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比亞位於哪2個板塊之間?拜托各位大神
利比亞位於歐亞板塊和非洲板塊之間。 利比亞國土面積1759540平方公裏。位於非洲北部。東部與埃及交界,東南與蘇丹為鄰,南部同乍得和尼日爾毗連,西部與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接壤。北部臨地中海。海岸線長約1900余公裏。全境95%以上地區為沙漠和半沙漠。大部分地區平均海拔500米。北部沿海有平原。境內無常年性河流和湖泊。井泉分布較廣,為主要水源。北部沿海屬亞熱帶地中海型氣候,冬暖多雨,夏熱幹燥,1月平均氣溫12℃,8月平均氣溫26℃;夏季常受來自南部撒哈拉沙漠幹熱風(當地稱“吉蔔利風)的侵害,氣溫可高達50℃以上;年平均降水量為100—600毫米。內陸廣大地區屬熱帶沙漠氣候,幹熱少雨,季節和晝夜溫差均較大,1月15℃左右,7月32℃以上;年平均降水量100毫米以下;中部的塞蔔哈是世界上最幹燥地區。的黎波裏1月氣溫8—16℃,8月22—30℃。 人口 609萬(2005年),主要是阿拉伯人(約占83. 8%),其他為埃及人,突尼斯人、柏柏爾人。絕大多數居民信仰伊斯蘭教,遜尼派穆斯林占97%。阿拉伯語為國語,在主要城市也講英語和意大利語。 首都 的黎波裏(Tripoli),人口:200萬(2004年)。 簡史 古代利比亞居民是柏柏爾人、圖阿雷格人和圖布人。公元前7世紀左右迦太基人入侵。公元前201年利比亞人在反抗迦太基統治的鬥爭中曾建立統壹的努米底亞王國。公元前146年羅馬人入侵。7世紀阿拉伯人打敗拜占庭人,征服當地的柏柏爾人,帶來了阿拉伯文化和伊斯蘭教。16世紀中期奧斯曼帝國攻占的黎波裏塔尼亞和昔蘭尼加,控制了沿海地區。1912年10月利比亞在意土戰爭後成為意大利的殖民地。1943年初英、法占領利比亞南北部。英國占領北部的黎波裏塔尼和昔蘭尼加地區,法國占領南部費贊地區,並分別成立了軍政府。二戰後,由聯合國對利全部領土行使管轄權。1951年12月24日利比 亞宣告獨立,成立利比亞聯合王國,實行聯邦制,伊德裏斯壹世為國王。1963年4月15日取消聯邦制,改國名為利比亞王國。1969年9月1日,由卡紮菲領導的壹“自由軍官組織”發動軍事政變,推翻了伊德裏斯王朝統治,成立了以卡紮菲為首的革命指揮委員會,行使國家最高權力,並宣布建立阿拉伯利比亞***和國。1977年3月2日卡紮菲發表《人民權力宣言》,宣布利進入“人民直接掌握政權的民眾時代”,取消各階級政府,建立各級人民代表大會和人民委員會,改***和國為民眾國,同時在全國範圍內普遍建立各級革命委員會。1986年10月,又改現國名。 行政區劃 1990年利比亞重新劃分行政區域,將原來的13省合並為7個省,下設42個地區。各省名稱如下:沙拉拉、巴延奧盧、五點、錫爾特灣、的黎波裏、綠山、西山。 政治 革命領導人是國家元首。總人民代表大會是國家最高權力機構。總人民委員會是執行機構,它協助總人民代表大會的總秘書處行使日常制訂政策的權力。 經濟 北非重要的石油生產國,石油是它的經濟命脈和主要支柱。石油生產占國民生產總值的50-70%,石油出口占出口總值的95%以上。除石油外,天然氣儲量也較多,其它資源有鐵、鉀、錳、磷酸鹽、銅等。主要工業部門是石油開采、煉油,還有食品加工、石化、化工、建材、發電、采礦、紡織業等。可耕地面積約占全國總面積的2%。糧食不能自給,大量靠進口。主要農作物有小麥、大麥、玉米、花生、柑桔、橄欖、煙草、椰棗、蔬菜等。畜牧業在農業中占重要地位。牧民和半牧民占農業人口壹半以上。貨幣名稱:第納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