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
魯山山行
梅堯臣
適與野情愜,千山高復低。
好峰隨處改,幽徑獨行迷。
霜落熊升樹,林空鹿飲溪。
人家在何許,雲外壹聲雞。
[註釋]
①魯山:在今河南魯山縣。
②適:恰好。野情:喜愛山野之情。愜:心意滿足。
③隨處改:是說山峰隨觀看的角度而變化。
④幽徑:小路。
⑤熊升樹:熊爬上樹。
⑥何許:何處,哪裏。
解說深秋時節,霜降林空,詩人在魯山中旅行。山路上沒有其他行人,詩人卻興致勃勃,壹邊趕路壹邊欣賞著千姿百態的山峰和山間的種種景象。仿佛從雲外傳來壹聲鳴叫,告訴詩人有住家的地方還很遠很遠。
賞析
這是梅堯臣的寫景名篇,作於康定元年(1040)任襄城縣知縣時。
歐陽修《六壹詩話》記載梅堯臣有這樣壹段話:“詩家雖率意,而造語亦難,若意新語工,得前人所未道者,斯為善也。必能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然後為至矣。”“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可以用來評價這首詩寫景的親切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