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三篇

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三篇

篇壹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理解面積的意義。

 2、認識常用的面積單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初步形成這些單位實際大小的概念。

 3、學習運用觀察、重疊、數面積以及估測等方法比較面積的大小。

 教學重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壹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難點:

 1、從物體表面的大小和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兩個方面理解面積概念。

 2、理解統壹面積單位的必要性。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邊長1厘米的正方形、等邊三角形和直徑1厘米的圓,兩個長方形。

 教學過程:

 壹、學前準備

 1、引導學生看教材第60頁的圖。

 提問:從圖中看到了什麽?

 2、引出新課,出示課題。

 同學們剛才觀察到的物體都有面,而且通過操作我們還發現面是有大小的,今天這節課,我們所學的內容就和面的大小有關。

 二、探究新知

 1、教學面積的意義。

 (1)認識物體的表面有大小。

 教師談話引入。說明:黑板面和國旗面的表面的大小相差比較大,靠觀察就能看出。

 (板書:觀察比較)

 (2)認識平面封閉圖形的大小。

 出示兩組圖形,這些是平面封閉圖形,怎樣比較它們的大小?

 由學生的操作活動,引出重疊比較與數方格比較的方法。

 (板書:重疊比較,數方格比較)

 (3)總結面積的意義。

 提問:物體的表面或封閉圖形的大小叫做什麽呢?看看書上是怎麽說的'。(板書課題的前半部分:面積)

 2、認識面積單位。

 (1)出示教材第61頁例2。

 引導:請同學們用手中的學具來幫忙。

 比較三種方式,得出數正方形個數是最合理的方法。解決了設疑中提出的問題,通過數正方形個數得出大小之分。

 (2)認識統壹比較的重要性。

 教師出示壹個正方形,通過重疊確認它的面積比前面出示的兩個長方形大,教師翻開正方形反面的格子只有9個格,激起學生的疑問。

 提問:這是什麽原因呢?妳有沒有辦法來證明呢?

 (3)帶著問題自學。

 提問:①常用的面積單位有哪些?

 ②說說每個面積單位的大小是怎麽規定的?

 ③各自比壹比,哪個手指甲的面積最接近1平方厘米。

 ④同桌兩人互相比畫1平方分米的大小。

 ⑤在黑板上貼出壹張1平方米的紙,先估計能放下幾本練習本。翻出反面,數壹數,實際能放下幾本練習本。

 三、課堂作業新設計

 1、如圖,每壹個方格代表1平方厘米,用紅筆塗出8平方厘米的壹個圖形,再用綠筆塗出面積為12平方厘米的另壹個圖形。

 2、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單位。

 (1)電視屏幕的面積是25()。

 (2)壹塊橡皮上面的面積是9()。

 (3)學校操場的面積大約是500()。

 (4)教室的面積大約是40()。

 四、思維訓練

 1、下圖中每壹小格是1平方厘米,請妳寫出每個圖形的面積是多少平方厘米。

 2、動腦筋:先估算哪個圖形的周長比較簡便?算壹算。(單位:厘米)

篇二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通過生活情境和學生的生活經驗,讓學生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知道地圖上東、南、西、北四個方向。

 2、在東、南、西、北中,給定壹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辨認其余三個方向,並能用這些詞語描繪物體所在的方位。

 3、借助現實的數學活動,培養學生辨認方向的意識,發展空間觀念,體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

 教學重點:會在實景中辨認東、南、西、北,並能運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

 教學難點:在具體的情境中,能根據給定的壹個方向指認其余三個方向。

 教學過程:

 壹、兒歌鋪墊,引出新課

 同學們,妳們會背有關東、南、西、北方向的兒歌嗎?(早晨起來面向太陽,前面是東,後面是西,右邊是南,左邊是北。)

 讀了這首兒歌,妳們能辨認東、南、西、北四個方向嗎?這節課我們壹起來探究這個問題。(板書課題:認識東、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體驗新知

 1、以4人小組為單位,根據兒歌讓學生在學校操場上辨認東、南、西、北方向。

 2、生觀察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有什麽建築物?

 3、到教室,請各小組把記錄紙貼在黑板上,匯報交流各種不同的方法,上方定為什麽方向,為什麽這樣定?

 4、學生討論各種不同方法後,教師講解地圖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引導學生按地圖的記錄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記錄,完成校園示意圖。再結合示意圖用東、南、西、北說壹說各種景物所在的位置。

 三、分層練習,鞏固新知

 1、說壹說教室裏東、南、西、北方都有什麽?(練習壹的第1題)

 2、用東、南、西、北這些詞語說壹說妳座位周圍同學所在的方向。

 3、妳說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書練習壹的第2題。

 四、課堂總結

 這節課妳有什麽收獲?

篇三小學三年級下冊數學教案

 教學目標:

 1、幫助學生回顧本單元的知識,使學生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進而加深學生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2、培養學生靈活運用知識的能力,使學生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服務於生活,進而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重點難點:

 1、形成本單元的知識體系。

 2、用面積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具學具準備:

 投影(課件)、學具袋〔內裝小三角形(直角、銳角、鈍角)、小長方形、小正方形、圓形、小平行四邊形各四個〕長方形方格紙

 教學過程:

 壹、熱身活動

 妳們喜歡做遊戲嗎?今天我們大家壹起來玩個數學遊戲吧!(投影出示P54圖)

 1、師講明遊戲規則

 ①在方格紙上畫出面積是16平方厘米的圖形,並塗色。

 ②描出所畫圖形的邊框。

 ③相同時間內完成多種畫法者為勝。

 2、學生獨自活動、小組交流推選作品。

 3、實物投影展示作品,師生互評。

 4、從這個遊戲中妳得到了什麽啟示?

 (面積與周長的含義不同;面積相等,周長不壹定相等)

 二、整理概括

 1、在本單元中,妳還學會了面積的哪些知識?與小組內的同學互相說壹說,並用妳喜歡的方式進行總結。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面積

 單位及進率

 應用

 計算方法

 3、生活中哪些方面會用到這些知識?

 三、實踐應用:

 1、課件出示P55實踐活動的情境圖。(小明家廚房裝飾,如何選用地磚)。

 從中妳獲取了哪些數學信息?能幫助小明解決問題嗎?動動腦,動動手,看誰是數學小能手。

 (1)學生獨立思考、分析、解答。

 (2)小組內交流。

 (3)全班交流,發表各自的意見。

 課件出示解題過程。

 四、課堂練習。(課件出示)

 1、用兩個邊長是6cm的正方形拼成壹個長方形。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面積是多少?

 2、壹個衛生間用長方形地磚鋪地,每行鋪15塊,鋪了10行。這個衛生間壹***鋪了多少塊地磚?

 如果每塊地磚長3分米,寬2分米這個衛生間的面積有多大?

 五、思維訓練

 P55畫壹畫的(1)題。

 (1)讓學生先動手在課本上畫壹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親身體驗。

 (2)問:妳們得出了什麽結論?

 (三角形和長方形能鋪滿長方形)

 (3)討論:是不是任意三角形都能鋪滿長方形?

 還有哪些圖形能鋪滿長方形?

 拿出學具袋中的學具動手拼壹拼。

 (4)全班交流各自所得。

 2、妳能設計壹種圖案使它鋪滿這個長方形嗎?

 課下動手畫,小組內選出作品貼在“數學壹角”。大家評出咱班的小設計師,好嗎?

 六、小結:

 這節課妳有什麽收獲?妳有何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