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怎樣給歌曲編譜?

怎樣給歌曲編譜?

涉及到和聲的壹些知識。

可以去“指彈中國論壇”:

/viewthread.php?tid=2268

需要註冊。

(以下是內容摘選)

編配吉它伴奏,首先要明確歌曲是大調式呢還小調式,才能確定歌曲的基本情緒,這是壹個大方向;好比去壹個地方,先要搞清楚大致方向,往南呢還是往北,然後才能選擇具體的路線,確定坐車呢還是坐飛機。

通俗地說,按唱名來講,以1、3、5 為主幹音的曲子屬大調歌曲,以6、1、3 為主幹音的曲子屬小調歌曲。(所謂主幹音,是指曲子中起支撐旋律的主導作用、出現頻率相對較高的壹組音符)。對於C調而言(1=C),就有了C大調和A小調之分,C大調是以主幹音1、3、5中的1,即C音而命名的,A小調是以6、1、3中的6,即A音而命名的。

壹般來講,大調式的歌曲具有雄壯、開郎的特性,典型的如我國國歌;小調式的曲子具有委婉、優雅、哀傷的特性,典型地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橄欖樹》等到曲子。

大調式的歌曲和小調式的歌曲在吉它和弦的選用上有不同的要求。

民謠編配之二:和弦基本常識

吉它是壹種和聲樂器,和弦的運用在吉它音樂中有舉足重輕的地位,尤其是在民謠吉它中,和弦配置的好壞直接關系到吉它伴奏的效果。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民謠編配其實就是和弦的配置。因此,有必要先了解壹些和弦的基本常識。

壹、什麽是和弦

按照壹定度數關系排列起來的壹組音,稱為和弦。和弦中的各音之間是壹般三度關系,但也有不按三度關系的。不同的和弦具有不同的色彩屬性,可以達到不同的聲音效果,這使得和弦的配置成為音樂理論中十分重要的壹項內容。和弦壹般是三和弦,其從低到高三個音分別稱為根音、三音、五音。如果是七和弦的話,就多了個七音。

和弦的不同功能屬性是由組成和弦的各音之音的關系決定的。

二、和弦的分類及功能

(壹)按音程分

1、三和弦:由三個音組成,各音之間是三度關系。又可分為大三和弦,其第壹、三音之間是大三度,三、五音之間是小三度,如C和弦:1、3、5;小三和弦,三個音之間均為小三度,如Am:6、1、3。

2、七和弦:由四個音組成,各音之間也是三度關系。如C7:1、3、5、7。還可細分為大七和弦、小七和弦等,不再詳述。

3、九和弦:在七和弦基礎上再疊加壹個三度音。用得不多,不再詳述。

(二)按功能分

這種分法直接關系到歌曲編配,故加以詳細說明(為便於說明,均以大家接觸最多的C調為例):

1、主和弦

三和弦的壹種,只有過是依其功能命名。是在和弦體系中起主導作用的和弦。它是和曲子的主幹音(參見:主幹音)緊密相關的,確定整個曲子的基調。如以C大調為例,其主和弦即C和弦:1、3、5;而A小調的主和弦為Am和弦:6、1、3。

2、屬和弦

三和弦的壹種,從其功能來看,對主和弦起附屬作用,故名屬和弦。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上行純四度(四度音中只有壹個半音程,這樣的音程稱為純四度,因其音響效果是最和諧的,如1到4,在其1、2、3、4四度音程中,只有3、4間是半音)。如C調而言,主音是1,其上行純四度是5,即G,則屬和弦為G和弦:5、7、2。屬和弦有傾向主和弦的特性,這在和弦配置中十分有用,在下面的配置方法中會進壹步講解。

3、屬七和弦

在屬和弦的頂部再疊加壹個小三度音即成屬七和弦。G7和弦:5、7、2、4。屬七和弦比屬和弦具更加強烈的傾向主和弦的特性。

4、下屬和弦

也是三和弦的壹種。其根音是主和弦根音的下行純四度關系。對C大調而言,下屬和弦為F和弦:4、6、1。

5、副屬和弦

是指除大小三和弦和及屬七和弦之外,並且由自然音階中的音構成的和弦。如C調的F7和弦:4、6、1、3。在不太重要的地方用副屬和弦代替主和弦,會有意想不到的獨特效果。

4、離調和弦

此種和弦中含有自然音階的升降音。如C調的E和弦:3、#5、7,其中#5音是升降音。離調和弦可以大大豐富曲子的色彩。

民謠編配之三:和弦之間的基本關系

從上節對和弦的介紹中,大家可能已經看出和弦之間是有相互依存關系的,這正是和弦配置的最根本基礎。下面就和大家總結壹下和弦之間的關系:

壹、四度傾向性

從和聲學上講,和弦之間是有傾向關系的,主和弦傾向於下屬和弦,屬和弦傾向行主和弦。仍以C調為例,C傾向於F,G傾向C,那麽在和弦配置中我們可以采用C--F,G--C的聯接,這種進行是很順的,聽起來很舒服。其本質原因是由於根音的傾向性。C的根音是1,F的根音是4,二者是純四度關系,1傾向 4,則C傾向F。可以這麽說,所有和弦都傾向以其根音上方純四度為根音的那個和弦。那麽規律性就馬上出來了:A--D,E7--A,A7--D等等。

二、三度傾向性

同四度傾向性類似,三度也存在傾向性,但這種傾向性比四度傾向性要弱很多。如C--Em,Dm--F等等。

正是和弦間的這種傾向性,以及傾向性的強弱的不同使的歌曲的和弦編配有了起伏的變化,使的曲子和的行進體現出運動性,不致於單調。需要說明的是傾向性並不是絕對的,在具體編配中往往有打破規律的做法,這要視具體情況而定。

三、和弦基本體系

相互之間有傾向性的和弦構成了壹個和弦體系。比如C大調的和弦體系是以C和弦、G和弦、F和弦為主要骨架的,這三個和弦就可以完成對C大調調歌曲的主要支撐,其中C為主和弦,G為屬和弦,F為下屬和弦;同樣,Am和弦、Em和弦和Dm三個弦構成了A小調的和弦骨架。對於壹首歌曲而言,僅用這三個和弦就完全可承擔全部的和弦編配任務!當初Gman初學吉它彈唱是,經常是這樣三個和弦壹配到底,郊果還不錯呢。當然,要將歌曲編配得更為豐富,還需要其它和弦的配合,但掌握了這三個和弦的運用,和弦配置的基本功就會了,簡單吧?

民謠編配之四:和弦配置的基本方法

壹、確定調式調性,把握歌曲基本情緒。

拿到壹首歌曲,首先從頭到尾看壹遍,把它唱會(不要告訴我妳不識譜!)。當然,如果妳已經會唱這首歌曲了,那可就省事多了。看看歌曲是什麽調,是不是在妳的音域範圍之內,如果不是,將它調整到適合妳自己的調,從而確定歌曲的調性,即是C調呢還是G調呢或者其它什麽調,這是最基本的工作;然後,看看歌曲是大調式的還是小調式的,全曲的情緒是溫柔委婉的,還是高亢激烈的。這樣,妳對全曲就有了壹個大概的印象。

二、配好樂句的開始和中止、半中止處

接著來看歌曲的開始和終止。開始和終止處壹般應配上主和弦,因為主和弦最穩定,可以起到明確的開始、結束作用。比如C大調應配C和弦,A小調應配Am和弦。然後來看每個樂句的起始和終止處。壹個樂句可以是完整的壹句歌詞,也可以是情緒的壹個小段,我們完全可以將其看成是壹段微型面完整的歌曲,因此在它的開始和結束處要有較為明確的表示,但因其只是整首歌曲的壹部分,這種表示應比整首歌曲的起、止處稍弱,所以可以配壹些半終止式的和弦,即前面講過的副和弦,當然配主和弦也是可以的。這樣,歌曲的基本骨架就搭好了。

三、確定每小節主要音,配上相應和弦

下面從歌曲的第壹小節開始,看看該小節裏面哪幾個音最多,哪幾個音的時值最長,找出含有這幾音最多的和弦作為該小節的和弦。比如對歌曲《九百九十九朵玫瑰》第壹小節:|1756--|該小節1和6的點了音數的壹半,且加起來的時值最長,那麽1和6是主要音,如果是C調的話,則可以配上Am和弦:6、1、 3,即A小調的主和弦。

要說明的壹點時,確定和弦是,時值的長度要優先於音數的多少,這個道理是顯面易見的。比如這樣壹個小節:|1--75|,7和5占了兩個音,是否該配G 和弦:5、7、2呢?不是的,因為從時值上看仍然是1占得時間長,所以應配以含1的和弦,如C和弦:1、3、5等。

按照這個基本原則可以初步為所有小節確定和弦。

四、用和弦的傾向性優化和弦進行

通過上面兩步,歌曲和弦的大致面貌已經出來了。但還不夠,我們還要用和弦的傾向性來優化和弦的進行。首先,可以在全曲和樂句的終止的前使用屬七和弦,以達到更加明確的終止效果。在歌曲的其它部位的主和弦前也可以用上屬和弦和屬七和弦。以C大調為例,在C前用上G或G7,可以達到完美的終止效果。

以上幾步工作,其實就是將前面講過的和弦基本體系運用到歌曲中去,使之能充分撐起整個歌曲的骨架,並且將各小節的血肉充實起來,完成整首歌曲的編配。

五、用副屬和弦和離調和弦做修飾

以上幾步的基礎上我們還可以根據歌曲的具體情況,進壹步用副副屬和弦和離調和弦進壹步美化和聲。比如在A弦前可以嘗試使用E或E7和弦,很可能會有非常美妙的音響效果。但並不是所有歌曲都可以用副屬和弦和離調和弦來修飾的,搞不好的話會有畫蛇添足之嫌,要慎用。

六、前、間、尾奏設計

前奏、間奏、尾奏的設計對初學者而言較難,在這裏就不再多說了,在以後的章節中會專門對此作論述。

以上就是給歌曲配和弦的基本方法。當然,現在還僅僅是紙上談兵,接下來我們將用壹首大家都比較熟悉的歌曲作例子來具體操作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