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心理學對教育實踐具有描述、解釋、預測和控制的作用。在實際應用中,這些作用往往相互交織在壹起,具體包括以下四個方面:幫助教師準確地了解問題;為實際教學提供科學的理論指導;幫助教師預測並幹預學生;幫助教師結合實際教學進行研究。
索人類心理是21世紀重要的學科之壹,教育心理學從教育的角度去研究心理規律,將補充和擴展心理學理論。隨著人們對教育重要性的喚醒,逐漸也關註到教育學中還有很多規律需要完善,教育心理學的學習,將有助於這些規律的完善。
擴展資料: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意義:
1、教育心理學有助於提高師資水平:教師隊伍建設的重點在於教師,而教師的素質既包括專業素質又包括育人素質。教育心理學是教育理論與技術的壹個重要組成部分,不僅有助於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而且有助於提高教師解決教育實際問題的能力。
2、教育心理學有利於提高教育教學質量:教育心理學有助於教師更加深入地了解學生,提高教育教學的針對性。學習教育心理學,能夠更深刻地理解有關教學措施的心理學依據,從而能更主動而科學地駕馭教學方法和教育手段,豐富自己的教學藝術,從而全面地提高教學質量。
3、教育心理學有助於進行教育教學改革:縱觀國際國內成功的教育教學改革無不是心理學,而且主要是以教育心理學為支撐的。最典型的是20世紀50、60年代的湧現的世界三大教育改革家美國的布魯納、前蘇聯的贊科夫和德國的瓦根舍因(其本人就是心理學家)。
學習教育心理學有利於提高辯證唯物主義水平,提高教師自我教育的自覺性;有利於更好地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搞好教書育人,並把教書育人提高到更科學的高度;並有利於教師總結工作經驗,自覺開展教育科學研究。
百度百科-教育心理學(心理學分支學科)
百度百科-幼兒教育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