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根據遺忘曲線,制定科學的復習時間表:
艾賓浩斯曲線,告訴我們遺忘的進程不是均衡的,而是在記憶的最初階段遺忘的速度很快,後來就逐漸減慢了,到了相當長的時間後,幾乎就不再遺忘了。由此明白了壹個道理,那就是學習很重要的壹件事是要勤於復習。根據遺忘曲線,科學家們對復習時間做了巧妙的設計——七次復習。科學研究表明,如果妳嚴格按照這個時間表去復習,可以節省70%的時間,保持的記憶量達到90%以上。
2、用聯想法輕松牢固地記憶歷史事件及年代:
如圖,淝水之戰發生於公元383年,通過“淝”可聯想到“肥胖”,由“肥胖”想到“胖娃娃”,而“8”的兩個圓正好是胖娃娃的頭和身體,兩個“3”則是兩個耳朵。這樣結合圖形聯想就很容易記牢了。這樣的方法,我們孩子經常使用,不僅幫助輕松記憶,還能豐富孩子的想象力,鍛煉孩子的發散思維。
3、用畫圖法來記憶古詩 ——宋代晏殊的《浣溪沙》:
根據詩的文字內容可想像相應的畫面如下:
叔叔看見桌子上面有壹曲新的歌詞和壹杯酒,他就把酒拿到旁邊那個舊的亭子裏喝,擡頭看去,天氣竟然和去年壹樣了,夕陽慢慢的向西邊落下,也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回來?而旁邊的花也在叔叔的無可奈何下落了下來,遠處飛來的燕子也似曾相識,叔叔壹個人就在園子裏的小路上獨自徘徊,呼吸著香味。
然後將妳所想的畫壹句壹句的畫在紙上,加深妳的記憶,同時也體會畫畫的樂趣。最後,畫完畫之後開始回憶詩詞,當記住之後,別忘了給它塗上顏色,來完成妳的作品。
4、用“思維導圖”寫文章框架,下面用記敘文舉例分析:
假如我們要寫壹篇文章,題目確定為“跑上自己的軌道”,我們運用思維導圖,按照它的步驟來完成。先確定中心詞“跑上自己的軌道”,主要分枝包括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順序和中心。根據主要分枝來確定二級分枝,時間我們可以確定在高考那年,地點可以是“家”和“外地”,其中“人物”我們確定為母親、“我”、招聘人員,接著來看事情的起因:高考落榜,拒絕復讀。經過:我去外地找工作,學歷低,遭拒絕。結果:回家復讀。順序我們可以采取“順敘”,中心確定為“先學會走,然後才是跑”,本文主要是敘事。根據這個框架,思路就很清晰了,完成這篇作文也就變得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