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山流水:聽過這個詞的人想必很多,知道這個伯牙與子期典故的人也不會少。根據古文獻記載《高山流水》原本為壹首琴曲,後來逐漸演變為了《高山》與《流水》兩首獨立的琴曲。
2、廣陵散:又名《廣陵止息》,魏末著名琴家嵇康因反對司馬氏的專政而慘遭殺害,在臨行前嵇康從容彈奏此曲以為寄托,彈奏完畢他嘆息道,《廣陵散》今天成為絕響。之後《廣陵散》名聲大振,人們在理解這首樂曲時又多了壹層意義,它蘊涵了壹種蔑視權貴、憤恨不平的情緒。
3、平沙落雁:又名《雁落平沙》、《平沙》,是壹首首展景抒懷的琴曲。全曲以水墨畫般的筆觸,淡遠而蒼勁地勾勒出大自然遼闊壯麗的秋江景色,表現清淺的沙流,雲程萬裏,天際群雁飛鳴起落的聲情。曲意爽朗,樂思開闊,給人以肅穆而又富於生機之感,借鴻雁之高飛遠翔,抒發和寄托人們的胸臆,體現了古代人民對祖國美麗風光的歌頌與熱愛。
4、梅花三弄:又名《梅花引》、《梅花曲》、《玉妃引》,是壹首表現梅花的古琴曲。全曲表現了梅花潔白芳香、淩霜傲雪的高尚品性,是壹首充滿中國古代士大夫情趣的琴曲。琴曲中采用完整重復三段泛音寫法不多見,“故有處處三疊陽關,夜夜梅花三弄之誚。”
5、十面埋伏:壹首著名的大型琵琶曲,樂曲內容的壯麗輝煌,風格的雄偉奇特。《十面埋伏》出色地運用音樂手段表現了這場古代戰爭的激烈戰況,向世人展現了壹幅生動感人的古戰場畫面。
琵琶
6、夕陽簫鼓:也是壹首琵琶曲,旋律優美流暢,是壹首抒情寫意的文曲。後來被改編成絲竹樂曲《春江花月夜》,猶如壹幅長卷畫面,把豐姿多彩的情景聯合在壹起,通過動與靜、遠與近、情與景的結合,使整個樂曲富有層次,高潮突出,音樂所表達的詩情畫意引人入勝。
7、漁樵問答:反映的是壹種隱逸之士對漁樵生活的向往,希望擺脫俗塵凡事羈絆的古琴曲。樂曲通過漁樵在青山綠水間自得其樂的情趣,表達出對追逐名利者的鄙棄。
8、胡笳十八拍:是根據漢代以來流傳的同名敘事詩而創作的琴曲。曲***十八段,運用宮、徵、羽三種調試,音樂的對比與發展層次分明,分兩大層次,前十來拍主要傾述作者身在胡地時對故鄉的思念;後壹層次則抒發出作者惜別稚子的隱痛與悲怨。樂曲以十分感人的樂調訴說了蔡琰壹生的悲慘遭遇,反映了戰亂給人民帶來的深重災難,抒寫了主人公對祖國、對故土的深沈思念及骨肉離別的痛苦感情。
9、漢宮秋月:這個古曲的版本比較多,有琵琶曲、二胡曲、古箏曲、江南絲竹等。表現了古代宮女哀怨悲愁的情緒及壹種無可奈何、寂寥清冷的生命意境。
10、陽春白雪:分為《陽春》和《白雪》兩首琴曲,《陽春》取萬物知春,和風淡蕩之意,《白雪》取凜然清潔,雪竹琳瑯之音。後來泛指高深的、不通俗的文學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