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壹
學習內容:迎面接力
學習目標:能做到用右手傳遞接力棒;能積極參與遊戲,與同伴密切配合。
學習步驟:
壹、統壹規章,身體力行
教師活動:
1、集合隊伍,組織學生進行隊列隊形練習,集體練習後,壹組組輪流做。
2、組織學生進行反應練習,“1”原地不動,“2”蹲下,“3”跳,“4”擁抱同學。
3、及時點評學生的表現。
學生活動:
1、快速安靜集合隊伍,隊伍整齊,動作規範,反應迅速。
2、明白各個數字代表的動作,能快速做出反應。
3、相互交流。
組織:四列橫隊
oooooooooo
oooooooooo
xxxxxxxxxxx
xxxxxxxxxxx
p
二、合作探究,掌握技能
教師活動:
1、復習遊戲的方法,著重練習右手傳遞接力棒的兩人配合動作。
2、遊戲中重點提示兩人傳接棒的動作配合和跑的規定路線。
3、組織學生進行嘗試性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及時總結學生的練習情況,並提出要求。
5、組織學生分組進行“迎面接力”比賽,講解比賽方法及規則。
6、及時總結學生的比賽情況,並提出要求。
7、邀請傳接棒較好的學生進行動作展示,及時進行點評。
8、再次組織學生進行迎面接力比賽。
學生活動:
1、在小組長的帶領下,按跑的規定路線,反復進行兩人右手傳接棒的配合練習。
2、遊戲中能正確對待勝負,做到勝不驕,敗不餒。
3、積極參與練習,能按教師的要求去完成任務。
4、根據老師的指導,及時糾正自己的錯誤。
5、遵守比賽規則,積極投入比賽,相互合作,相互鼓勵。
6、樂於反復遊戲,掌握方法。
7、積極參與交流展示活動,相互觀摩學習。
8、積極投入比賽。
組織:兩列橫隊面對面站立八路縱隊
oooooooooo
oooooooooo
xxxxxxxxxx
xxxxxxxxxx
三、活躍身心,快樂放松
教師活動:
1、組織學生“握脛競走接力”,講解並示範動作方法及要求,提示學生在走的過程中不能起身,走成直線。
2、及時點評各組比賽情況,並提出要求。
3、再次組織學生進行接力。
學生活動:
1、明白方法及要求,相互配合,順利完成。
2、隊員之間相互指導幫助,積極與組長配合。
3、樂於反復練習。
組織:四路縱隊
oooooooooo
oooooooooo
xxxxxxxxxx
xxxxxxxxxx
四、交流評價,總結經驗
教師活動:
1、總結評價整節課。
2、宣布下課。
學生活動:
1、相互交流評價。
2、師生再見。
組織:四列橫隊
篇二
本課從教材性質出發,把註意力強的隊列隊形變化安排在課的壹開始進行,這樣更有助於學生集中註意力,把以遊戲形式、趣味性較強的跑跳練習安排在課的後半部分,目的在於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二列橫變四列橫隊在隊形變化中占有重要的的位置,也是學生集體活動中表現班級整體形象的能力之壹,它對鍛煉和發展學生註意力、集體主義精神等都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壹、學情分析:
1、小學三年級學生模仿能力強、好奇心強、活潑好動,但是依賴性強、自我約束能力差。
2、三年級學生運動能力、性格愛好都具有很大的差異,但是對於帶有模仿性、競爭性的的練習,學生都有很大的興趣,特別是將練習項目融入遊戲中學生們更容易接受。
3、三年級幾個班的,班級凝聚力、榮譽感強,學生樂學,愛好運動,而且大部分學生運動能力較強。
二、教學目標以及教學重點、難點:
1、認知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隊形變化的口令及要領,理解短跑、跳躍的動作概念以及動作要領。
2、技能目標:
A、學會接力跑,力爭有90%左右的學生能獨立完成,發展學生的速度素質和下肢力量;
B、通過遊戲,練習跳躍以及短跑技術與速度;
3、情感目標:通過本節課的學習培養學生頑強的意誌品質,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創造能力,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
本課重點:
A、隊形變化時的要領,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本課難點:隊形變化後的秩序;
三、教學方法運用:
1、教法:根據本課內容的特點,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學法和情緒激勵法進行教學,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去學習。另外,還采用了遊戲法,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激發學生,以及采用講解法和練習法,通過教師的講解和學生的練習,使學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動作要領。
2、學法:本課在學法上主要采用了嘗試學習法、對比學習法和小組合作學習法。首先讓學生在嘗試練習中發現問題,然後在相互對比、小組研討中悟出動作要領、理解道理,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動作。從而促進學生主動積極地參與練習,提高學生學習的自主性。
四、場地與器材:
足球場
五、教學過程:
(壹)導入(9-12分鐘):
1、常規教學(1-2分鐘):
1)體育委員整對集合,師生問好;
2)宣布本節課的教學內容;
3)安排見習生;
2、對列隊形練習-二列橫隊變四列橫隊(4-5分鐘)
教學步驟:
1)教師講解二列橫隊變四列橫隊及四列橫隊變二列橫隊的動作方法及要領;
2)教師做完整示範;
3)教師口令指揮學生練習,排頭到排尾。進行隊形變化練習。
組織隊形:四列橫隊—二列橫隊相對
3、遊戲:“貼膏藥”(4-5分鐘):
方法:各組左右間隔兩步,圍成壹個圓圈,另外從參加者中選出2人做領頭人,壹人追,壹人逃,逃者與追者均可在圓圈內外及各組之間穿插。在追逃中,如果追者用手拍到逃者身體任何部位,則追者與逃者角色互換,但如果逃者貼在任何壹組人的前面,逃者立即得到解脫,追者不能再拍他,而這壹組的最後壹人成了新的逃者。
組織隊形(同上)
通過上述練習,集中學生的註意力,使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動中,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為主教材內容的出現,作好了充分的準備。
(二)展開(19-20分鐘):
1、30米擊掌接力跑(5-6分鐘):
教學步驟:
1)教師示範,學生嘗試性練習;
2)學生分組進行練習;
3)教師啟發,學生總結跑時的感受,怎樣才能跑得最快;
組織隊形:學生分為四組進行練習,二路縱隊為壹組。
2、遊戲:“障礙過關”(13-15分鐘)
方法:遊戲分兩個部分,中途設置兩個障礙,壹段障礙單腿跳過二段障礙蛙跳通過,通過二段障礙後快速返回,與下壹個隊員擊掌,遊戲繼續進行。直至所有隊員全部通過站好隊伍,遊戲結束
教學步驟:1)教師講解、示範遊戲規則,見習生做中途裁判;
2)教師口令,學生進行遊戲;及時糾正學生在練習中出現的錯誤動作;
3)遊戲結束,教師啟發學生總結遊戲心得;
組織隊形:同上。
(三)延伸(5-7分鐘):
1、遊戲:“抱團數數”
方法:1)教師提示,並示範遊戲規則;
2)教師口令指揮學生練習。
2、放松操
方法:
1)教師講解示範動作,學生練習;
2)教師巡視指導;
3)教師對本節課進行小結;
4)師生再見;
教學反思:
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占有相當的份量,通過遊戲教學能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壹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
教學過程中,教師能夠照顧到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心理需求,通過小組合作完成了教學。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對學生合作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有重要意義。
教學過程中也存在缺憾,如在30米擊掌接力跑環節中,教師的引導不夠。能力強的學生跑的快壹些,而能力弱壹點的學生,跑起就費力壹些。教師對此沒能及時加以引導。
篇三
教學內容:接力跑
壹、課的設計與思考:
1、指導思想:按照中國教育改革發展綱要的精神和小學體育教學大綱要求,根據國務院《關於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決定》,在新的形勢下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確立以人為本、樹立教學為學生終身體育奠定基礎的教學思想,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培養是素質教育的壹項重要內容。如何根據小學體育教學的特點和實際,體現新的教學思想,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體現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是本課教學實踐中力求的目標。
2、課的構思和設計:
(1)本課、接力跑為教學內容,以情景“我們去參加勞動實踐幫助農民伯伯收莊稼”為載體,讓學生在模擬的勞動情景中,去體驗勞動生活,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思維。同時本課教學註重學生思想教學,使學生在快快樂樂的學習體驗過程中,交流合作、師生互動,玩中學、學中樂,輕輕松松地完成教學目標,發展學生的個性和智力,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創新思維和身體的基本活動能力。
(2)課的設計安排。導入:常規教學、隊列練習;激發(創設情景):小遊戲、勞動模仿操;學習:開展勞動競賽;發展:傳遞勞動工具接力(迎面接力賽);調整放松:舞蹈(歡樂舞)、小結及保健教學。
3、本課的教學特色:
(1)教學的思想性。體育課教學的思想性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合理的滲透,通過知識的內化,培養學生的各種思想感情。本課教學以學生的自我探索、情感體驗,小團體間的相互合作、創新為手段,註重學生的思想教學。
(2)教學的新穎性。教學過程打破了課的舊有模式,根據學生的運動生理特點,把學生學習過程分為導入、激發、學習、發展和放松等過程;教案形式又設計為課序、課的內容、指導與練習法、組織隊形、教育滲透等內容,突出了教案的可操作性和新穎性;教學方法由原有的講解示範、練習比賽法等形式基礎上又增加了群體合作、自主探索、成功體驗、創造解決法等形式。
(3)教學的積極主動和延展性。由於課的創造性設計,運用了情境教學法,使學生沈浸於情節角色中,在課中盡情地玩、盡情地學,充分地體驗了體育的樂趣、成功的樂趣、運動的樂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為終身體育打下基礎。
(4)教學的創造性。本課教學註重學生創造意識的培養,在教法和學法上,鼓勵學生進行探究和創新,自創合理、可行的方法來增進知識,增長技能,培養學生的求異思維和實踐能力。
二、教學目標:
1、運動參與方面:學生對體育課表現出濃厚的學習興趣,將樂於參加各種遊戲活動,在活動中增強自信。
2、運動技能方面:學生能夠在簡單快樂的遊戲後,學習迎面接力跑的方法。
3、身體健康方面:學生通過奔跑遊戲的學習,提高學生的快速奔跑能力和協調能力。
4、心理健康方面:學生能夠體驗體育的快樂、感受進步或成功或挫折的能力。
5、社會適應方面:學生應具有良好的團結合作精神,在活動中表現出對他人的尊重關心和自我探索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