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1.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壹、指導思想

 本期的體育教學工作在全面貫徹《體育與健康》教學大綱,實施《新課程課標》下,以“健康第壹”為指導思想,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促進學生健康成長。

 二、學生情況分析

 作為剛剛步入新學習環境的初壹新生,由於他們來自各個校風不同、師資要求有異、體育風氣有別、場地器材條件有差異的小學,這就自然形成了學生對體育課的認識深淺不壹、基礎不壹、身體素質有差距等因素。另外學生對新的學習環境還不是很適應。感情豐富而強烈,表現為情緒波動性大、不穩定,不成熟。因此,在進行初壹的體育教學時,應深入了解學生的實際情況,預先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計劃及主要措施,循循善誘地幫助學生統壹認識,打好基礎,使原來體育素質較較好的同學能樹立新的拼搏目標,而對於體質較差的“困難戶”能在新的環境下樹立自信,發揮長處,增強體質。

 三、教學目標

 (壹)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

 1、體育與健康課程解說,中學體育教學常規要求。

 2、田徑運動簡介與規則介紹。

 3、體育鍛煉對促進健康的價值。

 4、常用運動負荷的測量與方法運用。

 (二)運動技能

 1、隊列與體操:原地隊列,行進間隊列,第壹套中學生廣播體操,徒手體操。

 2、快速跑技能:各種跑的練習,不同距離的快速跑,接力、追逐跑遊戲等,建立正確跑姿。

 3、耐久跑技能:正確的呼吸方法,不同距離的自然地形跑。定時跑,定距跑。800米至1000米跑。發展耐力速度。

 4、發展跳躍能力與跳高技術:建立正確的縱向跳躍概念。各種發展彈跳的練習,助跑縱跳摸高。跨越式或其它過桿技術的介紹和練習。

 5、球類。

 (三)發展體能

 1、發展速度素質:結合快速跑技能,運用各種跑的形式進行。

 2、發展耐力素質:結合耐力跑技能,運用不同距離的耐力跑練習,跳繩等。

 3、發展跳躍素質:結合跳高技術,運用不同形式的'跳躍練習。

 4、力量素質:持重物的健身練習。

 四、教學措施

 (壹)教學改革

 1、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轉變體育教學觀念。

 2、堅持“健康第壹”的指導思想。

 3、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意識。

 4、開展民主教學,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5、關註學生的個體差異,改革評價制度。

 6、提高學生心理健康水平,增強社會適應能力。

 (二)引導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

 1、引導學生參與體育活動,開展課外體育活動,養成鍛煉身體的習慣。

 2、堅持每天壹小時體育活動。

 3、堅持班級體育鍛煉,廣泛學生參加體育鍛煉,調動學生參加體育鍛煉的熱情。

 4、培養學生良好的鍛煉習慣,發展學生的個性,堅持自覺經常鍛煉身體。

 (三)課間操

 間操是學校的窗口工作,它能展示出學生的精神面貌,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精神。學校與體育組相關人員壹起督促廣播操。

 (四)開展探究索性學習

 給學生壹定的自由度,讓其去探索、去發現,突出學生的主體性、發展個性,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用以獲取知識、領悟健康的思想觀念、領悟所用的方法而進行的各種活動,包括觀察、發現、學習、練習、小組合作交流等。學生通過探究學習理解動作概念,培養學生探究學習能力。

 

2.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壹、指導思想

 認真學習“體育與健康”新課程標準,把“生活教育”的理念滲入到新課程中。堅持“健康第壹”的指導思想,以促進學生健康成長為目標,激發學生運動興趣,培養他們終身體育的意識。在教學中,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發揮他們的創造力,以學生發展為中心;關註個體差異與不同需求,確保每壹位同學受益。

 二、學生現狀分析

 由於是男女分班上課,所任教的8個班女孩子的年齡在15——16歲之間,處於青春發育的高峰期,身體發育較快。女生趨於文靜,不好活動。對於體育與健康理論知識較薄弱,對鍛煉方法模糊,不知如何合理的進行體育鍛煉。因此,這學期應加強理論與實踐的結合,選擇多樣的教學內容,多通過集體遊戲來提高凝聚力,滿足學生參與活動和學習的需要。因此要因勢利導,培養女生積極參與體育鍛煉。

 三、教材分析

 1、從青少年需要出發,不受運動技術系統的制約。即以學生為主,進行遊戲和發展基本活動能力為主的鍛煉活動。

 2、教材內容活潑化,生活化,更好地貼近生活,讓學生積極地參與。如模仿兔跳、蛙跳等,更多的采納遊戲教學。

 3、整本教材以發展學生基本素質,即跑、跳、投的能力為宗旨,通過不斷的練習來提高他們的靈敏、反應、協調能力。

 4、借助很多遊戲讓學生感受到集體和個人的區別,能與同伴建立良好的合作關系。

 四、目的任務

 1、培養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掌握簡單鍛煉方法。

 2、發展身體基本素質跑、跳、投,提高運動能力。

 3、掌握簡單技術動作,重視學生的主體地位。

 4、養成上體育課的良好習慣,提高自我約束力。

 5、體驗到集體活動的樂趣,培養團結協作精神和集體榮譽感。

 五、教學思路與措施

 1、正確把握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以“健康第壹”的指導思想進行教學

 2、備好每壹堂課,營造壹個寬松生動的課堂氣氛來;在課前和課後進行反思。

 3、采取多樣的教學組織形式,如分組教學(異質分組、隨機分組等),分段教學等。

 4、在課間多展開授課內容的評比、競賽,調動大家的積極性,在競爭的氣氛中更好的掌握動作技巧。

 5、積極培養體育骨幹,更多的註重培養學生的'組織能力,突出他們的主體地位。

 6、將遊戲貫穿於整個課堂中,並盡量做到與學生玩在壹起,在娛樂同時學到知識,加強與集體的聯系。

 

3.初中體育學期教學計劃

 壹、基本情況

 本學期所教的是八年級六個班,每個班人數都在45人左右,男女生人數差不多個半,絕大多數學生身體健康,無運動技能障礙。學生都喜歡運動,但身體協調性差,肥胖等,學習動作不協調。學生身體素質中的硬性指標,如速度、力量、耐力、柔韌等素質較差;靈敏、協調等軟性指標明顯不足。個體發育不均衡,下肢力量尚可,肩部肌肉群力量較差,在此類教材教學是要多加註意。腰背、腰腹力量有待於大幅度提高,這是體育練習成敗的關鍵。

 二、教材分析

 結合本校實際情況,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體育教學工作,傳授基本的體育衛生保健知識和體育技能,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掌握科學鍛煉身體的基本方法和體育文化知識,在傳授中滲透思想道德教育。讓每個學生都發展成為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好學生。

 教材內容有:體育與健康基礎知識;田徑:跑、跳、投;體操,球類:籃球、足球;身體素質練習。

 教材的重點:跑中的快速跑;跳躍中的跨越式跳高;體操中的單杠動作;球類中的控球技術;

 教材的難點:蹲踞式起跑;跳躍中的起跳環節;球類中的人球結合。

 三、教學目標和要求

 1、使學生初步認識自己的身體和掌握鍛煉身體的簡單知識及方法,學會壹些體育衛生保健和安全常識,培養認真鍛煉身體的態度。熟練掌握眼保健操和新的廣播操。

 2、初步學習田徑、體操、球類等項目的基本技術,掌握簡單的運動技能,進壹步發展學生素質,提高身體基本活動能力。

 3、“以學生為本,健康第壹”是我們的目標,在體育遊戲中不斷地嘗試與體驗、練習與思考、互學與互評,感受體育運動的樂趣,體會體育運動的益處,體驗到戰勝困難、獲得進步的成功喜悅。

 四、教學措施

 1、適時了解、分析學生的學習信息。

 2、營造符合學生年齡特征的、有利於學生學習的運動環境。

 3、根據學生年齡特征,采用興趣化和多樣化的教法和手段,充分發揮遊戲、競賽的能動作用,讓學生在自主遊戲中練習,充分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

 4、根據學生實際,不斷變化練習方式,不斷激發學生的練習興趣。

 5、發展學生個性,培養勇敢、頑強、朝氣勃勃和進取向上的精神,啟迪思維,培養學生的主動性、創造性。

 五、學生方面

 1、學習目的明確,積極自覺的上好體育課。積極學習掌握必要的體育基本知識技能與科學鍛煉身體的方法,逐步養成自覺鍛煉的習慣。

 2、著裝要輕便合體,穿輕便運動鞋上課。不得攜帶與體育課無關的首飾、校牌、手機等。

 六、德育滲透

 體育活動對於發展學生的適應能力具有獨特的作用,在體育教學中應特別註意營造友好、和諧的課堂氣氛,有意識的融入德育教育,不僅鍛煉學生的意誌,更重要的是能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和集體主義精神,培養學生服從組織,遵守紀律,誠實、機智、積極進取的心理品質。

 本學期的德育滲透包括在教學的各個環節中:

 1、課堂常規:使學生按規辦事、做到有規可循。

 2、組織教學:培養團結友愛、養成遵守紀律的集體觀,培養其具有熱愛勞動、愛護公物的良好品質。

 3、結合教材內容安排德育內容。

 (1)基礎知識裏安排激發學生刻苦鍛煉自覺性的內容。培養學生的自尊心、自豪感和社會責任感。

 (2)遊戲裏安排教育學生遵守紀律,公正誠實,積極進取、團結友愛的內容。

 (3)田徑安排培養學生頑強的毅力和堅韌不拔等意誌品質的內容。

 (4)球類中安排培養團結協作等集體主義精神的內容。

 (5)在體操中安排培養互相幫助的合作意識的內容。

 總之,在教學過程中要激發學生積極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建立終身運動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