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地區從不缺乏尤物,但是受宗教傳統文化的影響,多數女性必須佩戴死氣沈沈的面紗,只能露出哀怨傷神的明眸。好在最近幾年,開放的思想逐漸滲透至阿拉伯國家,壹些勇敢的女性敢於摘掉頭巾和長袍,釋放真我,向世界展現魅力。
敘利亞第壹夫人阿斯瑪?阿薩德就是其中壹位典型代表。
敘利亞內戰從2011年持續至今,給無辜百姓造成了難以計數的傷害。叛軍燒殺搶掠,西方國家火上澆油,讓敘利亞滿目瘡痍,神聖的阿拉伯文化光輝不復以往。
阿斯瑪的出現,無疑是壹場甘霖,滋潤了人民因戰爭而幹涸的內心,她本人也因此被稱作"中東的戴安娜王妃"。
名門千金年輕有為,機緣巧合偶遇貴婿
阿斯瑪是敘利亞名門阿克拉斯家族後裔,父親是醫學界頂尖的心臟手術醫生,母親則在敘利亞駐英大使館中擔任外交官。由於母親工作的特殊性,早在她出生前,父母就移民到了英國,而她於1975年出生於倫敦。
"阿斯瑪"在阿拉伯語中意為"卓越",事實證明,她也的確實現了這壹目標。含著金湯匙降臨的阿斯瑪自小就接受先進優越的英式教育,她小學就讀於英格蘭教堂學校,隨後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於女王學院,並順利進入倫敦國王學院深造。
阿斯瑪年紀輕輕精通4國語言,在主攻計算機科學專業時還順帶取得了法國文學學士學位,是當時英國上層階級中數壹數二的名媛學霸。
畢業後,阿斯瑪再三選擇,最終從事金融投資工作。在這期間,她偶然結識了巴沙爾?阿薩德。
彼時,巴沙爾雖是總統哈菲茲次子,卻不是接班人:因為學眼科出身的他對政治壹竅不通;相比之下,哥哥巴西勒才是下任總統的最佳候選人。
正是抱著這種心態,壹向無欲無求的阿斯瑪答應了巴沙爾的追求,無視10歲年齡差,和他迅速發展成為戀人關系。
若幹年後,已經貴為巴沙爾總統夫人的阿斯瑪也屢次坦言:從來沒料想到自己會成為"第壹夫人"。
巔峰時期辭職隱退,回歸家庭相夫教子
阿斯瑪畢業於英國四大名校,手握兩大學位,是貨真價實的社會精英,許多知名企業都紛紛向她拋出了橄欖枝。
反復斟酌後,她選擇了摩根大通銀行,成為了壹名經濟分析師,負責生物制藥公司的收購兼並任務。與此同時,為了增強業務能力,她還申請前往哈佛大學輔修經濟學。
2000年年底,事業如日中天的阿斯瑪突然向領導提交了辭呈,震驚公司上下。恰巧哈佛大學MBA的錄取通知書已經寄到,但阿斯瑪也放棄了入學機會和高額獎學金,沒有報到。
兩個月後,她和巴沙爾低調完婚,壹直到了次年年初才對外公開婚訊。
阿斯瑪壹***生下了2子1女,全家人住在大馬士革的住宅區公寓裏。阿斯瑪認為,被密集的居民包圍才是最安全的。所以她和家人出門從來不隨身攜帶保鏢,全家人的生活被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他們的鄰居曾透露,阿斯瑪對子女教育十分嚴格,要求他們無論是學業還是社會工作都必須有所成就。
罹患癌癥堅韌不拔,輔助丈夫支撐大局
婚後不久,阿斯瑪便開始以"第壹夫人"的身份在政界嶄露頭角。短短壹年時間內,她的足跡遍布敘利亞全境100多個貧困村莊。為了保障偏遠落後地區婦女兒童的權益,她自掏腰包創辦學校,設立婦幼保健醫院,並呼籲上層名流積極募捐。
然而,突如其來的內戰卻打破了平靜,叛軍揭竿而起,發動了激烈的戰爭。古老國度遭受重創,無數歷史悠久的建築毀於戰火之中,只剩殘垣斷壁。
居民流離失所,無家可歸,橫屍遍野,壹片慘狀。"屋漏偏逢連夜雨",在這千鈞壹發的時刻,阿斯瑪又被診斷出患有乳腺癌,需要馬上進行手術。無奈之下,她被迫入院,切除了乳房和腫瘤。
尚未等到完全康復,阿斯瑪就主動出院,投身至社會活動。她親自前往前線,慰問正在作戰的士兵,並向他們的家人伸出援助之手。
針對那些因負傷退出戰爭的傷殘士兵,阿斯瑪將他們安頓在療養俱樂部,偶爾和他們壹同分享自己的抗癌經歷,鼓勵他們從傷痛中恢復過來。
"沙漠玫瑰",這個美稱用於形容阿斯瑪實在是再貼切不過了,她為敘利亞人民做出了巨大的物質貢獻和精神撫慰,讓難民在殘酷的現實面前感受到了人性的光輝。她不僅是巴沙爾的賢內助,更是敘利亞不可替代的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