個棋子A、B,其目的是為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說明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應采取的具

體操作步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則平面鏡所成的像為___________像.

(4)小明在實驗過程中,讓玻璃板沿00'軸(玻璃板與桌面的接觸部分)方向水平向右移動,結果

他發現鏡中的像相對於A_______移動(選填“向右”.“向左”或“不”);他又將玻璃板繞

00'軸轉向自己,發現鏡中的像_________(選填“轉向自己”、“轉離自己”或“不動”).

30.在“探究凸透鏡成像的規律”實驗中:

(1)實驗時,蠟燭越燒越短,妳將看到光屏上燭焰的像向_______(選填“上”或“下”)移動.

(2)如圖15所示,在光屏中央出現了清晰的燭焰像,此成像的特點可應用在________機上.

31.某校初二(1)班的同學進行“測量紙片下落的速度”的實驗,該實驗:

(1)需要測量的物理量是:

(2)需要的測量工具是:

(3)請妳設計記錄數據的表格.

五、簡答題(***2題,每題3分,計6分)

32.小明背著書包歡快地走在通往學校的路上.問:小明背上的書包是運動的,還是靜止的?說明妳判斷的依據.

33.牙科醫生在診斷牙齒病情時,常常借助如圖16所示的壹塊小平面鏡來幫助診斷,使用時常在火焰上先烤壹下,請妳根據所學知識說明:

(1)使用小平面鏡的作用.

(2)使用時在火上將小平面鏡先烤壹下的原因.

六、計算題(***2題,34題4分,35題6分,計10分)

34.某壹時期,常州開往黃山的202次旅遊列車,當天晚上從常州發車,第二天早晨到達黃山,全程運行506km,列車時刻表如下表所示.求:

(1)202次列車運行全程的時間是 h.

(2)列車運行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5.2005年5月15日,南京人終於坐上了期盼已久的地鐵,目前開通的地鐵壹號線在奧體中心和邁臯橋之間行駛.列車從奧體中心行駛到邁臯橋大約需24min的時間,運行的平均速度為55km/h.求:

(1)地鐵從奧體中心到邁臯橋通過的路程大約是多少千米?

(2)若采用磁懸浮列車速度可以達到400km/h,則由奧體中心運行到邁臯橋采用磁懸浮技術的列車比地鐵列車運行的時間可以節約多少分鐘?

附加題(***兩題,36題4分,37題6分,計10分)

36.在做“研究凸透鏡成像規律”的實驗時,提供的器材有:蠟燭(附火柴)、凸透鏡(估計焦距為5cm)、光屏和光具座(標尺的刻度範圍是“O~100cm”),如圖17所示.物體離凸透鏡足夠遠(大於10倍焦距)時,從物體到凸透鏡的光可近似認為是平行光,由此妳能否想到利用現有器材粗測凸透鏡焦距的壹種方法,請妳說出這種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

37.如圖18所示是甲、乙兩位同學(甲騎車、乙跑步)運動時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圖線.

(1)根據圖線妳能夠獲得哪些合理的信息?(至少寫兩條)

信息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圖中兩條線的交點表示此時甲車運動的___________與乙車相等.

(3)若甲同學和乙同學同時出發,請妳在圖中作出甲同學的路程壹時間的圖線.

(4)根據圖中數據,請妳自編壹道有關速度、路程和時間的計算題並求解.

南京市2005—2006學年度第壹學期期末調研測試卷

八年級(上)物理參考答案

壹、選擇題(***15題,每題2分,計30分)

題 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 案 B D D C C A A B B C D A C D D

二、填空題(***7題,每空1分,計18分)

16.頻率 音色 17.B B 3.O 18.m/s mm 19.動 85

20.凸透 400 21.反射 折射 水 空氣 22.凝華 液化 冰棒熔化吸熱

三、作圖題(***4題,每題2分,***8分)

23. 24.

25. 26.

四、探究與實驗題(***5題,28題7分、31題6分、其余每空1分,計28分)

27.彈 振動 空氣 不能 真空不能傳聲

28.(1)量程 分度值 (2)水多了 倒掉壹部分水(或開

始加熱時水溫太低換熱水做實驗;或用酒精燈的內

焰加熱 改用外焰加熱,其它答案合理均給分)

(3)沸騰前 (4)98 (5)如右圖

29.(1)豎直 (2)比較像和物的大小 (3)將白紙豎直放

在棋子B處,移開棋子B 直接觀察白紙,看這個像能

否成在白紙上(能說明怎樣放白紙得1分,怎樣觀察

白紙得1分)。像不能成在白紙上(1分) 虛(1分) (4)不轉向自己

30.(1)上 (2)幻燈 (或投影)

31.(1)紙片下落的高度 紙片下落的時間 (2)刻度尺 手表

(3)2分(表格中三個物理量少壹個扣1分,扣完為止).

次數 高度/m 時間/s 速度/m?s-1

1

2

五、簡答題(***2題,每題3分,計6分)

32.認為書包是運動或靜止都可以(1分),所選的參照物正確再給2分。

33.利用平面鏡成像可看到牙齒的背面(1分),平面鏡在火焰上烤壹下後溫度升高,可以防止口腔內的水蒸氣(1分)在鏡面上發生液化現象(1分)。

六、計算題(***2題,34題4分,35題6分,計10分)

34.(1)t = 11h (1分)

(2)s = 506km

v = s / t (1分)

= 506km / 11h (1分)

= 46km/h (1分)

35.(1)v1 = 55km/h t1 = 24min = O.4h (1分)

s = v1t1 = 55km/s×O.4h = 22km (2分)

(2)v2 = 400km/h

t2 = s /v2 = 22km / 400km/h = 0.055h = 3.3min (2分)

t = t1 – t2 = 24min 壹 3.3min = 20.7min (1分)

(說明:計算題因前面計算錯誤代入後面造成結果錯誤,後面不扣分)

附加題(***兩題,36題4分,37題6分,計10分)

36.(1)在光具座上最左端放蠟燭,最右端放光屏,凸透鏡緊靠光屏放置;

(2)移動凸透鏡逐漸遠離光屏,直到光屏上出現清晰縮小的燭焰的像;

(3)在光具座上讀出此時凸透鏡到光屏的距離s,則凸透鏡的焦距與s近似相等。

37.(1)騎車者比跑步者遲5秒出發;騎車者比跑步者速度大。(其他信息只要合理均可)

(2)路程

(3)見下圖

(4)只要編題符合題意,解答與所編題對應即可(自己補充數據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