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嬰幼兒護理0—3歲

嬰幼兒護理0—3歲

嬰幼兒護理0—3歲

 嬰幼兒護理0—3歲, 嬰幼兒正處於生長發育旺盛時期,不但要供給足夠的熱量和各種營養素,還應註意各種營養素,以下是我為大家精心準備食的嬰幼兒護理0—3歲。

嬰幼兒護理0—3歲1

  了解新生兒的各種習性,科學育兒

  1、 新生兒餵養母乳很重要

 嬰兒在媽媽的肚子中都是靠臍帶來傳輸營養,嬰兒身體內的腸道系統還沒有開始工作。當嬰兒出生之後,腸道系統開始進行工作,此時要給孩子餵養母乳,因為母乳中富含多種營養以及媽媽身上所攜帶的各種疾病的抗體,嬰兒吃了媽媽的母乳之後,可以提高嬰兒的抵抗力,使寶寶的生長更健康。

  2、 適當增加輔食攝入

 嬰兒3到6個月之後就可以增加壹些輔食的攝入,壹些家長會選擇蔬菜做成泥之後來給孩子增加壹些維生素的攝入,但是,在進行蔬菜的時候壹定要將蔬菜清洗幹凈,更不要將蔬菜水加入到面粉當中,因為現在的蔬菜都是噴灑農藥的,將蔬菜下鍋進行蒸煮的時候,農藥壹部分殘留會進入到水中,所以家長們在處理蔬菜的時候壹定要註意農藥問題。

 每年因為吃飯而進入醫院的嬰幼兒不在少數,家長們要尤其註意這個問題,在孩子吃飯的時候家長要在壹旁註意孩子的情況,壹旦發現孩子有卡住喉嚨的情況馬上送往醫院,千萬不要在家中盲目進行救治。

 家長要註意寶寶的飲食,飲食中不要出現壹些帶核的水果,防止嬰兒被卡住,最好也不要吃魚,因為魚刺對嬰幼兒的呼吸道傷害是非常大的。父母如果給孩子吃魚肉的話,可以將魚肉打成魚泥,做成魚丸,這樣不僅可以避免魚刺問題還可以讓魚肉更好地吸收。

  隨時關註寶寶的情況,做好預防工作

  1、 寶媽少吃帶有過敏的食品

 寶媽用母乳餵養嬰兒,當母乳中含有過敏源時會引起寶寶不同的過敏反應,此時,我們應該及時向醫院求助,不可擅自處理,並且要謹記過敏源,防止再次出現寶寶的過敏反應。在日常生活中,我們也要註意寶媽的身體狀況,如果有服藥記錄,那麽壹定要按照藥品說明書來確定是否可以給孩子餵奶。

  2、 關註寶寶的生長情況

 寶寶的生長速度是十分快的,所以我們要關註寶寶的生長情況,壹方面,父母可以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可以適當地讓孩子進行壹些站立或者爬行的訓練,這樣可以促進寶寶的腦的發育,另壹方面,可以根據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適當給孩子準備衣物,因為孩子的生長速度很快,所以不要因為衣物不合身造成寶寶的哭鬧。

  3、 日常生活中觀察寶寶的壹舉壹動

 對於壹歲內的小寶,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壹定要註意寶寶的壹舉壹動,特別是寶寶會爬會跑之後,這段時期,寶寶對外面世界充滿了好奇,所以,父母們壹定要把家中的比較小的物品放起來,或者放到寶寶拿不到的地方,防止寶寶將物品放入嘴中造成意外。

 並且註意寶寶的面部表情,有時候壹些物品進入到寶寶身體裏不會造成寶寶哭鬧,但是寶寶身體是十分不舒服的,這時寶寶的面部表情就會變得跟平時呢不壹樣,當父母們註意到這壹點之後,必須馬上對孩子進行檢查,以免發生危險。

  寶寶吃穿固然重要,但鍛煉更是必不可少

  1、 對寶寶進行日常的鍛煉

 隨著嬰兒的年齡增長,父母們可以根據嬰幼兒情況對嬰幼兒進行壹些日常的鍛煉,比如,可以鍛煉孩子爬行,或者是教孩子站立等等,這些鍛煉不僅僅是身體上的發育還是對大腦的訓練。

 因為嬰幼兒的大腦發育離不開身體的鍛煉,所以給嬰幼兒日常的鍛煉是必不可少的。另壹方面,日常的鍛煉可以提升嬰幼兒的免疫力,讓寶寶有更好的免疫力,抵禦疾病的侵擾,這對寶寶的健康發育是十分有好處的。

  2、 適當帶寶寶了解外面的世界

 對於0-3歲的寶寶,父母們可以適當地帶寶寶去戶外了解外面的世界,可以帶寶寶去花園轉壹轉,雖然寶寶可能還不會說話,但是外面事物對寶寶的刺激可以使孩子更好的發育,使寶寶的發育得到良好地促進。

 對於3到4歲的孩子,父母可以帶孩子去動物園或海洋館等場所,這樣不僅可以增長孩子的知識而且對於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子感情也起到了促進的作用。也可以帶孩子去了解公益,帶領孩子了解奉獻精神,這樣不僅可以豐富孩子的生活,而且對孩子的價值觀的建設也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3、 在帶領寶寶鍛煉之後的衛生問題也是十分重要的

 傳染病對於寶寶的危害是十分大的,有些疾病會給孩子留下後遺癥,家長對這件事壹定要引起重視,在孩子外出之後,讓孩子少接觸壹些公***的物品,回到家中之後要及時給孩子洗手,並且要教育孩子洗手是十分重要的。

 目前,疫情的形勢還是十分嚴峻的,帶孩子去商場等人流密集的地方壹定要帶好口罩,並且家長也要密切註意與孩子接觸的人,防止身邊人身上帶有病毒給孩子帶來感染的風險。

 在孩子飲食安全問題上,註意不給孩子吃過期食品和不新鮮的食品,這些食品都會引起孩子腸胃問題,並且孩子的餐具與大人的餐具要分開,最好孩子有壹套自己的餐具,防止孩子被其他疾病感染。

嬰幼兒護理0—3歲2

  0~3歲嬰幼兒早期教育到底有多重要

 研究表明,0-3歲是寶寶大腦飛速發展的關鍵期,新生兒的腦重約為成人的25%(350-400g),1歲寶寶的腦重量相當於成人的50%,2歲寶寶的腦重約為成人的75%,3歲寶寶的腦重已經接近成人。這就說明寶寶3歲後,智商、體能、性格等方面都已經差不多定型了。

 人類的大腦皮質中存在著140億個神經細胞,也稱作“神經元”。神經元之間會形成連接,叫作“神經回路”。神經回路越豐富,大腦就越活躍,行為表現也就越聰明。

 如果家長能夠在0~3歲及時給寶寶豐富的視覺、聽覺、觸覺、運動和平衡等方面的刺激越多,寶寶大腦的神經回路密度就越高,寶寶就會越聰明哦。

 如果缺乏環境刺激,寶寶的大腦發育受到阻礙,大腦重量可減少20%,且神經回路密度也會受到影響。 過了0~3歲關鍵期,妳永遠都不能為寶寶彌補這種損失,也就是說0~3歲寶寶的大腦發育是個不可逆的過程。

 如何抓住0-3歲的黃金期

 生活中,我們常聽到壹些媽媽們的疑問和抱怨:不知道如何陪伴,不知道寶寶在想什麽?他就是不喜歡趴(翻身、坐、爬等),我的寶寶是不是發育落後啊,他怎麽不回應我呢,給他拿玩具為什麽沒有反應呢……

 世界著名早期教育專家、哈佛大學“哈佛學前項目”總負責人伯頓·L·懷特說過:壹個孩子出生後頭3年經歷對於其基本人格的形成有著無可替代的影響,可謂人生中的黃金三年。

  那麽,如何抓住黃金三年呢?

  01、補充足夠的營養

 家長需要學習科學餵養、衛生保健和疾病預防的基本知識。

 簡單生長發育衡量標準:

 半歲前體重(kg)=出生時體重(kg)+月齡×0、7

 半歲後體重(kg)=6、0+月齡×0、25

 1歲以後體重(kg)=年齡×2+8

 身長/身高:第壹年內增加約25cm

 1歲以上(cm)=年齡×5+80

 家長可以計算壹下自己孩子的身高/體重,如果在標準數上大於10%、不超過20%,則為中上水平;如果低於10%,則需要進行改善;如果低於20%,那麽寶寶可能營養不良,應該到醫院找醫生。只要寶寶的體重/身高在這個標準以內,家長就不必太過於強求自己家的孩子壹定要每天吃完多少碗飯。

 只有讓孩子營養充足,才能保證身體健康,大腦正常發育。在膳食均衡的前提下,0~3歲寶寶還可以適當補充蛋白質,DHA、卵磷脂、鐵、維生素等等物質促進大腦發育。

  02、保證充足的睡眠時間和質量

 寶寶在睡覺過程中,大腦得到放松後才能正常發育和“消化”所學到的知識哦。新生兒每天的睡眠時間約為20個小時,1歲後保持12-15個小時就可以了。

  03、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不要不要我不要,嗚嗚嗚嗚~~~"

 "我就要,我就要這個"

 孩子或許曾這樣對妳說過……

 “怎麽還是把桌子弄這麽亂,塗得到處都是”

 “其他小朋友都去了,妳怎麽不去呢,快去啊”

 "別人壹說妳妳就哭,哭什麽啊"

 "沒禮貌,還不快點和阿姨打招呼"

 妳或許曾對孩子這麽說過,這也許是不經意的壹句話……

 其中的“好壞”我們暫且不談,這裏我們就分享壹個問題:“妳怎樣看待妳孩子的行為習慣?”

 或許在我看來,這樣的行為、這樣的話語是孩子發展過程中會出現的,他們必然會經過這樣的壹個過程,這裏想說的是這和孩子養成的行為習慣息息相關。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是促進寶寶大腦發育最重要的手段之壹。

 孩子的身體和大腦在形成每個生活習慣或完成每個行為動作中都可以得到不同程度鍛煉,比如在學習爬行時可鍛煉寶寶四肢協調和註意力集中。成年人習以為常的日常習慣恰好是孩子在早期培養良好習慣的重要方式。

 然而,每個寶寶的行為習慣的養成跟家長的育兒意識、執行能力和投入精力密切相關,目前很多職場家長能放在寶寶身上的精力非常有限,很多家長對育兒知識的掌握也比較欠缺,為了不讓寶寶錯過大腦發育的黃金期,有條件的家庭會選擇把寶寶送到全托中心,給寶寶創造壹個良好、專業的早期教育環境。

  全日托中心有哪些好處呢?

 1、、科學教育,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用科學、專業的早教方法和課程體系,培養寶寶良好的行為習慣;

 2、啟蒙教育,促進大腦發育——抓住嬰幼兒大腦的黃金發育時期進行啟蒙教育,有效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

 3、膳食均衡,健康成長——給每個寶寶搭配均衡的營養膳食,為寶寶的健康成長保駕護航;

 4、發育測評,定制育兒方案——定期對寶寶發育情況進行測評,在每個生長階段都給寶寶定制最佳的育兒方案;

 5、培養親子關系,助力寶寶身心健康——不定期舉辦親子活動,培養良好的親子關系,有助於寶寶的身心健康;

 6、學會放手,培養獨立能力——學會放手,孩子也是獨立的個體,也要學會獨立生活的能力;

 7、事業和生活,兩者兼得——讓爸爸媽媽去拼搏事業和享受生活,讓爺爺奶奶安享晚年。

 另外,家庭氛圍、家庭教育是早期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哦!希望家長都能抓住寶寶0~3歲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培養出聰明、快樂、健康的寶寶!

嬰幼兒護理0—3歲3

  0-1歲寶寶的媽媽應該做的事

  1、 智力發展

 1、從寶寶呱呱墜地的壹刻起,就跟他談話,實驗證明,大人多和寶寶說話,寶寶開口更早。

 2、幫助寶寶學會爬行,除了身體協調性外,爬行更能促進寶寶的求知欲,擴大安全求知範圍。

 3、學會幾個小遊戲,每天至少花半個小時跟寶寶做遊戲,不管他會不會。

 4 、選擇幾樣益智玩具,給寶寶帶來更多的歡樂和知識。

 5 、每天為寶寶讀書或講故事,不用講太復雜,也不用每天換新的,壹個簡單的故事可以重復講。

 專家的話:0-1歲是寶寶出生後,在生理、心理、社會意識等方面的覺醒期,從混沌走向開明,從無知到探索認知,如能及早得到外界的適當刺激和激勵,將能最大限度地開發寶寶的多元智力。

  2、 情商教育

 1 、媽媽每天至少親自抱寶寶壹小時左右,可能的話6個月前每天肌膚接觸2個小時。

 2、 微笑,自己時常保持微笑也讓寶寶學會微笑。

 3、 讓寶寶學會等待。讓寶寶知道適當的等待是必須的,等待抱抱,等待喝奶,等待玩具。

 4、 和寶寶進行眼神交流,這樣的精神交流下撫育長大的寶寶更善於同人建立起融洽的關系。

 5、 帶寶寶參加壹次比賽,比如爬行、喊叫等。讓寶寶從小具有競爭意識,懂得從競爭中獲得樂趣。

 專家的話:寶寶的個性,是父母壹點壹滴、潛移默化塑造而成,0-1歲的寶寶,父母不要以為他不懂,就不用教他。成功的家教與父母的言語表達息息相關。尤其是父母跟寶寶的語氣、姿勢,將對寶寶產生深刻的影響。

  3、 健康養護

 1 、定期去醫院做兒保檢查和計劃免疫。

 2 、給寶寶買把餐椅,逐步培養他定時吃飯的好習慣。

 3 、保持生活環境衛生。1歲前,寶寶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室內,創造壹個清潔、清凈的居家環境非常重要。

 4 、給寶寶做扶觸和健身操,讓寶寶的免疫力增強,體質更好。

 5 、出生後就可以開始遊泳和水療等,水是寶寶天生喜歡的東西,也有著妳想不到的功效。

 6、 和寶寶在壹起的時候,洗掉自己的妝容,用最幹凈最親切的容貌跟寶寶接觸。

 7、 0歲開始,保護好寶寶的牙齒。雖然乳牙以後會換掉,但是乳牙的健康直接影響寶寶的身體健康。

 8、 1歲前,培養寶寶有規律的作息,因為嬰兒時期的習慣最根深蒂固。

 9、 在寶寶半歲的時候要帶他做壹次眼睛檢查,之後還要定期檢查,以確保寶寶的眼睛不出現問題。

 10 、學步之前,不要給寶寶穿鞋子,壹雙防滑的襪子完全可以度過之前的日子,從而讓寶寶的小腳得到最充分的成長空間。

 專家的話:1歲前寶寶養護只要註意以下3點,就是完美的養護。

 ×食欲好,營養豐富。若發現寶寶不愛吃東西,首先應檢查他是否生病。因為很多疾病都會表現出食欲不振。

 ×白天活潑愉快,夜裏睡得踏實。如果寶寶白天出現反常,沒精神,夜裏又總是睡不安穩,就要找醫生檢查診治。

 ×體質好,對疾病得抵抗力強。

  4、 營養方案

 1、 6個月前堅持母乳餵養。母乳含有新生兒所需要的壹切營養,比任何其他嬰兒食品更容易消化吸收。

 2、 6個月開始,壹定要給寶寶添加輔食。母乳和奶粉中的.能量已經滿足不了寶寶生長發育的需求。

 3 、保證壹周幾個小時的陽光浴很有必要,它會刺激皮膚,使其產生出維生素D。

 4 、自己動手做寶寶的果汁菜汁等,比起現成商場買的,自己做的更營養,更健康。

 5 、果汁不能代替水果,添加輔食以後,每天2-3水果的攝入可以讓寶寶擁有好皮膚。

 6 、用天然食品給寶寶做零食,比如壹根煮過的胡蘿蔔、幾顆煮軟的花生、去殼的核桃仁等。超市的小食品不是兒童食品。

 7、 買本幼兒營養菜譜,照著上面的法子做菜。

 專家的話:無論是母乳餵養還是牛乳餵養的寶寶,半年後母乳或牛乳的營養都不能再滿足他們生長發育的需要,為此應給寶寶添加含熱量高的輔食,以保證寶寶健康成長。

  5、親子生活

 1、 給寶寶壹個安靜祥和的環境。

 2、 用文字、圖片、聲音等等記錄寶寶的成長,等寶寶長大的時候,妳會發現這些東西多麽的珍貴。

 3、 在養育寶寶的第壹年,妳可能無法出去工作,但千萬不要疏於隨時充實自己。

 4 、保存壹套寶寶嬰兒時期穿過的衣服,等他18歲的時候當生日禮物送給他。

 5 、重視爸爸的角色,寶寶根父親的交流最好可以根母親壹樣多,這樣養育出來的寶寶長大了性格更開朗。

 專家的話:從4個月起寶寶能認識媽媽,6個月開始認生。認生標誌著親子依戀的開始,同時也說明寶寶需要在依戀父母的基礎上建立更為復雜的社會性 情感、性格和能力。壹般來說,多數8個月的寶寶見到生人都有些拘謹或驚慌,8-12個月寶寶的認生達到高峰,以後逐漸減弱。要註意,這幾個月是寶寶和父母 形成鞏固的親子關系的關鍵期。

  1-2歲寶寶的媽媽應該做的事

  1、智力發展

 1、 給寶寶準備壹個專用的學習空間,專門放他的書和玩具,不要放任何其他東西。

 2 、睡前給寶寶講講有益的故事,最好是可以互動的那種,培養他的想像力。

 3 、給寶寶足夠的空間。別人問寶寶話的時候,不要搶著替寶寶回答,壹定要留給寶寶壹個思考的時間。

 4、 對寶寶提出的每壹個問題都認真回答。如果不懂就告訴他媽媽也不懂,然後壹起探究。

 5 、正確玩玩具,有必要的時候自己先學會如何玩壹樣兒童玩具,再耐心教給寶寶。

 6 、讓寶寶自己學會收拾玩具。雖然他要花1小時才能辛苦完成的事可能妳花幾分鐘就做好了,也不可以嫌麻煩。

 7 、給寶寶創造機會,讓寶寶自己解決壹些“難題”是培養意誌、發展智慧的壹種好辦法。

 8 、用耳濡目染的方式讓寶寶接觸母語之外的語言,比如英語。

 專家的話:每個寶寶的潛能,基本上相差不多,而長大後寶寶究竟能變得多聰明,要靠後天得學習。學習機會越多,大腦潛能就開發得越多;學習得機會越早提供,寶寶得智能提升就越早起步,而寶寶也更早變得聰明。

  2、情商教育

 1、 杜絕指責。即使寶寶犯了錯,也有比指責更好得教育方法。

 2、 1歲多得寶寶總會冒出壹些“大不敬”的話,不要因為好玩而壹笑了之,要嚴重地告知寶寶,這樣說是不對的,否則以後妳的生活中就會多個沒禮帽,討人嫌的小麻煩。

 3、 1歲左右的寶寶有時會向大人提出壹些不合理的要求。慎重正確地對待,讓寶寶明白,每個人都應該約束自己的行為,不是什麽都可以做的。

 4 、教養寶寶的時候,大人保持壹致意見,切不可出現紅臉白臉角色分化。

 5 、請註意糾正寶寶向別人要東西的習慣,別以為寶寶不懂事就聽之任之。

 6、 培養寶寶的愛心,父母本身須具有壹顆仁慈的心,寶寶能模仿和體驗到父母的愛心,並能逐漸獲得愛心。

 7 、培養信念。幼小的寶寶還談不上信念,但已有了自己幼稚的計劃和願望,要予以鼓勵。

 專家的話:培養寶寶的情商能力,高學歷未必是重要條件,寶寶若有創造力、懂得和人輕松相處、能容忍高壓力,就較能適應多變的社會環境。

  3、健康養護

 1 、定期帶寶寶體檢,密切觀察身高、體重、器官發育等,即使有發育障礙也能扼殺在萌芽狀態。

 2 、在寶寶2歲前,壹定養成定時定點大小便的習慣,過了這個時期,習慣會延續到4歲。

 3 、2歲前,要求寶寶自己完成洗手過程。

 4 、控制寶寶看電視的時間,不能因為想脫身做別的事而讓寶寶自己長時間看電視。

 5、 教給寶寶簡單的安全基礎知識,比如不碰開水、不搗鼓轉動的風扇等。

 6、 為寶寶的學習壹些基本的急救知識,危難之時,及時的護理至關重要。

 7、 如果寶寶病了,請放下壹切陪伴他。

 8、 幫助寶寶建立良好的睡眠習慣,1-2歲時養成的睡眠習慣會影響壹生。

 9、 重視寶寶的不良情緒,2歲前寶寶的不良情緒多半是需求不能滿足,要及時找到原因。

 10 、選擇健康舒適的衣著給寶寶,不貪圖美觀給寶寶穿皮鞋、尼龍衣服等。

 專家的話:1-2歲的寶寶健康養護最重要是細致,要嚴格區分與成人的養護習慣。記住這個階段的寶寶不適合接受成人的健康習慣,必須有專門針對性的養護來照顧寶寶。

  4、營養方案

 1 、每餐至少有壹個菜是專門為寶寶做的。

 2 、給寶寶的菜中少加調料,基本以少量鹽為主要和唯壹的調味品。限制甜食。

 3、 拒絕任何飲料,如可樂、果奶等。

 4 、記得每天喝新鮮的白開水壹天至少400毫升,幫助寶寶養成喝水的習慣。

 5 、保障每天的奶制品攝入,1-2歲可以嘗試酸奶了。其他的諸如奶酪等也是高質量的營養來源。

 專家的話:1-2歲寶寶的消化能力逐漸增加,飲食已從奶類轉向混合食物,但寶寶消化系統仍未發育成熟。制作的食物仍要軟爛、精細,既要適應寶寶的消化能力,又能引起寶寶的食欲。

  5、親子生活

 1 、每天不論工作有多忙,壹定要留給寶寶壹個小時,在這壹個小時裏陪寶寶遊戲聽寶寶心聲。

 2 、改掉自己的壞習慣壞毛病,比如說粗話、抽煙、酗酒等。

 3、 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修養,自身教育則是父母影響寶寶最有力的方法。

 4、 學點生理學、兒童心理學、教育學等等,父母有紮實的基礎,才能教育好寶寶。

 5 、現在開始,給寶寶買保險,這不但可給寶寶保障,還可幫寶寶存筆錢,供學習或旅遊用。

 專家的話:早期教育是壹種零距離教育,特別需要我們的細心、耐心和愛心,壹旦形成了父母和寶寶之間的具有發展性的親子關系,早期教育也就在其中。在寶寶1-2歲之間建立良好的親子關系,可為將來的教育打下紮實的基礎。

  2-3歲寶寶的媽媽應該做的事

  1、 智力發展

 1 、讓寶寶選擇自己的愛好,讓他覺得他有自主權,不要強迫他做不愛做的事。

 2 、每個月帶寶寶去壹次書店,按他自己的喜好帶幾本書回來,並要求他自己保存好。

 3、 3歲開始,讓寶寶學習壹樣樂器。

 4、 每天對寶寶說:“妳真棒”。鼓勵教育永遠比強制教育來得有效。

 5 、鼓勵寶寶幻想。能幻想會幻想是幼兒智能發育的強力證據。

 6、 需要進行記憶訓練。寶寶的腦袋就是壹塊未開發的土地,勤勞就有收獲。

 7、 給寶寶選擇壹個好的早教園,接受正規教育。

 專家的話:2-3歲是寶寶學習各種技能最敏銳的時期,因此,也是開發寶寶智力的最佳時期。全面多元的益智刺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情商教育

 1 、每天對寶寶說:“我愛妳”。

 2 、更加用心經營自己的婚姻家庭。

 3 、給寶寶機會自己做主,比如出去做客,主人給寶寶吃什麽,玩什麽時,不替他做主。讓他自己決定。這樣能迅速提升寶寶的社交能力。

 4 、杜絕撒謊事件發生。即使是小事情,也要較真。

 5 、維護寶寶的自尊和抑止虛榮。在外人面前,盡量不說寶寶的缺點;同樣真心想誇贊也要含蓄。

 6 、寶寶正確認識分離分別。隨著寶寶長大,獨立的需要,分離分別都是難過的壹關。大人積極的態度可以讓寶寶也輕松壹些。

 7、給寶寶找1-2個好朋友,不管年齡大小,只要合得來的。創造條件讓寶寶找到自己的朋友。

 專家的話:壹個人的情緒智能在未來人緣關系、領導能力、協調能力、學業、夫妻關系、道德水準上都扮演重要角色。因而在寶寶小時候就要培養他形成良好的情緒智能。

  3、 健康養護

 1、 讓寶寶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培養他獨立自主的性格。

 2、 2歲以後,每天給寶寶洗澡,這不僅是保持衛生,更是讓寶寶擁有自信的方法。

 3 、預防齲齒從小做起,重視口腔衛生。

 4 、關註寶寶安全,包括玩具安全、生活安全等。

 5 、正確地讓寶寶認識自己的性別,懂得最基礎的性知識。

 6 、重視寶寶心理活動,3歲的寶寶自我意識已經很強,有了自己的思維能力,這個階段要特別關註兒童心理。

 專家的話:2-3歲的幼兒與外界環境及成人接觸較多,感染機會也隨之增多,而抵抗力較低,故急慢性(傳)染病發病率較高,因此壹定要加強幼兒體格鍛煉。

  4、 營養方案

 1 、拒絕油炸視頻,提供大量、新鮮而又精心制作的食物,以達到營養平衡。

 2、 每星期至少吃2次豆腐。

 3、 寧願餓著也不要撐著寶寶。吃下過多食物的危害遠遠大於餓寶寶壹頓。

 4、 定期的素食。寶寶也有必要定期清理腸胃,最安全有效的方法就是半個月或壹周壹天全素食。

 專家的話:幼兒要有健康、強壯的體魄需要吃到足量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和礦物質。如果妳能為寶寶提供廣泛的選擇,寶寶壹定能夠得到所需要的壹切。

  5、 親子生活

 1 、理智地愛寶寶。不寵不溺,是非分明,獎懲分明。

 2 、認識“養不教,父之過”。父親在教養方面是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

 3 、不當著寶寶的面爭吵。即使有滿腔怒火,也絕對不能當著寶寶的面發火,壹次發火就可能影響寶寶對妳的看法。

 4、 多說“好的、可以”,少說“不許、不能”,允許寶寶用自己的方式玩。如果寶寶做的是錯的,也要解釋清楚,或者給他自己發現錯誤的機會。

 5 、記得兌現自己的承諾。如果妳對寶寶許了諾言,壹定要遵守。這樣寶寶才信任妳。

 6、 不避諱對寶寶說“對不起”,誰都有犯錯的時候,寶寶和父母也應該是平等的。

 7 、定期帶寶寶出去旅遊,增長見識。

 8、 創造良好家庭氛圍。和睦、積極向上精神的家庭最利於寶寶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