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初中數學教案設計範例精選

初中數學教案設計範例精選

初中數學教案設計範例精選

  教學設計 是壹個系統設計並實現學習目標的過程,它遵循學習效果最優的原則,是課件開發質量高低的關鍵所在。以下是我為大家準備的初中數學教案設計範例,歡迎大家前來參閱。

?

 初中數學教案設計範例1

 《角平分線的性質》

 (壹)創設情境 導入新課

 不利用工具,請妳將壹張用紙片做的角分成兩個相等的角。妳有什麽辦法?

 如果前面活動中的紙片換成木板、鋼板等沒法折的角,又該怎麽辦呢?

 設計目的:能聚攏學生的思維為新課的開展創造了良好的教學氛圍。

 (二)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

 (活動壹)探究角平分儀的原理。具體過程如下:

 播放奧巴馬訪問我國的錄像資料------引出雨傘-----觀察它的截面圖,使學生認清其 中的邊角關系-----引出角平分線;並且運用幾何畫板對傘的開合進行動態演示,讓學生直觀感受傘面形成的角與主桿的關系-----讓學生設計制作角平分儀;並利用以前所學的知識尋找理論上的依據,說明這個儀器的制作原理。

 設計目的:用生活中的實例感知。以最近大事作引入點,以最常見的事物為載體,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認識到數學的價值。其中設計制作角平分儀,可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和成就感以及學習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很輕松的完成活動二。

 (活動二)通過上述探究,能否總結出尺規作已知角的平分線的壹般方法.自己動手做做看.然後與同伴交流操作心得.

 分小組完成這項活動,教師可參與到學生活動中,及時發現問題,給予啟發和指導,使講評更具有針對性。

 討論結果展示: 教師根據學生的敘述,利用多媒體課件演示作已知角的平分線的方法:

 已知:?AO B.

 求作:?AOB的平分線.

 作法:

 (1)以O為圓心,適當長為半徑作弧,分別交OA、OB於M、N.

 (2)分別以M、N為圓心,大於1/2MN的長為半徑作弧.兩弧在?AOB內部交於點C.

 (3)作射線OC,射線OC即為所求.

 設計目的:使學生能更直觀地理解畫法,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議壹議:

 1.在上面作法的第二步中,去掉?大於 MN的長?這個條件行嗎?

 2.第二步中所作的兩弧交點壹定在?AOB的內部嗎?

 設計這兩個問題的目的在於加深對角的平分線的作法的理解,培養數學嚴密性的良好學習習慣。

 學生討論結果總結:

 1.去掉?大於 MN的長?這個條件,所作的兩弧可能沒有交點,所以就找不到角的平分線.

 2.若分別以M、N為圓心,大於 MN的長為半徑畫兩弧,兩弧的交點可能在?AOB的內部,也可能在?AOB的外部,而我們要找的是?AOB內部的交點,否則兩弧交點與頂點連線得到的射線就不是?AOB的平分線了.

 3.角的平分線是壹條射線.它不是線段,也不是直線,所以第二步中的兩個限制缺壹不可.

 4.這種作法的可行性可以通過全等三角形來證明.

 (活動三)探究角平分線的性質

 思考:已知壹角及其角平分線添加輔助線構成全等三角形;構成全等的直角三角形。這樣的三角形有多少對?

 這樣設計的目的是加深對全等的認識。

 初中數學教案設計範例2

 壹、教學目標:

 1、知道壹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定義。

 2、理解掌握壹次函數的圖象的特征和相關的性質。

 3、弄清壹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區別與聯系。

 4、掌握直線的平移法則簡單應用。

 5、能應用本章的基礎知識熟練地解決數學問題。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初步構建比較系統的函數知識體系。

 難點:對直線的平移法則的理解,體會數形結合思想。

 三、教學過程:

 1、壹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定義:

 壹次函數:壹般地,若y=kx+b(其中k,b為常數且k?0),那麽y是壹次函數。

 正比例函數:對於 y=kx+b,當b=0, k?0時,有y=kx,此時稱y是x的正比例函數,k為正比例系數。

 2、壹次函數與正比例函數的區別與聯系:

 (1)從解析式看:y=kx+b(k?0,b是常數)是壹次函數;而y=kx(k?0,b=0)是正比例函數,顯然正比例函數是壹次函數的特例,壹次函數是正比例函數的推廣。

 (2)從圖象看:正比例函數y=kx(k?0)的圖象是過原點(0,0)的壹條直線;而壹次函數y=kx+b(k?0)的圖象是過點(0,b)且與y=kx

 平行的壹條直線。

 基礎訓練:

 1、寫出壹個圖象經過點(1,? 3)的函數解析式為:

 2、直線y=?2X?2不經過第 象限,y隨x的增大而。

 3、如果P(2,k)在直線y=2x+2上,那麽點P到x軸的距離是:

 4、已知正比例函數 y =(3k?1)x,,若y隨x的增大而增大,則k是:

 5、過點(0,2)且與直線y=3x平行的直線是:

 6、若正比例函數y =(1?2m)x 的圖像過點A(x1,y1)和點B(x2,y2)當x1y2,則m的取值範圍是:

 7、若y?2與x?2成正比例,當x=?2時,y=4,則x= 時,y = ?4。

 8、直線y=? 5x+b與直線y=x?3都交y軸上同壹點,則b的值為 。

 9、已知圓O的半徑為1,過點A(2,0)的直線切圓O於點B,交y軸於點C。

 (1)求線段AB的長。

 (2)求直線AC的解析式。

 初中數學教案設計範例3

 壹、教學目標:

 1、理解二元壹次方程及二元壹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2、學會求出某二元壹次方程的幾個解和檢驗某對數值是否為二元壹次方程的解;

 3、學會把二元壹次方程中的壹個未知數用另壹個未知數的壹次式來表示;

 4、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滲透類比的思想方法,並滲透德育教育。

 二、教學重點、難點:

 重點:二元壹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壹次方程的解的概念。

 難點:把壹個二元壹次方程變形成用關於壹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壹個未知數的形式,其實質是解壹個含有字母系數的方程。

 三、教學方法與教學手段:

 通過與壹元壹次方程的比較,加強學生的類比的思想方法; 通過?合作學習?,使學生認識數學是根據實際的需要而產生發展的觀點。

 四、教學過程:

 1、情景導入:

 新聞鏈接:x70歲以上老人可領取生活補助。

 得到方程:80a+150b=902 880、

 2、新課教學:

 引導學生觀察方程80a+150b=902 880與壹元壹次方程有異同?

 得出二元壹次方程的概念:含有兩個未知數,並且所含未知數的項的次數都是1次的方程叫做二元壹次方程。

 做壹做:

 (1)根據題意列出方程:

 ①小明去看望奶奶,買了5 kg蘋果和3 kg梨***花去23元,分別求蘋果和梨的單價、設蘋果的單價x元/kg , 梨的單價y元/kg ;

 ②在高速公路上,壹輛轎車行駛2時的路程比壹輛卡車行駛3時的路程還多20千米,如果設轎車的速度是a千米/小時,卡車的速度是b千米/小時,可得方程:

 (2)課本P80練習2、判定哪些式子是二元壹次方程方程。

 合作學習:

 活動背景愛心滿人間記求是中學?學雷鋒、關愛老人?誌願者活動。

 問題:參加活動的36名誌願者,分為勞動組和文藝組,其中勞動組每組3人,文藝組每組6人、團支書擬安排8個勞動組,2個文藝組,單從人數上考慮,此方案是否可行? 為什麽? 把x=8,y=2代入二元壹次方程3x+6y=36,看看左右兩邊有沒有相等? 由學生檢驗得出代入方程後,能使方程兩邊相等、得出二元壹次方程的解的概念:使二元壹次方程兩邊的值相等的壹對未知數的值叫做二元壹次方程的壹個解。

 並提出註意二元壹次方程解的書寫方法。

 3、合作學習:

 給定方程x+2y=8,男同學給出y(x取絕對值小於10的整數)的值,女同學馬上給出對應的x的值; 接下來男女同學互換、(比壹比哪位同學反應快)請算的最快最準確的同學講他的計算方法、提問:給出x的值,計算y的值時,y的系數為多少時,計算y最為簡便?

 出示例題:已知二元壹次方程 x+2y=8。

 (1)用關於y的代數式表示x;

 (2)用關於x的代數式表示y;

 (3)求當x= 2,0,?3時,對應的y的值,並寫出方程x+2y=8的三個解。

 (當用含x的壹次式來表示y後,再請同學做遊戲,讓同學體會壹下計算的速度是否要快)

 4、課堂練習:

 (1)已知:5xm?2yn=4是二元壹次方程,則m+n=;

 (2)二元壹次方程2x?y=3中,方程可變形為y= 當x=2時,y= ;

 5、妳能解決嗎?

 小紅到郵局給遠在農村的爺爺寄掛號信,需要郵資3元8角、小紅有票額為6角和8角的郵票若幹張,問各需要多少張這兩種面額的郵票?說說妳的方案。

 6、課堂小結:

 (1)二元壹次方程的意義及二元壹次方程的解的概念(註意書寫格式);

 (2)二元壹次方程解的不定性和相關性;

 (3)會把二元壹次方程化為用壹個未知數的代數式表示另壹個未知數的形式。

 7、布置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