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2022年春節是幾月幾日日

2022年春節是幾月幾日日

春節的來歷是什麽

有壹種傳說,中國古時候有壹種叫年的怪獸,頭長觸角,兇猛異常。年長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傷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這天,村村寨寨的人們扶老攜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獸的傷害。有壹年除夕,從村外來了個乞討的老人。鄉親們壹片匆忙恐慌景象,只有村東頭壹位老婆婆給了老人些食物,並勸他快上山躲避年獸,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讓我在家呆壹夜,我壹定把?年?獸攆走。老婆婆仍然繼續勸說,乞討老人笑而不語。半夜時分,年獸闖進村。它發現村裏氣氛與往年不同:村東頭老婆婆家,門貼大紅紙,屋內燭火通明。年獸渾身壹抖,怪叫了壹聲。將近門口時,院內突然傳來砰砰啪啪的炸響聲,年渾身戰栗,再不敢往前湊了。原來,年最怕紅色、火光和炸響。這時,婆婆的家門大開,只見院內壹位身披紅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驚失色,狼狽逃躥了。第二天是正月初壹,避難回來的人們見村裏安然無恙十分驚奇。這時,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趕忙向鄉親們述說了乞討老人的許諾。這件事很快在周圍村裏傳開了,人們都知道了驅趕年獸的辦法。(客家人的傳說)從此每年除夕,家家貼紅對聯、燃放爆竹;戶戶燭火通明、守更待歲。初壹壹大早,還要走親串友道喜問好。這風俗越傳越廣,成了中國民間最隆重的傳統節日。

春節有哪些習俗

臘月二十四,撣塵掃房子,據《呂氏春秋》記載,我國在堯舜時代就有春節掃塵的風俗。按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布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壹切窮運、晦氣統統掃出門。這壹習俗寄托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撣拂塵垢蛛網,疏浚明渠暗溝。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幹幹凈凈迎新春的歡樂氣氛。

春節的習俗

1、正月初壹:正月初壹是雞日,古稱元日、元辰、元朔、元旦等,元的本意為頭,後引申為開始,傳統習俗為開門炮仗、拜年、占歲、飲屠蘇酒、聚財。

2、正月初二:正月初二是狗日,這壹天(北方地區為正月初三)嫁出去的女兒們便紛紛帶著丈夫、兒女回娘家拜年,傳統習俗為祭財神(北方)、回娘家。

3、正月初三:正月初三是豬日,在這壹天裏人們習慣不殺豬,如果當日天氣好則當年的豬會長得膘肥體壯,主人家自然喜上眉梢,傳統習俗為燒門神紙。

4、正月初四:正月初四是羊日,在這壹天裏人們不能殺羊,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壹年裏羊會養得很好,傳統習俗為迎神接神、接五路、吃折羅、扔窮。

5、正月初五:正月初五是牛日,民間有吃餃子的習俗,寓意著招財進寶。按照舊的習慣要吃水餃子五日,傳統習俗為祭財神(南方)、送窮、開市。

6、正月初六:正月初六是馬日,在這壹天要送窮,在中國各地都有自己的送窮辦法,如果天氣好則意味著這壹年裏馬會養得很好,傳統習俗為送窮、啟市。

7、正月初七:正月初七是人日,傳說女媧在造出了雞狗豬牛馬等動物後於第七天造出了人,所以這壹天是人類的生日,傳統習俗為熏天、吃七寶羹、送火神。

8、正月初八:正月初八是谷日,習俗是對寫有谷物名稱的牌位進行膜拜,如果這天天氣晴朗,則這壹年稻谷豐收,天陰則年歉,傳統習俗為順星、放生祈福。

9、正月初九:正月初九是天日,傳說此日為玉皇大帝生日,傳統習俗為祭玉皇、道觀齋天等,有些地方要備清香花燭、齋碗擺在天井巷口露天地方膜拜蒼天。

10、正月初十:正月初十是石日,這壹天凡磨、碾等石制工具都不能動,甚至設祭享祀石頭,恐傷莊稼,也稱石不動、十不動,有些地方這天要向石頭焚香致敬。

11、正月十壹:正月十壹子婿日,此日是嶽父宴請子婿的日子,初九慶祝天公生剩下的食物還剩下很多,娘家不必再破費就利用這些美食招待女婿及女兒。

12、正月十二:正月十二搭燈棚,因為從即日起人們開始準備慶祝元宵佳節,選購燈籠,搭蓋燈棚,這壹天的中國民俗活動有藏剪刀、收舊鞋、捏老鼠嘴、搭燈棚等。

13、正月十三:正月十三是中國傳統農歷節日之壹,從正月十三開始上燈,正月十八落燈,有十三、十四神看燈,十五、十六人看燈,十七、十八鬼看燈之說。

14、正月十四:正月十四的民俗活動有喝亮眼湯、試花燈、食糟羹、拜臨水娘娘等,到了這壹天年基本已經過去了,之後便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元宵節過後年就結束了。

15、正月十五:正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元宵佳節,新春期間的節日活動也將在這壹天達到壹個高潮,中國民俗活動有芳花燈、舞龍、舞獅、跑旱船、踩高蹺、扭秧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