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和珅最後被嘉慶處死,真的是因為他貪得太多嗎?

和珅最後被嘉慶處死,真的是因為他貪得太多嗎?

和珅被嘉慶處死,他的貪墨行為只是原因之壹,此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壹是他成為嘉慶樹立自己權威形象的絆腳石,二是他在朝野的龐大勢力網,某種程度上已對嘉慶的皇權構成了隱形威脅。

和珅之死的經過

乾隆在位後期,和珅作為清朝政壇新勢力,迅速崛起,並逐漸成為乾隆帝最信任的心腹股肱和左膀右臂,官職壹路飆升,成為大清朝壹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二皇上”。

嘉慶四年(1799年)正月,太上皇乾隆駕崩,紅極壹時的和珅,人生也來到了轉折點。正月十三,嘉慶下旨公布和珅的“二十大罪狀”,和珅被撤職查辦,關入大牢,家產被全部抄沒,最終被賜死。從和珅家中抄沒出了巨額的金銀財寶,據說合計達到白銀幾億兩,遠遠超過清朝每年財政收入。

和珅之死的原因之壹:他成為嘉慶“去乾隆化”的絆腳石

乾隆壹生對權力有著極強的占有欲,嘉慶登基後,他退居後宮,仍然手握大權不撒手,嘉慶實際上不過是個有名無實的傀儡和傳話筒。嘉慶帝為此非常苦惱。嘉慶四年,乾隆龍馭上賓,嘉慶立即迫不及待地開始構建屬於自己的全新權力體系,打造真正以自己為核心的嘉慶王朝。

在此背景下,和珅作為乾隆的忠實附庸,時時處處按乾隆留下的規矩辦事,宛如乾隆的影子壹樣無處不在,引起了嘉慶的極度不滿,清除和珅也就提上議事日程。

和珅之死的原因之二:和珅的存在已經危及嘉慶的皇權

和珅獨攬清朝大權二十余年,其個人勢力已經在朝野上下盤根錯節,分布極廣,幾乎掌控了所有要害部門,隱然成為嘉慶之外的又壹個權利核心。乾隆的威望和手段足以鎮得住和珅,但根基尚淺的嘉慶卻沒有這樣的自信,鏟除和珅就成為必然之舉。

因此和珅之死,他的貪墨之舉僅僅是原因之壹,他與嘉慶的權力沖突才是根源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