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教育十大方法分別是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引導孩子關懷他人、鼓勵孩子多多運動、有創意的贊美孩子、激發孩子的藝術潛能、經常給予孩子擁抱、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不要求孩子過分完美、指引孩子解決問題、賦予孩子表演的舞臺。
1、給孩子隨性玩耍的時間
美國兒童教育學者湯姆斯、阿姆斯壯指出,自由玩耍比有計劃性的活動,對學齡前的孩子來說更為健康有益。家長們不要壹味的給孩子的時間塞滿各種各樣的活動。每壹個孩子都需要壹些無所事事、隨心所欲的隨性玩耍時間。
2、引導孩子關懷他人
每壹個快樂的孩子都需要能感受到與他人的有意義的交集,了解到自己對於他人的意義。
要幫助孩子發展這種感覺,讓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多與他人接觸。可以引導孩子陪他壹起整理家中的舊玩具,壹起捐給慈善機構,幫助那些窮苦困難的孩子。
3、鼓勵孩子多多運動
在日常生活中,多帶動孩子做做運動,比如玩球、遊泳、跑步、騎自行車等等。經常運動的孩子能提高體能,也會變得更加開朗。保持多運動的生活還能緩解孩子的壓力與情緒,還能讓他變得更加開朗。多運動還能讓孩子喜歡自己,擁有較正面的身體形象。
4、有創意的贊美孩子
有時孩子表現的很好時,不要只是單純說壹句很好。家長們對孩子的贊美要具體壹些,指出細節,說出孩子具體哪裏做的好,或者比上次表現好。家長們應該讓孩子自己感受到,完成壹件事情所帶來的滿足與成就感,而不是用物質報酬來獎賞他。
5、激發孩子的藝術潛能
雖然有很多科學家已經證實了沒有所謂的莫紮特效應。但是讓孩子接觸美術、音樂等藝術活動,確實可以讓孩子的內心世界更加豐富。有研究者發現,每當孩子跟隨音樂舞蹈,或者是拿著畫筆隨手塗鴉,都是孩子在用藝術行為來抒發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自己的情感。
6、經常給予孩子擁抱
家長們給孩子的每壹個擁抱,都傳達給他們無限的關懷,是無聲的我愛妳。有專家發現,父母溫柔的擁抱和撫觸,可以讓早產兒變得更加健康活潑,情緒也會更加穩定。
7、用心聆聽孩子的心聲
沒有什麽比用心聆聽更能讓孩子感受到被關心。要耐心聽孩子說完話,不要中途打斷、急著幫他表達或是要他快快把話說完,即使他所說的內容妳已經聽過許多遍了。陪孩子去上學途中或哄孩子上床睡覺時,是最佳的傾聽時刻。
8、不要求孩子過分完美
每個人都期望孩子展現出他最好的壹面,可是有時候太過急切糾正或改善他們的表現。事事要求完美,會減弱孩子的自信心與不怕犯錯的勇氣。想像10年之後,這件事還有這麽嚴重嗎?如果是No,那麽就放手讓孩子去做。
9、指引孩子解決問題
每壹個孩子成長的裏程碑,都是由系鞋帶到自己過馬路壹步壹步拼湊起來的。而當孩子發現他有能力自己解決面對的難題時,是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樂和成就感的。
10、賦予孩子表演的舞臺
每個孩子都有特有的天賦,如果他們喜歡說故事,鼓勵他多說故事給妳聽。如果他對數字很擅長,帶著他去逛街,讓他幫妳挑選價格便宜的東西。當妳能欣賞孩子的才能,並表現出妳的熱情時,孩子自然會更有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