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權人物生平簡介
黃權字公衡,他是三國時期的蜀漢和曹魏的將領。黃權年輕時為郡吏,後被州牧劉璋召為主薄。曾勸諫劉璋不要迎接 劉備 ,因而被外放為廣漢縣長。劉璋敗,才降 劉備 ,被拜為偏將軍。建計取漢中,拜護軍。劉備為漢中王,仍領益州牧,以黃權為治中從事。及劉備稱帝,將伐吳,黃權勸諫而不納。以其為鎮北將軍,督江北軍以防魏師進攻。劉備伐吳敗還,而歸途隔絕,黃權不得歸,無奈之下率部降魏。後來被魏文帝所賞識,拜鎮南將軍。
本來黃權是劉璋的手下,他年輕時的職位是郡吏,剛好被劉璋看中了,做了主簿。但是後來因為劉備的壹件事情,讓劉璋漸漸的疏遠了黃權。因為劉璋的另壹個下屬向劉璋提出了壹個建議,就是將劉備請來蜀地,讓劉備來了之後好給自己出謀劃策。但是黃權有著不壹樣的意見,他認為此時並不應該將劉備請來。因為劉備是個非常特殊的人物,不知道他來了之後給他安排個什麽樣的職位。讓他做劉璋的部下,這是不可能的。但是要是讓劉備掌權,壹個山頭怎麽能有兩個老虎呢?劉璋人物黃權存心阻撓自己,就不聽他的意見,執意請來劉備,將黃權調往外地去了。
在劉備攻打益州的時候,各個郡縣的人都望風使舵,都歸順了劉備,但是黃權就沒有,雖然他認為劉璋不應該將自己調往外地,但他還是劉璋的屬下。後來劉璋也投降了,黃權還是劉備親自前往才打開的城門。之後黃權為劉備效力,提出過很多非常好的建議,就像當時攻取漢中之事,完全是黃權在後面籌劃的。之後他和劉備推心置腹,關系非常好,他帶領軍隊攻打吳國時,被截斷了道路,後來歸屬了魏國。
劉備後來進攻益州的時候,率領自己的部下攻打了壹個個郡縣,很多郡縣為了免受其害,就自然的歸降了。但是黃權做為劉璋的部下,他認為是不能夠歸降的,他剛正不阿的內心不能讓自己這樣做。後來劉璋主動歸降,黃權才打開了城門。劉備十分看重黃權的軍事才能,在收服了黃權之後在軍事問題上劉備經常會跟他探討,對他的看法都聽在心裏。在劉備封漢中王時,仗著自己的兵力就想要攻打東吳。
其實黃權是不想要劉備有那麽快的動作的,因為東吳不好攻打,而且地形也是個非常大的問題,他自然向劉備提議這件事情讓經過謀劃才行。但是劉備非常的有自信,他立即就讓黃權率領軍隊進攻東吳,他上了前線。這個事情的結果可想而知,劉備大軍因為地形被逼回蜀地,但是黃權的軍隊被阻截了退路,他又不能向吳國投降,最後就歸降了魏國。
魏國的王是 曹丕 ,他問黃權是不是想效仿 韓信 之流才歸降的魏國,但是黃權的回答讓 曹丕 放了心。黃權認為自己能夠得到壹條性命就行了,自己也沒有理由像 韓信 壹樣。最後黃權就留在了魏國,曹丕也很看重他的才能,讓他為自己出謀劃策。可想而知黃權的軍事才能是非常好的,只有這樣的人才能夠被那麽多人重用。
黃權到底是誰的手下
權是個剛正不阿的人,雖然劉璋待自己不是很好,但是他非常衷心的沒有歸降,後來在劉備親自前來的時候,才願意打開城門,因為這個時候劉璋已經歸降了。後來在攻打吳國時,黃權為了保護自己的士兵,就投了魏國,他帶領了多少人馬呢?
黃權後來跟著劉備,劉備極為看中他的才能,而且黃權本人就是個軍事才能很好的人,劉備的很多事情都會與他探討。後來劉備自封漢中王,黃權還是任命他的部下。後來劉備想要攻打東吳,但是東吳豈是能打就打的地方,東吳不僅非常彪悍,而且地形也對自己的軍隊十分不利。黃權後來認為這樣貿貿然的攻打是不對的,就勸諫劉備,讓自己作為先鋒部隊先去探查。但是劉備認為自己可以攻下東吳,就任命黃權為鎮北將軍,開始攻打東吳了。
後來果然因為地形的問題蜀軍大敗,東吳順著長江流勢攻破了江南前線軍隊,劉備撤退的過程中黃權就被困在了那裏,被吳軍阻截了道路。後來黃權不能夠背叛劉備,選擇了帶領自己的部下向魏國投降了。魏國的魏文帝是曹丕,他沒有處死黃權,還給了黃權官職。後來黃權就壹直留在了魏國,為魏文帝做事。至於當初黃權帶了多少人向魏國投降,這個人數沒有壹定的數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