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是秋的好詞好句
《故都的秋》語句賞析 高江海 1.“秋並不是名花,也並不是美酒,那壹種半開半醉的狀態,在領略秋的過程上,是不合適的。” 賞析以名花和美酒喻“秋”不過是大自然壹種季節更替。秋是開放在原野的野花,花的色香味展示無遺;秋是北方白幹,烈辣十足。要想飽嘗這野花白酒似的秋,必須處於壹種“全開全醉”的狀態,這樣才能領略真正的秋。 2.“著著很厚的青布單衣或夾襖都市閑人,咬著煙管,在雨後的斜橋影裏,上橋頭樹底下去壹立”。 賞析這句是寫場景。雨後,夕陽即將西下,石橋投下了歪斜的影子,橋頭的樹底立著壹個(或幾個)咬著煙管的都市閑人。句子通過“斜橋影”給我們暗示了夕陽的存在,夕陽增添了秋天清冷和悲涼。 3. “‘可不是嗎?壹層秋雨壹層涼了!’北方人念陣字,總老像是層字,平平仄仄起來,這念錯的歧韻,倒來的正好。” 賞析從內容上看,由“陣”而“層”,寫出了秋雨的量小。“層”字在表現秋雨的形象性方面是“陣”所沒有的。“壹陣秋雨壹陣涼”的平仄是“平仄平仄平仄平”,“壹層秋雨壹層涼”的平仄是“仄平平仄仄平平”,後者更符合近體詩的平仄規律,所以韻律更好。 4.“有些批評家說,中國的文人學士,尤其是詩人,都帶著很濃厚的頹廢色彩,所以中國的詩文裏,頌贊秋的文字特別的多。” 賞析“頹廢”是意誌消沈、精神委靡的樣子。對生活失去了熱情的人,是不可能寫出贊頌秋的文字的,在他們的眼裏,應是見秋而悲。劉禹錫認為“自古逢秋悲寂寥”;歐陽修寫《秋聲賦》,悲秋無疑。文中的“頹廢”另壹層意思是把寄情山水、放浪形骸、流連湖光山色也被歸入“頹廢”行列。 5.“比起北國的秋來,正像是黃酒之與白幹,稀飯之與饃饃,鱸魚之與大蟹,黃犬之與駱駝。” 賞析這四組屬對比性的比喻句,從四個不同角度地寫出了南國與北國之秋的差異。第壹組從“酒”的角度寫味道的足與不足;第二組從“飯”的角度寫質的實在與不實在,饃當然是吃壹口是壹口;第三組從“菜”的角度寫味道的濃與不濃。前三組正好是壹桌菜,構思可謂獨特。第四組是從格調著眼,駱駝比之黃犬,可謂“大氣大派”,“駱駝”形象地渲染出了北國之秋豪放而不矜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