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見杜鵑花拼音及翻譯:
宣城見杜鵑花原文及拼音版註音:
shǔ guó céng wén zǐ guī niǎo,xuān chéng hái jiàn dù juān huā。
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
yī jiào yī huí cháng yī duàn,sān chūn sān yuè yì sān bā。
壹叫壹回腸壹斷,三春三月憶三巴。
宣城見杜鵑花,全文翻譯(譯文):
在遙遠的故鄉,曾聽過子規鳥淒惻的鳴啼;如今在異鄉宣城,又看到盛開的杜鵑花。
子規鳴叫悲囀,使人愁腸寸斷。暮春三月鳥鳴花開之時,遊子正思念他的故鄉三巴。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唐朝浪漫主義詩人,被後人譽為“詩仙”。
宣城見杜鵑花賞析:
此詩是感物而起興的。“蜀國曾聞子規鳥,宣城還見杜鵑花。”暮春三月,寄寓在宣城的李白,覺得昏花的老眼中忽然映入壹片紅色,仔細瞧,原來是杜鵑花開了。這杜鵑好像就是故鄉的花,詩人的鄉思因此被觸動了。
在蜀中,每逢杜鵑花開的時候,子規鳥就開始啼鳴了。子規鳥,又名杜鵑,花與鳥的名字相同,也是勾起詩人聯想的壹個原因。這鳥相傳是古蜀帝杜宇的精魂化成。杜宇號稱望帝,他自以為德薄,於是禪讓了帝位而出亡,死後化為杜鵑鳥。
暮春時節,它就悲鳴起來,鳴聲仿佛是呼叫著:“不如歸去!不如歸去!”晝夜不止,壹直啼叫得嘴邊淌出血來。此刻,詩人耳邊似乎響起了子規鳥的蹄叫聲,壹聲聲地呼喚他歸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