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創設各種情境,激發學生興趣。
新授課要創設情境,復習課同樣也不能缺少情境。因為復習課內容本來就缺乏新意,如果不弄點有趣的情節,學生不容易感興趣。根據壹年級的孩子的特點,喜歡聽故事、喜歡有趣的動畫、喜歡表演、喜歡競賽,喜歡獎勵。所以在復習計算題的時候,我們可以將題目蘊涵在故事中、在動畫中、在表演中,學生學得肯定很有興趣。等到做題很熟練的時候,我們可以開展各類競賽活躍課堂氣氛,同座位之間競賽、小組之間競賽或全班開展競賽。贏得同學可以獎勵紅花、紅旗等等。總之,讓學生開心起來,學起來就不覺得累了。
二、適度的給予指導。
復習課可以放手讓學生自己整理、歸納知識,給學生充分的時間進行思考、討論。對於壹些不完善的地方教師要給予必要的指導,尤其在解題方法上,要教會學生如何走捷徑,這壹點我覺得很重要,這就是點撥。這不是偷懶,是提高效率、是變通。而且學生很喜歡走捷徑,顯得自己有本事。
三、精心設計練習。
精選題可以是書上例題,或學生平時作業、試卷裏錯的多的題目,或壹些綜合性較強的題目。這就要求教師做個有心人,平時註意收集,到復習時,再給學生講解並練習。不會的提前先講,讓學生弄懂了再獨立做,這樣,既能檢測學生上課聽的質量,又能檢測出學生這壹段時間的復習情況,可謂壹舉兩得。設計的練習盡可能的涉及到多方面的訓練。如:復習看圖列算式時,可以將條件和問題進行互換;或者將其中的壹個條件改動壹下,問題不變;或條件不變,問題變壹下,從不同的角度讓學生進行訓練。對壹些學有余力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壹些難度較大的題目,省得他們沒事做,自我感覺太好,還可以避免滋生驕傲情緒。
四、教壹些考試的技巧。
低年級的學生認字較少,考試壹般老師都讀題,因此壹定要培養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弄懂題目的意思再解答。還要檢查是否漏題,壹年級學生經常會犯這樣的錯誤。另外,書寫也不能忽視,經常有學生在在考試時吃了書寫的虧。還有壹些學生,如果遇到壹道難題,會花好長時間壹直在苦苦糾纏,結果後面題目也來不及做了。這些方面教師都應教給學生如何應對。
這樣有針對性的講解、練習,有效的鞏固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只要堅持下去,復習課壹定會變得精彩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