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中東》教案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中東》教案

 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中東》教案,歡迎大家閱讀。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教案欄目。

 人教版七年級下冊地理《中東》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中東地區的範圍,位置。掌握本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了解中東地區石油的分布,生產和輸出線路及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 根據課標及教學目標的要求,確定中東地處?三洲五海之地?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教學難點:中東的石油在世界上的重要地位、分布及輸出線路。

 教學過程

 情境導入:

 百度圖片中東風光及中東戰爭的視頻。

 通過師生談話導入新課。

 這樣設計不光考慮到優美風光會給學生優美的享受,激發學生的學生的學習興趣;更主要的是,這與戰爭給中東的人民帶來的深重的災難形成強烈的對比,進而突出戰爭的殘酷,突破情感目標。

 活動1講授講授新課

 (板書)壹、三洲五海之地

 中東的範圍 (提問)同學們,誰知道?中東?的由來? (點撥)中東是以歐洲為中心劃分的地理區域。16~17世紀歐洲國家向東方擴張時,按距離的遠近,將部分東方國家分為近東、中東、遠東。 (活動)

 ①閱讀教材中的圖8.3和圖8.4,找出本區的主要國家和城市。

 (設問)觀察教材中的圖?土耳其海峽?,提問: 土耳其海峽是哪兩個大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哪兩個海? (點撥)亞洲和歐洲的分界線,溝通了地中海和黑海。 (探究)同學們,運用妳們所學知識分析壹下土耳其海峽和蘇伊士運河在東西方聯系方面的重要作用。 (小結)蘇伊士運河的建成大大地縮短了亞洲各港口到歐洲的航程;土耳其海峽是黑海進出口地中海的唯壹通道,也是溝通亞洲和歐洲的重要通道。

 活動2講授二世界石油寶庫

 (板書)二、世界石油寶庫

 世界最大的石油寶庫 (活動)閱讀教材中的圖8.5,思考: ①中東石油的儲量、產量、出口量各占多少? ②為什麽說中東是世界石油寶庫?

 (板書)石油的分布 (活動)閱讀圖8.4,找出石油的分布地區及主要產油國。 (小結)分布:波斯灣及其沿岸地區 主要產油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伊朗、科威特、埃及 (過渡)中東石油有哪些石油外運航線呢? (板書)3.石油的主要海上輸出路線和輸往國家 (活動)閱讀教材中的圖8.6,提問:

 ①本區石油主要輸往哪些國家地區,通過哪些航線?

 ②同樣是輸往西歐各國,航線A和航線B的差異何在?為什麽不是所有的油輪都選擇最短航線? (小結) (點撥)雖然航線A比航線B近,但蘇伊士運河是人工開鑿的河道,通航能力有限。

 中東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了解中東是壹個全世界關註的熱點地區。

 2.了解中東地區的範圍以及主要國家。

 3.掌握中東是壹個兩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以來是交通要道。

 教學重難點

 1中東地區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中東地區是世界的熱點地區、以及成為熱點地區的原因。

 教學過程

 壹、課題導入

 由伊拉克入侵科威特、美英聯軍轟炸伊拉克、美英聯軍進入巴格達、薩達姆銅象倒下及薩達姆被美軍捕獲的影視圖片導入戰爭發生的區域:這是壹個充滿硝煙和血腥的地區,從古至今發生了多次戰爭,很多強國都想控制這個地區,以便從中獲利。妳知道這是什麽地區?他們為什麽要想控制這個地區?控制了這個地區會獲取哪些好處?(板書:中東)

 學生活動:分組討論,合作探究,各抒己見。

 學法指導:由影視圖片激趣入題,轉入討論研究。

 壹孔之見:聯系當前世界上的重大事件,從學生愛關註的戰爭問題入手,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註意力集中。

 二、講授新課

 教師導入:重要的地理位置。(板書:重要的地理位置)

 學生讀圖:《中東的國家》,確認中東的範圍:

 1.中東的緯度位置。

 2.中東的海陸位置。

 3.本區主要的海峽。

 4.絲綢之路、蘇伊士航海線路圖、土耳其海峽圖。

 (引導學生在圖中依次找出並進行填圖練習,註意大洲之間的界限)

 歸納:中東位置極其特殊,我們可以將其概括為?兩洋、三洲、五海之地?,自古就是東西方貿易的交通要道,而今更成為海、陸、空運輸的要道及中轉站。

 學法指導:讀圖分析,合作學習,鞏固知識並解決問題。

 這是本區的壹個優勢,也是本節的壹個重難點。在引導學生認真讀圖分析的基礎上,讓學生了解中東重要的戰略地位,從而突破重難點。在知識講解中間對學生進行壹次思想教育,使學生看清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本質。

 教師轉接:西方資本主義國家除了看中中東重要的地理位置外,他們把自己的勢力擴張到這裏還有什麽企圖呢?

 由問題回到熱點話題,從中探究出西方資本主義國家的侵略原因,從而引出另壹個重難點。

 學生活動:討論──探究──發表觀點

 教師導入:豐富的石油使得這個地區成為壹個敏感的地區,誰控制了這個地區就意味著控制了這個地區的石油。(板書:豐富的石油資源)

 師生互動:觀看有關中東的石油資源的影視圖片,***同讀圖分析中東石油資源的特點。

 教師點撥、歸納:中東石油資源的特點:儲量大,埋藏淺,油質好,出油多。

 教師補充:除了上述幾點外,中東石油成本低,易於開采,運輸方便。由於這些特點,中東石油所取得的經濟效益是世界上任何壹個產油區所無法比擬的。

 提問:中東地區的石油主要集中分布在哪裏呢?

 學生活動:讀圖《世界石油分布圖》、《世界主要國家石油儲量扇形統計圖》、《世界十大儲油國統計表》、《中東部分國家石油儲量表(1995年)》,分析本地區石油在世界的地位。

 學法指導:讀圖──合作──探究──歸納

 中東石油的這些特點,使得西方資本主義國家垂涎不已,因此西方國家就加緊了對該地區石油的掠奪,使該地區成為世界的熱點地區,使學生受到壹次深刻的思想教育。

 提問:中東這麽多石油都是供自己國家用的嗎?如果出口,輸出路線又是怎樣的?

 學生活動:結合《中東石油海上運輸線路圖》,討論、分析。

 師生互動:教師結合掛圖講解,學生結合掛圖歸納。互動中間註意滲透中東重要的地理位置以及蘇伊士運河的重要作用。

 歸納小結:石油資源是中東人民的寶貴財富,可以說是中東人民的命根子。我們應該站在第三世界人民壹邊,支持中東產油國為保護石油資源、維護石油權益的鬥爭。

 學生活動:自由閱讀書上的?石油輸出國組織?,明確它在國際上發揮的重要作用。

 加強第三世界的合作,***同反對霸權主義,這又是對學生進行壹次思想教育,鼓舞學生學好科學知識文化,長大建設祖國,保衛祖國。

 教師轉接:結合前面所學的《東南亞》、《南亞》進行比較,分析並總結中東的優勢。

 提問:中東的地形、氣候等自然地理條件有什麽特點呢?中東的居民、國家情況又是什麽樣的?

 學生活動:讀《中東地形圖》自由討論。

 師生互動:觀看中東的民族風情、地貌水文、氣候植被等情況的影視圖片。(畫外音:看:壹望無際的沙漠、新月形的沙丘;地面上河流很少,有壹些地下泉水;氣候幹熱、居民全用肥大的衣服把身體包起來;樹木很少?阿拉伯民族,人民信奉伊斯蘭教並向真主祈禱,向未來祝福)(板書:幹旱環境中的農牧業)

 討論l:為何中東阿拉伯半島上沒有河流?從緯度、海陸因素、地形、洋流的影響等方面考慮。

 討論2:在這種自然條件下該如何發展農業生產?

 展示:播放壹段有關以色列的節水農業的影視片段和棗椰樹的相關圖片資料。

 學生活動:讀書上的閱讀內容?以色列的節水農業?回答:

 1.以色列為什麽要發展節水農業?

 2.以色列是怎樣發展節水農業的?它在發展節水農業方面有哪些值得我國借鑒的地方?

 歸納小結:中東的自然條件比較惡劣,氣候幹燥、炎熱,沙漠廣布,高原為主。艱苦的自然條件給農業生產和人民的生活帶來了極大的不便。但中東人民充分利用自己的地區優勢:豐富的石油資源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通過大量開采石油運往世界各地,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效益,以此來彌補自然條件的不足。但是由於石油是非可再生資源,因此中東的壹些產油國都在考慮當石油資源枯竭後如何發展本國經濟的問題。

 學法指導:先通過讀圖、觀看影視圖片作壹個初步的感性認識,再閱讀書上的相關資料、自由討話探究學習掌握知識。最後再擴展到資源利用問題上。

 簡要小結點明中東人民與自然作鬥爭的精神,激發學生征服自然,戰勝自然的意誌,樹立了學生正確的人地觀。同時也培養了學生正確的資源利用觀。

 三、小結

 延伸與探究:中東的發展給我們有所啟示:近在我們的身邊,遠在我們的大西北與中東在自然條件上有很多相似之處,如或氣候幹燥,或沙漠廣布,或有著豐富的礦產資源(西北地區豐富的石油資源)。現在,黨和國家把經濟發展放在重要位置,隨著大西北的進壹步開發,我們都面臨著壹次千古難逢的機遇與挑戰,能否從中東地區的發展中借鑒其能適合我們的經驗?就此試寫200字左右的文章。

 壹孔之見:?學以致用?在這裏得到了體現。聯系我國西部大開發,從中東的發展中獲得啟迪,讓學生進壹步了解我國的國情,從而增強了建設社會主義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