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不僅要具有良好的身體素質和技戰術水平,還要具有上佳的競技心理狀態,只有這
樣才能在比賽中立於不敗之地。結合江蘇科技大學高水平乒乓隊實例,對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進行
了研究,主要有意誌品質訓練、自信心訓練、模擬訓練、自我控制訓練、自我暗示訓練和競爭意識訓練。
關鍵詞: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心理訓練
現代乒乓球比賽,尤其是高水平的緊張而激烈的大型比
賽,不僅僅是技術、戰術和身體素質的對抗,更重要的是心理
素質的較量。尤其是實行11分制以後,比賽結果的偶然性加
大,這對運動員的心理素質和極限承受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心理素質越來越成為決定比賽勝負的重要因素。因此,如何
應用心理訓練的相關手段,搞好賽前心理訓練,使運動員在比
賽中具備良好的心理狀態,成為取得優異成績的關鍵。
1 影響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競賽心理變化的因素
1·1 訓練生活
壹般來說,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每天的訓練時間和
強度均不及專業隊運動員,但是由於前者文化課任務重、營養
結構不盡合理、醫務監督不夠等原因,高校運動員在長期的訓
練過程中,也易感到訓練內容和生活內容單調、枯燥而心情憂
郁。特別是每年的大學生乒乓球錦標賽前,正值暑假,其他普
通大學生大都回家度假,而高校高水平乒乓球運動員必須進
行長時間和高強度的封閉訓練,每天他們都在高溫下的訓練
場所和休息場所度過,可能會產生壹定的心理情緒。
1·2 文化學習
目前,普通高校高水平乒乓隊中除部分普通高中特長生
外,其余運動員在高校的文化學習均較為吃力,這主要是由於
長期以來我們培養運動員的路子是從小到大的寶塔型訓練模
式,這種模式雖也安排了壹定的文化課學習時間,但重視程度
不夠,運動員學習效率和效果都不太理想,且遇上頻繁的比賽
任務總得讓路,從而造成運動員的文化學習時間較少,文化水
平較低。因此,許多高校目前在運動員學籍管理上給予很多
優惠政策,比如組建運動員班、考試分數打折、比賽成績沖抵
選修課學分、可延期畢業等,但仍有不少人由於文化基礎太
差,難以完成高校學習要求,擔心不能畢業,拿不到學位,造成
心理負擔過重。
1·3 就業出路
競技體育越往上淘汰率越高,運動員退役後沒有別的專
長,就業門路就會很窄,待遇也會相對較差,去高校學習實際
上是壹次充實自己和豐富自己的好機會,然而不少高校高水
平乒乓球運動員並未深刻認識到這壹點。這樣,四年中他們
只蜻蜓點水般學了點專業知識皮毛,等到大四學期開始準備
找工作的時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加之現在普通大學生
整體就業狀況都不甚理想,他們心理壓力徒增,就業出路成為
他們心中的陰影,嚴重影響了大四學期的訓練和比賽。
1·4 訓練經費
長期以來,高水平乒乓隊的訓練、競賽、服裝等壹切費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