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白日衣衫盡”指的什麽意思?

“白日衣衫盡”指的什麽意思?

“白日依山盡”(《登鸛雀樓》)中的“白日依山盡”,有的說是指西沈的落日,有的說是指當空的太陽.到底應當怎樣理解呢?《登鸛雀樓》詩為眾人所熟知,憑著讀後的第壹印象,就在腦海中構想出壹幅長河落日的壯麗圖畫,對於第壹句,壹般都認為是寫落日的.但是也有壹些人認為“白日”不是指落日,“依山盡”也不是指太陽落山,理由是:“落日”是紅色的,不能稱作“白日”;“依山盡”之山指中條山,在鸛雀樓之東南,太陽不會向東南方向落下.課堂上曾發生過這樣的事情:壹個學生舉手發問:“老師,太陽落山時,都是紅紅的,這首詩為什麽寫‘白日’依山盡呀?應該是‘紅日’依山盡呀?”老師張口結舌,不知所措,瞪圓了眼睛對著學生吼道:“搗什麽亂?王之渙不如妳,怎麽沒見妳的詩歌選入課本呀!” 看來要正確理解“白日依山盡” 的意思,必須弄清“白日”和“依山盡”之“山”的含義.“白日”就是太陽,早晨的朝陽、正午的驕陽、傍晚的夕陽,都是“白日”.這首詩中的“白日”就是指“落日”,“白日依山盡”就是太陽快要落山了.在古代詩詞中把將要落山的太陽稱作“白日”者,在王之渙前後都大有人在,如:①白日淪西阿,素月出東嶺.(陶淵明《雜詩》,意思是:太陽從西山落下去,月亮從東嶺升起來.) ②漠漠輕陰晚自開,青天白日映樓臺.(韓愈《同水部張員外籍曲江春遊寄白二十二舍人》,意思是:薄薄的陰雲在傍晚時分消失了,蔚藍的天空和明亮的太陽映照著樓臺.) 在這兩首詩中,明確指出時間是“晚”、是“淪西阿”之時,因此詩中“白日”系指“落日”是有依據的.把“白日”解釋為“當空的太陽”的人,沒法解釋當空的太陽怎麽會“依山盡”,於是只好含混其詞,說“前瞻中條,只見太陽好像依傍著落下,極言山勢之高大”,還有的說“山區的太陽落山早,落山時,陽光還較強烈,所以太陽是白的”.這些解釋太牽強.有人也認為“白日”應當解作落日,但認為“依山盡”之“山”是中條山,解釋起來也遇到了矛盾:西邊的落日怎麽能依傍著東邊的中條山落下去呢?看來,弄清“山”之所指是更為關鍵的問題.有註釋者把“依山盡”之山解作中條山,根據是宋代人沈括《夢溪筆談》中的壹段話:“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其次還根據鸛雀樓之西為渭河平原,認為不可能有山.其實,以上兩點都不足以成為“依山盡”之山是中條山的根據.鸛雀樓東南方向確有中條山,但相距並不近,西面地處黃土高原與秦嶺之間,不遠處有華山,因此不能斷定西面無山.雖然不能斷定“依山盡”之山是確指鸛雀樓西面某山,但可以認為是遠處某座不知名的山嶺或山峰.也可以認為“依山盡”就是太陽向西落下去的的意思,詩人不壹定看到某山,正如“黃河入海流”是向東流去並沒有看到大海壹樣.平日常說“太陽落山”“日落西山”並不壹定看到山,更不壹定確指某山.因此,沒有理由肯定“依山盡”之山是中條山.“白日依山盡”的意思就是太陽西沈,就要落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