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之什·大田 雨我公田 遂及我私
桑扈之什·角弓 雨雪瀌瀌 見晛曰消 莫肯下遺 式居婁驕
桑扈之什·角弓 雨雪浮浮 見晛曰流 如蠻如髦 我是用憂
查慎行 雨過桐廬 雨蓑煙笠嚴陵近,
曹操 對酒 雨澤如此,百谷用成。
江總 雨雪曲雨雪隔榆溪。從軍度隴西。
虞世南 奉和幽山雨後應令 雨歇連峰翠,
王勃 郊興 雨去花光濕,
陳子昂 答韓使同在邊 雨雪顏容改。
孟郊 遊終南龍池寺 雨開山更鮮。
張籍 江村行 雨中移秧顏色鮮。
張籍 寄和州劉使君 雨後山光滿郭青。
韓愈 石鼓歌 雨淋日炙野火燎,
韓愈 雨中寄張博士籍侯主簿喜 雨慣曾無節,
李賀 秋來 雨冷香魂吊書客。
李賀 羅浮山人與葛篇 雨中六月蘭臺風。
李賀 神弦曲 雨工騎入秋潭水。
孟浩然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雨後宜返照。
孟浩然 同王九題就師山房 雨隨階下雲。
王昌齡 巴陵別劉處士 雨雪候音旨。
王昌齡 九江口作 雨開浸陽秋。
王維 秋夜獨坐 雨中山果落,
王維 奉和聖制從蓬萊向興慶閣道中留春雨中春望之作應制 雨中春樹萬人家。
王維 輞川別業 雨中草色綠堪染,
崔顥 雁門胡人歌 雨裏孤峰濕作煙。
白居易 讀《漢書》 雨來同日滋。
白居易 村居臥病三首其三 雨來苗漸大。
白居易 司馬宅 雨徑綠蕪合,
白居易 續古詩十首其四 雨長彼何因。
白居易 續古詩十首其四 雨露長纖草,
白居易 有木詩八首其壹 雨露助華滋。
白居易 捕蝗 雨飛蠶食千裏間,
白居易 陵園妾 雨露之恩不及者,
白居易 效陶潛體詩十六首其四 雨多落為萁。
雨來苦愁悲。
雨來亦怨咨。
雨冷不成絲。
白居易 朝歸書寄元八 雨後清和天。
白居易 禁中秋宿 雨冷通中枕。
白居易 客路感秋寄明準上人 雨霽山河清。
白居易 醉後走筆酬劉五主薄長句之贈,兼簡張大、賈二十四先輩昆季 雨天連宿草堂中,
白居易 答韋八 雨多紅萼稀。
白居易 宿桐廬館同崔存度醉後作 雨滴梧桐山館秋。
白居易 長安早春旅懷 雨灑輕黃柳條濕。
白居易 微之宅殘牡丹 雨打風摧花不全。
白居易 秋蟲 雨夜愁人耳。
白居易 感元九悼亡詩因為代答三首-答謝家最小偏憐女 雨荒春圃唯生草,
白居易 微之到通州日授館未安見塵壁間有數行字讀之即仆舊詩其落句雲綠水紅蓮壹朵開千花百草無顏色然不知題者何人也微之吟嘆不足因綴壹章兼錄仆詩本同寄省其詩乃是十五年前初及第時贈長安妓人阿軟絕句緬思往事杳若夢中懷舊感今因酬長句 雨淋江館破墻頭。
白居易 醉後題李馬二妓 雨中神女月中仙。
白居易 東南行壹百韻寄通州元九侍禦澧州李十壹舍人果州崔二十二使君開州韋大員外庾三十二補闕杜十四拾遺李二十助教員外竇七校書 雨露各沾濡。
白居易 初到江州寄翰林張李杜三學士 雨露施恩無厚薄,
白居易 春末夏初閑遊江郭二首其壹 雨埋釣舟小,
白居易 百花亭晚望夜歸 雨聲蕭颯渡江來。
白居易 四十五 雨鬢半蒼蒼。
白居易 送客春遊嶺南二十韻 因敘嶺南方物以諭之,並擬微之送崔二十壹之作。 雨黑長楓人。
白居易 潯陽春三首-春去 雨度江頭送暮春。
白居易 元十八從事南海欲出廬山臨別舊居有戀泉聲之什因以投和兼伸別情 雨露初承黃紙詔,
白居易 後宮詞 雨露由來壹點恩,
白居易 和三月三十日四十韻 雨師習習灑,
雨衙少辭牒,
白居易 秋池二首其二 雨余蟬聲歇。
白居易 和微之春日投簡陽明洞天五十韻 雨來萌盡達,
白居易 過元家履信宅 雨淋歌閣欲傾欹。
白居易 池上小宴問程秀才 雨滴篷聲青雀舫,
白居易 裴常侍以題薔薇架十八韻見示因廣為三十韻以和之 雨夜泣蕭娘。
白居易 閑園獨賞 因夢得所寄蜂鶴之詠,因成此篇以和之。 雨添山氣色,
白居易 秋霖中奉裴令公見招早出赴會馬上先寄六韻 雨暗三秋日,
白居易 閑適 雨雪寒供飲宴時。
白居易 五年秋病後獨宿香山寺三絕句其二 雨散雲飛盡不回。
白居易 閑坐看書貽諸少年 雨砌長寒蕪,
李紳 逾嶺嶠止荒陬抵高要 雨寒日暖常斯須。
李紳 別連理樹 雨露曾沾自不枯。
李紳 渡西陵十六韻 雨送奔濤遠,
李紳 拜三川守 雨晴郊藪謬隨車。
李紳 端州江亭得家書二首 其壹 雨中鵲語喧江樹,
元稹 酬樂天東南行詩壹百韻 雨蒸蟲沸渭,
元稹 陪張湖南宴望嶽樓,稹為監察禦史,張中丞知雜事 雨籠衡嶽是南山。
元稹 夜坐 雨滯更愁南瘴毒,
元稹 雨聲 雨點荷心暗復明。
元稹 酬樂天雨後見憶 雨滑危梁性命愁,
元稹 樂府古題出門行 雨澤隨客意。
元稹 夢遊春七十韻 雨來春欲暮。
杜甫 攜妓納涼晚際遇雨(其二) 雨來沾席上
杜甫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絕奉答二絕 雨映行宮辱贈詩
杜甫 夔州歌十絕句 雨隨神女下朝朝
杜甫 答鄭十七郎壹絕 雨後過畦潤
杜甫 九日寄岑參 雨腳但如舊。
杜甫 秋雨嘆三首其壹 雨中百草秋爛死,
杜甫 北征 雨露之所濡,
杜甫 夏日嘆 雨降不濡物,
杜甫 宿贊公房 雨荒深院菊,
杜甫 狂夫 雨□(裹裏換邑)紅蕖冉冉香。
杜甫 石筍行 雨多往往得瑟瑟,
杜甫 朝雨 雨燕集深條。
杜甫 茅屋為秋風所破歌 雨腳如麻未斷絕。
杜甫 重遊何氏五首其四 雨拋金鎖甲,
杜甫 陪諸貴公子丈八溝攜妓納涼,晚際遇雨二首其二 雨來沾席上,
杜甫 秋雨嘆三首其三 雨聲颼颼催早寒,
杜甫 大雲寺贊公房四首其二 雨瀉暮檐竹,
杜甫 中丞嚴公雨中垂寄見憶壹絕,奉答二絕其壹 雨映行宮辱贈詩,
李白 妾薄命 雨落不上天。
李白 秋浦歌十七首其二 雨淚下孤舟。
李白 酬裴侍禦對雨感時見贈 雨色秋來寒。
李白 與賈至舍人於龍興寺剪落梧桐枝望(邕水旁)湖 雨洗秋山凈。
李白 秋登宣城謝脁北樓 雨水夾明鏡。
李白 宿巫山下 雨色風吹去。
李白 落日憶山中 雨後煙景綠。
岑參 宿東溪王屋李隱者 雨氣和人煙。
岑參 水東店送唐子歸嵩陽 雨過杜陵西。
岑參 偃師東與韓樽同詣景雲暉上人即事 雨後秋風渡漕河。
岑參 因假歸白閣西草堂 雨在八九峰。
岑參 送薛播擢第歸河東 雨氣醒別酒,
岑參 首秋輪臺 雨拂氈墻濕,
劉長卿 題靈祐和尚故居 雨花隨淚***沾巾。
戴叔倫 宿靈巖寺 雨急山溪漲,
戴叔倫 過賈誼舊居 雨余古井生秋草,
戴叔倫 赴撫州對酬崔法曹夜雨滴空階五首(選壹) 其壹 雨落濕孤客,
戴叔倫 又酬曉燈離暗室五首(選壹) 其三 雨影懸空壁。
韋應物 寒食寄京師諸弟 雨中禁火空齋冷,
盧綸 雪謗後逢李叔度 雨散出山時。
賈島 病起 雨阻故人來。
杜牧 池州送孟遲先輩 雨余山態活。
杜牧 華清宮三十韻 雨露偏金穴,
杜牧 長安雜題長句六首 其三 雨晴九陌鋪江練,
杜牧 春日言懷寄虢州李常侍十韻 雨派
杜牧 昔事文皇帝三十二韻 雨晴文石滑,
杜牧 東都送鄭處誨校書歸上都 雨霽洛陽城。
杜牧 題揚州禪智寺 雨過壹蟬噪,
杜牧 齊安郡晚秋 雨暗殘燈棋散後,
杜牧 折菊 雨中衣半濕,
杜牧 醉後題僧院 雨晦傾瓶取醉泥。
杜牧 題新定八松院小石 雨滴珠璣碎,
杜牧 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 雨侵寒牖夢,
杜牧 見穆三十宅中庭梅榴花謝 雨余爭解免低徊。
杜牧 夜雨 雨聲如別秋。
杜牧 羊欄浦夜陪宴會 雨沾雲惹侍襄王。
杜牧 薔薇花 雨晴香拂醉人頭。
杜牧 題孫逸人山居 雨雪山程出店遲。
杜牧 過鮑溶宅有感 雨聲雲木涼。
李商隱 碧城三首 雨過河源隔座看。
李商隱 端居 雨中寥落月中愁。
李商隱 七月二十八日夜與王鄭二秀才聽雨後夢作 雨打湘靈五十弦。
趙嘏 送友人鄭州歸覲 雨靜圃田沙。
趙嘏 南園 雨過郊原綠尚微,
趙嘏 遣興二首 其壹 雨氣如秋麥熟初。
馬戴 寄賈島 雨滴秦城暮。
溫庭筠 罩魚歌 雨離離,
溫庭筠 春日野行 雨漲西塘金堤斜,
溫庭筠 溪上行 雨濕蓼花千穗紅。
溫庭筠 送崔郎中赴幕 雨散雲飛二十年。
皮日休 西塞山泊漁家 雨來蒓菜流船滑,
皮日休 秋晚自洞庭湖別業寄穆秀才 雨淋黃菊不成香。
皮日休 登第後寒食,杏園有宴,因寄錄事宋垂文同年 雨洗清明萬象新,
陸龜蒙 和襲美釣侶二章其二 雨後沙虛古岸崩,
陸龜蒙 溪思雨中 雨映山前萬句絲,
杜審言 和韋承慶過義陽公主山池五首 其壹 雨余清晚夏,
杜審言 贈蘇味道 雨雪關山暗,
杜審言 和李大夫嗣真奉使存撫河東 雨霈鴻私滌,
歐陽修 啼鳥 雨聲蕭蕭泥滑滑,
歐陽修 答梅聖俞大雨見寄 雨勢隨疾徐。
歐陽修 逸老亭 雨外壹川晴。
歐陽修 夷陵書事寄謝三舍人 雨惡江崩斷岸流。
歐陽修 答通判呂太博 雨後無人看落英。
歐陽修 秋陰 雨冷侵燈暈,
歐陽修 郡齋書事寄子履 雨過紫苔惟鳥跡,
歐陽修 遊石子澗 雨後山光入酒杯。
歐陽修 竹間亭 雨多苔莓青,
歐陽修 夕照 雨氣晚成虹。
歐陽修 小圃 雨罷葉生光。
歐陽修 柳 雨闊堤長走畫轅,
歐陽修 荷葉 雨歇涼◇起,
歐陽修 和晏尚書夏日偶至郊亭 雨過西城野色侵。
歐陽修 題張損之學士蘭臯亭 雨積蛙鳴亂,
歐陽修 和聖俞百花洲二首(之二) 雨過清香發。
歐陽修 春日獨居 雨霽日長花爛漫,
歐陽修 送薛水部通判並州 雨雪春寒土屋深。
歐陽修 贈潘道士 雨中尋得越江吟。
範仲淹 遊廬山作 雨過松黃十裏鋪。
蘇軾 真興寺閣禱雨 雨意昏昏欲醞成。
蘇軾 望海樓晚景五絕其二 雨過潮平江海碧,
蘇軾 追和子由去歲試舉人洛下所寄九首暴雨初晴樓上晚景其三 雨余風物便蕭然。
蘇軾 次韻沈長官三首其三 雨入松江水漸肥。
蘇軾 書軒冰池 雨昏石硯寒雲色,
蘇軾 荻蒲 雨折霜乾不耐秋,
蘇軾 次答邦直、子由五首其三 雨入河洪失舊灘。
蘇軾 答任師中、家漢公 雨中擷園蔬。
蘇軾 次韻呂梁仲屯田 雨葉風花日夜稀,
蘇軾 和子由送將官梁左藏仲通 雨足誰言春麥短,
蘇軾 太虛以黃樓賦見寄,作詩為謝 雨雹散雷椎。
蘇軾 次韻舒堯文祈雪霧豬泉 雨點隨人如撒菽。
蘇軾 和孫同年卞山龍洞禱睛 雨師少弭節,
蘇軾 次韻周開祖長官見寄 雨余欄檻上蝸牛。
蘇軾 寓居定惠院之東,雜花滿山,有海棠壹株,土人不知貴也 雨中有淚亦淒愴,
蘇軾 二月二十六日,雨中熟睡,至晚,強起出門,還作此詩,意思殊昏昏也 雨聲來不斷,
蘇軾 雨晴後,步至四望亭下魚池上,遂自乾明寺前東岡上歸,二首其壹 雨過浮萍合,
蘇軾 武昌銅劍歌 雨余江清風卷沙,
蘇軾 東坡八首其三 雨到壹犁外。
蘇軾 寒食雨二首其二 雨勢來不已。
蘇軾 東坡 雨洗東坡月色清,
蘇軾 棲賢三峽橋 雨雹亂晴晝。
蘇軾 別子由三首兼別遲其壹 雨中荷葉終不濕。
蘇軾 贈梁道人 雨斜江上壹漁蓑。
蘇軾 西太壹見王荊公舊詩,偶次其韻二首其壹 雨余風日清酣。
蘇軾 次韻林子中、王彥祖唱酬 雨余北固山圍座,
蘇軾 次韻蔣穎叔、錢穆父從駕景靈宮二首其壹 雨收九陌豐登後,
蘇軾 贈清涼寺和長老 雨余鐘鼓更清新。
蘇軾 天竺寺 雨浥山姜病有花。
蘇軾 荔支嘆 雨順風調百谷登,
蘇軾 食檳榔 雨暗蒼龍乳。
蘇軾 和陶答龐參軍六首其五 雨泣載零。
蘇軾 和陶田舍始春懷古二首其二 雨急瓦聲新。
蘇軾 過於海舶,得邁寄書、酒。作詩,遠和之,皆粲然可觀。子由有書相慶也,因用其韻賦壹篇,並寄諸子侄 雨滑泥深四蹄重。
蘇軾 和陶下潠田舍獲 雨霽與意諧。
蘇軾 次韻江晦叔二首其二 雨已傾盆落,
蘇軾 皇太後閣六首其四 雨余初有壹蟬吟。
蘇軾 皇太妃閣五首其二 雨細方梅夏,
蘇軾 附江南本織錦圖上回文原作三首其壹 雨映疏簾繡閣空。
蘇軾 和代器之 雨過郊原壹番新,
蘇軾 雨 雨師曠厥官,
蘇軾 東園 雨後月前天欲冷,
蘇軾 贈仲勉子文 雨昏南浦曾相對,
蘇軾 金沙臺 雨後東風漸轉和,
晏殊 送董信州 雨中吳岫碧,
晏殊 奉和聖制新春 雨中原隰碧鱗鱗。
晏殊 次韻和參政陳給事寒食杜門感懷二首(之二) 雨箔風簾有燕過。
秦觀 春日雜興十首(之壹) 雨砌墮危芳,
秦觀 和虛飄飄 雨中漚點沒流水,
秦觀 鮮於子駿使君生日 雨堂昏絳帳,
秦觀 廣陵五題(之二次韻子由題平山堂) 雨檻幽花滋淺淚,
秦觀 喜雨得城字 雨師曠厥官,
秦觀 送孫誠之尉北海 雨帶楚水黑。
秦觀 次韻莘老 雨露竟無偏。
秦觀 霅上感懷 雨荷風蓼不勝秋。
秦觀 句 雨砌墮危芳,
王安石 奉酬約之見招 雨過梅柳凈,
王安石 題半山寺壁二首(之壹) 雨豈為我行,
王安石 送李屯田守桂陽二首(之二) 雨雪前村更欺客。
王安石 日出堂上飲 雨露飽所滋,
王安石 答裴煜道中見寄 雨腳墜地花枝低,
王安石 同杜史君飲城南 雨星低馬前。
王安石 光宅 雨花何足言。
王安石 江亭晚眺 雨過雲收嶺,
王安石 自白土村入北寺二首(之二) 雨過百泉出,
王安石 暮春 雨花紅半墮,
王安石 石竹花 雨露應從愛惜偏。
王安石 春晴 雨晴門始開。
王安石 離升州作 雨如梅子欲黃時。
王安石 雨晴 雨後綠陰空繞舍,
王安石 題北山隱居王閑叟壁 雨後余花滿地存。
王安石 別和甫赴南除 雨壓春風暗柳條。
王安石 晴景 雨後全無葉底花。
王安石 晴景 雨來未見花間蕊,
王安石 海棠 雨泣怨新婚。
晁補之 同魯直和普安院壁上蘇公詩 雨園鳩喚婦,
晁補之 陪關彥遠曾彥和集龍興寺詠隋時雙鴨腳次關韻 雨荒苔院兩株春,
王禹偁 秋霖二首(之壹) 雨若是天淚,
王禹偁 成武縣作:(四庫本題作書懷) 雨菌生書案,
王禹偁 赴長洲縣作(之壹) 雨碧蘆枝亞,
王禹偁 商山海棠 雨泣怨新婚。
王禹偁 山僧雨中送牡丹 雨裏◇來叩竹扉。
王禹偁 春居雜興(之壹) 雨株桃杏映籬斜,
王禹偁 南郊大禮詩(之九) 雨露新恩洽普天。
王禹偁 新秋即事(之壹) 雨燕差差掠地飛。
王禹偁 新秋即事(之二) 雨打戎葵臥放花。
王禹偁 新秋即事(之三) 雨昏幽逕蓼花紅。
王禹偁 幕次閑吟(之四) 雨多還怯桂為薪。
王禹偁 司空相公挽歌(之三) 雨破築堤沙。
王禹偁 送董諫議之任湘潭 雨後汀洲橘柚香。
王禹偁 贈浚儀朱學士 雨屐送僧莎逕滑,
王禹偁 和馮中戍爐邊偶作 雨雪寒暖苦不同,
王禹偁 春晚綠野秀詩 雨過川原上,
王禹偁 病起至幽谷二首(之二) 雨侵怪石苔生暈,
王禹偁 仲鹹因春遊商山下得三怪石輦致郡齋甚有幽趣序其始末六十韻見示依韻和之 雨霽嵐光滴,
王禹偁 鹽池十八韻:(並序) 雨打重歸水,
王禹偁 聽羅訐事話太湖洞庭之景因賦十韻 雨蓑風艇狎◇鷗。
王禹偁 寄鄆城蕭處士 雨笠煙蓑自稱心。
黃庭堅 王文恭公挽詞二首(之二) 雨紼誰為挽,
黃庭堅 謝送碾壑源揀芽 雨露恩光照宮燭。
黃庭堅 次韻韓川奉祠西太乙宮四首(之四) 雨師灑道塵香。
黃庭堅 次韻王荊公題西太乙宮壁二首(之壹) 雨來戰蟻方酣。
黃庭堅 次韻答邢惇夫 雨作枕簞秋,
黃庭堅 歲寒知松柏 雨立大夫官。
黃庭堅 又答斌老病愈遣悶二首(之二) 雨送新荷氣。
黃庭堅 次韻黃斌老晚遊池亭二首(之二) 雨後月前天欲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