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教案欄目。
人教版九年級上冊化學《質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學目標
學習目標
1.了解化學方程式的概念。
2.知道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3.理解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難點
1.化學方程式所表示的意義。
2.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教學過程
學習內容壹 化學方程式的定義及含義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第96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1.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叫做化學方程式。在化學方程式中,等號的左邊表示反應物,等號的右邊表示生成物,反應條件標在等號的上方,等號讀作生成,?+?讀作和。
2.化學方程式的含義
討論交流
怎樣求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
溫馨點撥
各物質的質量比=相對分子質量?分子個數之比。
粒子個數就是化學式前面的計量數。
在化學反應中減少的是反應物,增加的是生成物。
名師歸納
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質量比是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相對分子質量與化學式前化學計量數之積的比。所求質量比壹般不用約分成最簡比,但解答填空題時可約分。
反饋練習
A.4P+5O22P2O5
B.C+O2CO2
C.S+O2SO2
D.2H2+O22H2O
2.化學方程式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之壹。根據化學方程式不能獲得的信息是(D)
A.該反應中的反應物和生成物
B.各反應物和生成物的質量比
C.反應發生所需要的條件
D.化學反應的快慢
3.在壹個密閉容器中,X、Y、Z、W四種物質在壹定條件下充分反應後,測得反應前後各物質的質量如下表,下列說法中錯誤的是(D)
A.該反應是分解反應
B.X可能是該反應的催化劑
C.Y、Z變化質量比為9∶8
D.反應後X的質量為0g
學習內容二 化學方程式的讀法
學習指導
閱讀課本第96頁的有關內容,完成下列填空。
S+O2SO2的讀法包括三個方面:
質的方面:硫和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二氧化硫。
量的方面:32份的硫和32份的氧氣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64份的二氧化硫。
粒子方面:1個硫原子和1個氧分子在點燃的條件下生成1個二氧化硫分子。
反饋練習
1.有關C+O2CO2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D)
A.碳加氧氣點燃等於二氧化碳
B.壹個碳原子和壹個氧氣分子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C.壹份質量的碳和壹份質量的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壹份質量的二氧化碳
D.碳和氧氣在點燃條件下反應生成二氧化碳
2.氫氣和氧氣之間發生化學反應的過程,可用下圖表示。
試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H2+O22H2O。
(2)除化學方程式本身的意義外,從上圖妳還能得到哪些信息?(寫出兩條即可)
①反應前後原子種類沒有發生變化;
②反應前後原子個數沒有發生變化。
質量守恒定律教學設計教學目標
(壹)知識與技能:
1、理解質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
2、理解化學方程式的意義。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化學反應實質的分析及質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養學生的研究問題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
2、通過對實驗的觀察與操作,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及觀察分析能力;
3、使學生初步認識科學探究的意義及基本過程,能提出問題,並進行探究活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對現實生活中化學現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發學習化學的興趣;
2、通過對化學反應中反應物及生成物的質量的實驗測定,培養學生的辯證唯物主義觀點;
3、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及勤於思考、嚴謹務實、勇於實踐、不斷創新的科學精神。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認識質量守恒定律。
教學難點: 從微觀角度認識在化學反應前後原子的種類和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教學過程
新課引入回憶生活中某些化學變化的現象,分析其質量的變化。如煤燃燒後質量 (填?減少?、?增加?或?不變?)?鐵生銹後質量 ?
設問物質發生化學變化前後質量是否變化?
實驗探究反應物的質量總和與生成物的質量總和的關系
提出假設:反應物的質量總和 生成物的質量總和
A、> B、< C、= D、有時>,有時<,有時=
設計實驗,驗證假設:
(討論)選擇什麽實驗來驗證假設?(突出強調是化學變化,發生了化學反應。)
(設計實驗)1、白磷 + 氧氣 點 燃 五氧化二磷
2、鐵 + 硫酸銅 銅 + 硫酸亞鐵
(分組討論)1、實驗目的,實驗原理(引導學生註意物質的狀態,結合現象思考)
2、選擇哪些實驗儀器和裝置
3、主要操作步驟
(演示)白磷在空氣中燃燒(註意白磷的保存方法)
(討論)1、玻璃管的作用(這些可能是學生設計的裝置與演示裝置的不同之處)
2、容器底部為什麽要鋪壹層細沙?
3、玻璃管的上端系壹個小氣球作用是什麽?
4、整套儀器裝置為什麽要密閉?
(學生實驗)鐵釘與硫酸銅溶液反應
講述質量守恒定律
比較兩個實驗裝置的密閉性,從物質的狀態分析原因。
討論交流
活動與探究1、某學生在做蠟燭燃燒實驗時,用吸附劑將產生的水和二氧化碳進行徹底吸收,結果發現質量增重了,妳能幫他解釋嗎?妳認為這壹反應也遵守質量守恒定律嗎?
思考為什麽質量守恒呢?從微觀角度分析。
動畫演示水通電分解的課件(微觀),討論。
分析分子 分 裂 原子 重新組合 分子 聚 集 物質
總結質量守恒定律的微觀實質 ? 原子三不變
原子的種類沒有改變; 引 申 元素的種類沒有改變
化學反應前後 原子的數目沒有增減;
原子的質量沒有變化。
創設情境從1寫到10000要多長時間?(請壹名同學到黑板上演示,如何在1~2s內從1寫到10000)
講述這是壹道腦筋急轉彎的題目,在1後面添上4個0即可,這裏走了壹個捷徑,其實在化學學習中有時真的有捷徑可走。
提問到目前為止,大家已經知道的有哪些化學反應?
提問以硫在氧氣中燃燒這個化學反應為例,妳可以用哪些方式表示?
學生的答案可能有:1、硫在氧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硫;
2、硫 + 氧氣點? 二氧化硫
3、S +O2 ? SO2
比較哪種表達方式最好?好在哪裏?(引導學生找原因,讓學生感受到在不給任何提示的情況下,用方式三表示,同樣可以知道描述的是哪壹個反應。為講意義作鋪墊)
簡單、便於書寫,能清楚地表述反應,是國際化的語言。
講述第三種表示方法最顯著的特征是用化學式代替了物質名稱。像這樣用化學式來表示化學反應的式子就是我們今天要學的快捷方式?化學方程式。
閱讀二、化學方程式
討論模仿教材上碳燃燒的化學方程式所代表的意義,分組討論硫燃燒的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
總結化學方程式表示的意義:
1、表示反應物、生成物和反應條件;
2、表示反應物、生成物間的質量比;
3、表示參加反應和生成的各粒子的相對數量。
強調?+?、 的讀法,與數學符號區別。
講解反應的現象、物質的顏色
點 燃
練習對於4P + 5O2==== 2P2O5這個反應,反應物和生成物間的質量關系如何計算?(從符號的意義提示學生)
指出:①計算反應物與生成物之間的質量比時,應將反應物的相對分子質量乘以各物質前面的化學計量數;
②將反應物與生成物的質量同比例減小
註意:反應前的各物質質量總和等於反應後各物質質量總和,遵守質量守恒定律。(為課題2書寫化學方程式 配平作鋪墊)
小結化學方程式與元素符號、化學式壹樣,是學習化學的壹種工具,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