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壹位兢兢業業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當地選擇和運用教學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教案應該怎麽寫呢?下面是我精心整理的小學數學教案4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數學教案 篇1教學過程:
壹、創設生活情境初步感知
1.播放片頭,揭示兩種寫法
師:這是老師喜歡的電視節目,它在什麽時刻播出?
電視畫面上是這樣寫的嗎?
這兩種寫法都能說明節目什麽時刻播出嗎?
2.匯報調查結果,進壹步豐富感知。
師:妳最喜歡的節目是在什麽時刻播出的,它們的對應時刻是上午、下午或晚上幾時幾分?誰願意把妳們前兩天調查的結果告訴大家。
師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略)
3.比較不同,揭示課題
師:現在黑板上出現了兩種計時法,它們相像在什麽地方,不同在什麽地方?
師:這種用0-12時來計時,而且要指明上午、下午、晚上的計時法叫普通計時法。(板書:普通計時法)。第二種不用加文字說明,只用數字0-24時表示的叫24時計時法。(板書讀題:我們今天要研究24時計時法)
二、觀察比較,探究特征。
1.明確學習目標
妳想研究有關24時計時法的什麽內容?
生活中妳還在哪些地方看到過24時計時法?(當場解決:生活中應用非常廣泛,如銀行,車票,郵政,電視,電腦等)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它與普通計時法有什麽樣的關系,怎樣互相轉化?怎樣計算經過的時間?
2.小組探究解決問題
問題壹:24時計時法是怎樣計時的?
猜壹猜:為什麽叫24時計時法?
看書自學:
課件強化:(課件:時鐘走2圈):24時計時法,第壹圈跟普通計時法壹樣,第二圈時針所指的鐘表上的數要分別加上12。(為什麽加上12?)不叫下午1時而叫13時,下午2時叫14時?晚上12時叫24時。
問題二:
師:24時計時法是這麽壹回事,大家明白了。那它與普通計時法有什麽樣的關系,怎樣互相轉化?誰來試試。
1.嘗試練習
師:我用普通計時法問,妳用24時計時法答:我們上午7時30分到校,(生:7時30分)下午4時30分放學。(16時30分)。中午12時,晚上12時,
用24時計時法問,妳用普通計時法答:16時4時12分24時
2.小結規律:13時(中午1時)之前的時刻上的數字是壹樣的,13時(中午1時)之後,兩種時刻上的數字相差12。
3.練習:
1.下列鐘表都可以表示什麽時刻?(課件)
1時13時4時16時6時18時
改用普通計時法說說。
強化0點。
師:如果這條直線表示時間的話,我在上面寫上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和今天之間有壹個分界點,今天和明天之間也有壹個分界點。
昨天明天
師引探:妳想對這個點說些什麽嗎?
生:我想對昨天和今天之間的分界點說,妳雖是個小點,卻有很多名字,叫昨天的24時、昨天晚上的12時今天的0時。
生:我想對今天和明天之間的分界點說,妳雖是個小點,卻有很多名字,叫今天的24時、今天晚上的12時,明天的0時。
生:妳就像夜裏的星星、月亮的眼睛。
生:妳壹消失,新的壹天就開始了。我很喜歡妳。
生:妳壹消失,表明壹天又過去了。時光易逝,我們要好好珍惜時間。
師:是呀,我們的日子就是這樣壹天壹天地過去,壹去不復返,我們可得好好珍惜時間。讓我們註視屏幕,再次體驗壹下吧。
(師播放課件:時針走2圈。第壹圈,依次出現數字1到12,第二圈在外圈依次出現數字13到24,隨著鐘面變化,背景中月亮逐漸變淡,太陽慢慢升起,再循環重復。)
話外音:昨天的時鐘走到夜裏12時,也就是今天的0時,新的壹天開始了。接下去是1時、2時,月明星稀--―曙光初照-烈日當空,直到12時,13時──晚霞滿天,夜幕降臨,最後到24時。24時正好是第二天的0時,所以習慣上只說0時,不說24時。 問題三、怎樣計算經過的時間?教學例2(課件)
1.教學例1:
壹列客車從18時20分從北京開車,22時40分到達石家莊。路上用了多少時間?(口答)
觀察鐘段圖後,初步理解時間與時刻的意義。
師:誰能說說18時20分是時間還是時刻?22時40分呢?
時刻壹般用表示,口語中也說,但在書寫時應當按規定寫成幾。
從圖上看,18時20分到22時40分中間所經過的這壹段表示的是什麽?(這列客車在路上行駛的時間)時間壹般用表示。圖示意:時刻指那壹刻,是壹霎那。時間是指兩個時刻所經過的壹段時間。
小組討論:如何求出路上用了多少時間?
指名回答,引導分段思考(課件):4小時+20分教學例2
2.教學例2:壹個商店門口掛著這樣的牌子(如右圖)這表示全天營業多少時間?
師:有壹天老師路過壹個商店門口,
見到這樣的牌子。
(1)出示牌子,小組討論:這樣的牌子妳了解到哪些數學信息?
壹個小組代表發言,余組補充
(右圖牌子上用的是普通計時法。普通計時法將壹天分為哪兩段。)
(上午8時開始營業、下午7時止營業。它們壹天營業11小時。)(上午8時以前,下午7時以後,去買不到東西)
(上午8時,下午7時表示時刻,全天的營業時間是指時間)
(2)小組討論:怎樣計算全天的營業時間?還有別的計算方法嗎?
(3)小組代表發言
方法1:分為上午營業時間和下午營業時間
方法2:轉化為24時計時法計算
四、回顧與質疑。
回顧壹下剛才的學習過程,妳有什麽收獲?還有什麽需要討論的問題?(什麽是24時計時法,它有什麽優點,時間與時刻的區別,如何求壹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五、拓展延伸:
1.開動時間列車
(課件)下列時刻正確排序後,時間列車就開動:
上午10時0時下午1時30分18時13時
(正確的順序是0時上午10時3時下午1時30分18時)
傍晚淩晨中午上午深夜下午
(正確的順序是:淩晨上午中午下午傍晚深夜)
2.提供學校的作息時間表。
小組合作:妳能根據它提供的信息提出與本節課有關的問題嗎?
輪流提問,組長記錄有價值的問題。
永春實小20xx春季作息時間表
(2)組際交流所提的問題,師板書典型的幾個問題。
把這張表改寫成24時計時法
每壹節課上了幾分鐘?
全天在校時間多少?
(3)選擇自己喜歡的壹個問題進行解答,快的組可以多選擇壹個或幾個問題進行解答。
(4)集體校正。
六、課外實踐
調查爸爸或媽媽壹天的作息情況,制作壹張時間表。然後算出爸爸媽媽壹天的工作時間,並跟爸爸或媽媽交流壹下妳對他們作息時間安排的看法。
教學目的:
1.從生活中提取素材,培養學生獲取生活中數學信息的能力,讓學生體驗數學就在身邊。
2.使學生知道24時計時法的意義,會用它表示時刻,初步學會計算壹日以內經過的時間,能夠識別時間與時刻。
教學重點:用24時計時法表示時刻。
教學難點:區別時間與時刻;計算壹日以內經過的時間。
小學數學教案 篇2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圓,知道圓的各部分名稱。
(2)使學生掌握圓的特征,理解和掌握在同壹個圓裏,半徑和直徑的關系,能在同壹個圓裏,找出任意的半徑和直徑並且會自主完成已知半徑求直徑或已知直徑求半徑的題目。
(3)使學生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能用圓規畫出已知半徑大小的圓或已知直徑大小的圓。
過程與方法
(1)經歷動手操作的活動過程,培養學生作圖能力。
(2)通過分組學習,動手操作,主動探索等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及抽象概括等能力,進壹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在學習過程中,培養學生能與人合作、交流思維過程和結果的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圓的認識,感受到美源於生活,體驗圓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感悟數學知識的魅力。
教學目標:
1.通過畫壹畫、折壹折、量壹量等活動,觀察、體會圓的特征,認識圓的各部分名稱,理解在同圓或等圓中直徑與半徑之間的關系。
2.了解、掌握多種畫圓的方法,並初步學會用圓規畫圓。
3.在活動中,感受圓與其它圖形的區別,溝通它們的聯系,獲得對數學美的豐富體驗,提升學生對數學文化的認同。
教學重點:
探索圓的各部分名稱、特征和關系。
教學難點:
通過實際的動手操作體會圓的特征。
教學過程:
壹、整體感知圓
1.出示幻燈:生活中的圓
攝影作品,在這些美麗的圖片中妳們發現了什麽圖形?生活中妳在哪見過圓?
2.揭示課題:圓無處不在,這節課我們就來認識它。
板書:圓的認識
3.同學們喜歡玩套圈的遊戲嗎?現在就來試試?
我這有壹個玩具,要求妳只能站在距離它三米遠的地方扔圈,妳可以站在哪裏?
我們用三厘米代表三米,妳能在本上標出妳所在的位置嗎?
2.實投學生成果(由畫幾個點到多點,直到圓)
問:站在這幾點都可以嗎,為什麽?只能站在這幾點上嗎?
出現圓後問,還有地方站嗎?
3.課件演示
師:那麽到底可以站在哪?(圓上任意壹點)
圓上這樣的點有多少個?
二、操作中認識圓
1.屏幕上有壹個圓,同學們能利用現有的工具制造壹個圓嗎?
2.學生畫圓,師巡視
3.匯報不同畫圓的方法(先找用圓形工具畫的匯報)
拿線繩畫的黑板演示
談話:這位同學拿這麽長的繩子在黑板上畫了這麽大的壹個圓,如果我想在操場上畫個大圓怎麽辦呢?
圓規畫的實投展示
4.總結圓規畫圓方法
5.學生練習圓規畫幾個圓
既然我們可以借助圓形工具來畫圓,人們為什麽還會發明圓規呢?
6.觀察自己所畫的圓,除了壹條封閉的.曲線還有什麽?(點兒)
給它取個名字——圓心(如果學生能說就讓學生說)用字母O表示
7.拿出手中的圓紙片,妳們有辦法確定這個圓的圓心嗎?
學生動手折
問:除了圓心妳們還發現了什麽?(折痕)
妳發現的折痕是什麽樣子的。
師:誰願意到前面介紹自己的發現?揭示直徑半徑定義
妳能在圓上畫出直徑和半徑嗎?
在自己所畫的圓上標出圓心、畫出半徑和直徑
三、交流探究圓
圓心和半徑到底有什麽作用呢?畫壹畫就知道了
1、用圓規在本上畫出幾個不同的圓,看誰畫得漂亮。
2、投影展示
問:妳們畫得圓有的在上、有的在下、有的偏左有的偏右,什麽決定的?
學生匯報,圓怎麽這麽聽話呢
師小結:圓心決定圓的位置,怪不得人家叫圓心呢
這些圓大小各異,怎麽畫就能讓他有大有小?
小結:圓的半徑決定圓的大小(圓規兩腳間距離)
3、師:半徑的本事不小,想不想知道半徑還有什麽特征?是我直接告訴妳們還是自己研究?
那就結合老師的提示利用手中的工具小組***同研究吧
4.研究提示
同壹個圓內,半徑與直徑有什麽關系?
同壹個圓內,半徑有多少條?
同壹個圓內,半徑的長度都相等嗎?
匯報
同圓直徑是半徑的2倍 板書d=2r
問:妳怎麽知道的?
同圓的半徑有無數條,為什麽?(圓上有無數的點、折痕中發現)
同圓的半徑有無數條,那麽直徑有多少呢?
板書:同圓內半徑有無數條。
同圓的半徑都相等,為什麽?(通過測量,通過推理)
同圓的半徑都相等,那麽直徑都相等嗎?
板書:同圓內半徑都相等。
所以古人說:圓,壹中同長也
這個壹中指什麽?同長指什麽?
邊看幻燈邊讀這句話。
壹中同長的圓在生活中應用很廣泛
4、車輪的外形為什麽做成圓的,妳能解釋嗎?
為什麽不把車輪做成這些形狀的?(出示正多邊形圖片)
四、比較中深化圓的認識
1.由正三角形到正十二邊形,有什麽變化?
2.想象,正100邊形會是什麽樣子?(接近圓,但不是圓)
正3072邊形呢?(更接近圓,但還不是圓)
到底多少邊的時候就是圓了呢?
3、《周髀算經》中有這樣壹個記載,說“圓出於方,方出於矩”,所謂圓出於方,就是說最初的圓形並不是用現在的這種圓規畫出來的,而是由正方形不斷地切割而來的現在,如果告訴妳正方形的邊長是6厘米,妳能獲得關於圓的哪些信息?
4、陰陽太極圖。
師:想知道這幅圖是怎麽構成的嗎它是用壹個大圓和兩個同樣大的小圓組合而成的現在,如果告訴妳小圓的半徑是3厘米,妳又能知道什麽呢?
5、下面我們還將面臨3個實際問題的挑戰,同學們敢接受挑戰嗎?
問題1、妳能測量出1圓硬幣的直徑嗎?(參考用工具:直尺,壹副三角板)
問題2、妳能在地面上畫壹個半徑1米的圓嗎?(參考用工具:繩子、粉筆)
問題3、車輪都做成圓的,車軸裝在哪裏?為什麽?(參考用工具:自行車)
課下每個同學選擇壹個自己最感興趣的課題來研究。
五、總結
學完這節課,同學們還有什麽想法嗎?圓裏面藏著無窮無盡的奧秘,等待著同學們去研究和發現!願我們的學習和生活都像圓那樣完美!
小學數學教案 篇3教學目標:
1。 結合實際問題,了解小數乘法的意義;借助面積模型,經歷探索簡單小數乘整數算法的過程。
2。能正確進行簡單小數乘整數的口算,並能解決有關的簡單實際問題。
重點難點:
1。在學習了小數意義和整數乘法的基礎上,探索簡單的壹位小數乘整數的計算方法與算理。
2。過多樣化算法,進壹步鞏固小數乘整數的算法,滲透轉化思想。
教學流程:
壹、學情調查
1。讀出下面小數,結合情境說說它們的含義。
0。2元 0。3元 0。6元 0。4元 0。05元
2。填空。
5角=( )元
8角=( )元
10角=( )元
1。58元=( )元( )角( )分
4。06元=( )元( )分
2。4元=( )元( )角
6角5分=( )元
二、質疑探究
1。 師:請大家仔細觀察課本33頁情境圖,誰能提出壹步計算的乘法問題?
(1)課件展示教材上的信息,教師引領提問題。
生1提出問題:買4塊橡皮需要多少元?
師:同組交流妳的想法。
生2:加法算式為:( )
生3:乘法算式為:( )
師:在這裏,0。24表示的是( ),乘法是加法的( )。
(2)師:妳能用自己的辦法算出0。24是多少元嗎?動腦試壹試。
[嘗試計算,四人小組交流算法,算法匯報。]
生4: 壹個橡皮擦0。2元,四個橡皮擦就是0。2+0。2+0。2+0。2=( )元。
生5: 0。2元就是2角,4個2角就是8 角,8角等於0。8元。所以0。24=( )元。
生6: 我們用塗色的方法也可以算出0。24=0。8元。用壹個正方形表示1元,把它平均分成10份,2份就是0。2元,也就是壹個橡皮擦的價錢,買4個就塗色4個0。2元,合起來是0。8元。
生7: 4個0。2就是( )個0。1;8個0。1就是0。8。
師:仔細看笑笑與妳的做法壹樣嗎?
生8:壹樣。我認為( )
師:多媒體演示面積模型;4個0。3=( )
生9:淘氣總結得也很容易懂。
2。 師:買3把尺子需要多少元?
(鼓勵學生將前面學習的方法加以運用,獨立、主動探索小數乘整數的算理。並經歷交流各自計算方法的過程。)再嘗試提出不同問題,並列式計算。
生10:化成角簡單。0。4元=( )角 3個0。4元=( )角
師:多媒體演示面積模型;3個0。4=( )
生:同組交流。
0。4是( )個0。1,3個0。4是( )個0。1
三、達標檢測。(多媒體依次出現,便於匯報反饋)
1。教材第34頁練壹練13題。
2。教材第34頁練壹練第4題。
探討:0。011000=( )
3。
0。6+0。6+0。6+0。6+0。6=( ) ( )
0。3 4可以看成是( )個0。3連續相加。
0。08 3= ( )+ ( ) + ( )
壹本作文本0。9元,買4本多少元?(只列式)
加法算式:_________ 乘法算式:_________
四、拓展延伸。(多媒體出示)
☆ 我們周村小學大門口的街道旁栽了壹行柳樹,每1。2米栽壹棵,那麽從第壹棵到第六棵***有多少米?
小學數學教案 篇4教學內容: 九年義務教育六年制小學數學第壹冊(修訂本)“8的認識”(第40~41頁,練習八第1~2題)。
教學目標:
l.通過數8個物體的實踐活動,認識8,會寫8。
2.知道8以內數的順序,會比較8以內數的大小,能準確區分8個和第8個,培養初步的比較能力。
3.通過數、分的實踐活動,掌握8的組成,培養操作技能。
4.結合課文內容對學生進行安全教育。
2.總結。
(1)這節課妳學會了哪些知識?(先互相說說,再告訴老師和大家。)
(2)帶“8”字說壹句話。
3.布置課外活動題。
張開想象的翅膀,用8根小棒創造美麗的世界。
[總評:本課有兩個主要特點:第壹,積極實行啟發式和討論式教學,在教學的引入階段為學生創設主動發現8的學習情境;展開階段通過操作學具的小組合作活動,交流匯報主動發現的8的組成,培養獨立學習能力、合作意識、操作技能以及初步的函數思考能力;總結階段放手讓學生匯報學習成果,培養成功學習的自信心。第二,根據入學不久學生的特點,創設以激趣克服認識抽象數8的學習難點的愉悅情境,以智力源泉的操作實踐活動為基本認知手段,組織學生參與操作交流、歸納、練習等數學活動,指導學生人人參與匯報學習成果的學習,全面達到學習目標。這是壹節比較好的創造性教學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