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詞大全網 - 成語大全 - 我們身邊的國學作文怎麽寫作文

我們身邊的國學作文怎麽寫作文

1. 我與國學的作文怎麽寫

兒時,媽媽常用國學來教我做人的道理;現在,媽媽又經常用國學來教我勤奮學習的方法。從小到大,國學給了我許許多多的幫助;在無數個春秋裏,我與國學相伴,我與國學同行!

六年時光,匆匆而去。國學不僅給我帶來了豐富的知識,還給我帶來了無限的歡樂。每當我遇到困難而膽怯的時候,我會用“書山有路勤為徑,學海無涯苦作舟。”這句格言來鼓勵自己,不退縮,堅持下去就是勝利!每當我學習時,窗外的嬉戲誘惑我時,我會用“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這句諺語來激勵自己,繼續學習下去;每當我在學業方面有所成就時,我往往會想到“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這句格言,它控制住了我的自滿情緒,讓我更加虛心地學習。

小時候,媽媽曾經教過我“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這句詩詞,但那時我還太小,不懂得這是什麽意思。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漸漸長大了。有壹年夏天,媽媽帶著我去爬泰山。在上山的途中,我們停停歇歇,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到了山頂。站在山頂,眺望遠方,密密麻麻的人們像螞蟻似得,其它山峰也變得很渺小。此時我的腦海裏突然浮現出了這句詩詞,就在這時,我終於明白了這句話的含義,不禁脫口而出:“會當淩絕頂,壹覽眾山小。”

元宵節時,我們壹家老少團聚在壹起,歡慶節日的到來。這時,我望了望窗外皎潔的月光,電視裏正唱著蘇軾的《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裏***嬋娟。”歌聲悲涼淒切,這讓我想起了不久前去世的姥爺……想著他那慈祥的面孔,想著想著,不覺得鼻子壹酸,眼淚就像壹串串珠子似地流了下來……

我愛國學,因為國學能給我更多的啟迪;我愛國學,因為國學更能突出我們國家的特色;我愛國學,因為國學是我們中華民族數千年智慧的結晶!

2. 國學在身邊的作文

記得小時候媽媽就讓我跟著她背大學中庸,可我往往記了後面的就忘了前面的,即便是背得比較多的“三字經”也逐漸地淡忘了,為此,爸爸媽媽還經常以“養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來自責。

寒假裏,為了對付國學網絡競賽題,我又翻起了四書,雖然有註解,可讀起來還是那麽煩。其實也不是讀,就是壹行壹行的掃過去,內容基本上沒看懂。可是等做競賽的考題時我頓時傻眼了,基本上全都不會,滿腦子打著問號,分數低得可憐。只好趕緊叫媽媽來幫忙,隨著分數壹點點上升,國學在我心中的地位也慢慢上升了。在我看來,國學就是中華文明的傳統、歷史、文化、習俗等,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於是在競賽後我準備重讀《中華上下五千年》,爸爸說這樣也許對學習國學會有所幫助。原先讀這本書只是在觀看壹個個故事,而這次重看則是重點體會什麽是國學、國學帶給了我們什麽、我們應當從國學中學到些什麽……慢慢的我可以從這些故事中體會到四書中的意思了,而不是像我前面壹樣只為應付壹下而已。

國學除了指中華民族的傳統、歷史、文化和習俗等,還蘊含著壹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儒家。其實孔子所說的並不那麽枯燥,妳掌握了它就會體會到其中的樂趣了。《論語》裏的每壹句話就是壹個個教學案例,只要妳理會了,它也是很有吸引力的。所有的古文都是話裏有話,讓人捉摸不透,有趣吧。國學其實就在身邊,只要我們細細的品味就會知道其中的妙趣。

3. 國學作文怎麽寫

15壹場演講 百年震撼 -- 王財貴博士北師大講座 我再舉壹個例子,讓大家更加的捶胸頓足,回家好好反省,好好把握。

有壹個在八年前我剛推廣的時候,就來聽我演講。這個人是學西洋、學牙醫的。

壹輩子都只讀西洋的東西,但他聽了之後,他自己覺得:小孩子要讀,我也要讀。我要有壹套大人讀書的方法。

大人也可以讀經,憑什麽?大人讀經,把妳的心理年齡降低跟兒童壹樣。就是當妳要讀這些書的時候,小和尚念經,有口無心,妳就這樣念,千萬不要想了解,妳要想了解,妳心煩氣燥,妳就讀不下去了。

妳壹遍壹遍的讀,再壹遍壹遍的讀。他從那時就開始讀《論語》,後來他結婚了,他叫他太太也來聽我演講。

他們兩夫妻,每天早晨起來,先做功課:讀半個小時《論語》,妳壹句我壹句,感情好得很。然後他的太太懷孕了,照常這樣讀。

這個胎兒就在肚子裏面聽十個月的《論語》。出生以後,相貌不凡,而且非常好帶,幾乎不費父母任何的煩惱。

晚上從來不會哭,不是笨到不會哭,而是聰明得不需要哭。十個月的《論語》教育嘛。

出生以後,父母親照樣讀《論語》,這個嬰兒就在旁邊聽。我剛才講過,醒著可以,睡著也沒關系,反正照聽《論語》。

等到這個孩子,壹周歲會講話的時候,他就會背《論語》了。1歲半就認識很多字,2歲就開始讀書,讀自己的書,讀那些幼稚園的書。

我都不知道這件事情,我反正這樣講,我講過這話以後,我什麽時候與妳見面呢?妳什麽時候告訴我呢?那個人也是壹樣。我什麽也都不知道,等到經過七年多,這小孩子5歲半了。

他又見到我,他說:“我的小孩子使我很煩惱,因為他太喜歡讀書了。”他現在讀什麽呢?讀世界名著。

5歲半,字太小,父親不讓他讀。他就偷偷地讀書,所以這個孩子讀書的時候很緊張,聽到父親的腳步聲,就把書藏在床下,說:“我在玩。”

他爸爸說:“玩好,妳趕快玩。”。

各位,如果天下的家庭,都是如此,我告訴妳呀,天下太平了。 現在我們臺灣的教育部長,曾誌朗先生。

他在煩惱我們的國民不喜歡讀書,煩惱我們的孩子不讀書,煩惱我們的青少年只喜歡玩。他知道閱讀習慣要從小學開始,所以他拼命在提倡兒童閱讀教育。

我就告訴大家,看誰能夠去傳話:“妳不要再提倡了,妳用我的方法,妳連禁止都禁止不了。”老師教讀經的時候,小朋友的語文能力壹提升,接著他們就看書,越看越喜歡看,理解能力越來越高。

他的知識量,超過老師。他總是喜歡看,下課老師看到全班怎麽都不動?因為他們在看書,下課都在看書,老師很生氣,就說:“我數到三, 17回復:壹場演講 百年震撼 -- 王財貴博士北師大講座 。”

“壹!二!三!”大家往外面跑,拿書去外面讀,這壹種孩子,老師還窩心嗎?老師還煩惱什麽?這種孩子還要教他數學嗎?還要教他自然嗎?還要教他社會嗎?還要教他語文嗎?老師根本不要教書了! 那妳老師做什麽?老師只說孩子往前走,孩子啊,妳的前途比我好,孩子妳趕快讀經,所以,老師只做壹件事:讀經。然後再做壹件事,鼓勵他多讀課外書,老師不費吹灰之力,人才從此培養成功。

不是再這樣——“寫生字,跟我寫:壹筆、壹劃、壹鉤”,“妳給我造詞,妳給我造句,妳給我作文”……。教造句跟作文是最笨的老師,造句不用教,作文不用教,只要他看壹千本書,他就作文給妳看,假如他沒有看過壹千本書,妳作文是白費力氣的,要把握教育的重點,不要再浪費老師的青春了。

4. 怎樣寫國學作文五百字

國學

“子曰:“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小時,總是覺得國學就是沒用的,古人寫的話,我們還需要背,每次老師教給我們時,我總是會讓思想開壹會小差,現在呢,長大了,我現在體會到了,國學那種獨特的美,它就如茶,只要細細地品味,就會品嘗出它的奇妙之處。而這種奇妙之處也正是其他沒有的。

國學是我國古人博大精深的見證,古人把自己的智慧全部利用書,傳授了下來。來到中國,不得不看看長城,體會它的雄偉壯麗,我認為,也不得不讀壹讀國學,國學,是我國所固有的學術,裏面包含著以儒學為主體的中華傳統文化與學術,這不是如長城壹樣嗎,正是中國獨壹無二的見證。

當然,國學的文章有時是幾句話,有時是壹片文章記得讀課外老師講《孔雀東南飛》壹文,文章並不算太長,我們學了壹個星期,卻壹點不感到累。在這壹周裏我們被故事的內容深深吸引著,古人的文筆是那樣的流暢、優美,用詞是那樣的精辟,淒美的情節讓我們為之而動容。

國學的道理清晰,透徹,充滿哲理,真令人十分佩服,當然,國學的道理不僅實用於古代,也實用於現代,我相信,國學的道理壹定會永遠的都實用的。

國學,適用的範圍十分大,比如在寫作文上,在結尾上寫上幾句國學,壹下子就令文章充滿詩意,令整篇文章充滿生機,說話時說上幾句國學,既可以清晰的表達意思,還可以體現出壹個人的修養。

5. 讀國學800字作文怎麽寫

題目:《讀國學》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而國學又是中華文化中的瑰寶,學習國學,讓我們領悟其中的精髓,並學以致用.

記得《論語》中有壹句話是“不以善小而不為,不以惡小而為之”。就在幾天前的壹個傍晚,我寫完作業在院子裏玩。這時,郵遞員送來了我們家訂的報紙,我拿起報紙跑回家,開始翻看。翻著翻著,我被壹則文章吸引住了,文章的大體內容這樣的:壹對母子在逛商場出來的時候,母親很不經意的把壹個礦泉水瓶扔到了路上,孩子看了看母親說:“媽媽妳把那個瓶子撿起來扔進垃圾桶裏吧!”媽媽聽了,不以為然地說扔小瓶子沒事的。”而那個孩子 卻不這麽認為,他跑過去,撿起瓶子扔進了壹個離那裏很遠的垃圾箱裏。讀完這篇文章,我合上報紙,思緒萬千:“壹個那麽小的孩子就有如此強的環境保護意識,而壹個大人卻沒有。”“五城連創,人人有責”妳看,我們的城市美容師――環衛工人,壹天天起早貪黑的工作,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城市清潔。壹方面,我們要尊重她們的勞動,另壹方面,城市的衛生也要我們所有人都 來保持。我們都應該有文中孩子那樣的思想品德,要從自我做起,從細節做起,貴在堅持。

《三字經》裏有壹句話“香九齡能溫席”這句話的大概意思是黃香九歲裏的冬天,每天晚上都用自己弱小的身體替父親把那冰涼的被褥溫暖過來之後,自己才去睡覺。而我們這些新世紀的“小皇帝”們,在家裏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無憂無慮的生活。無論做什麽事總是想讓別人替自己做,而自己不想動手,更不用說去幫助別人了。學習了黃香溫席以後,我們要改變自己的做法,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多關心體貼別人,多給別人壹點愛,因為愛是信任,愛是承擔,愛是分享,愛是榮耀。

學習國學,我們學會了怎樣做人處事,懂得了感恩,我愛國學,更愛中華文化。

6. 作文:< >怎麽寫呀800字

國學博大精深,歷久彌新,幾千年來是人安居樂業,安身立命之文化根基,也是文人的精神脊梁。

之世界上唯壹文化綿延五千年而中斷的,深厚的國學文化做支柱。文化貫穿的歷史發展,也貫穿於每人的成長歷程。

兩千多年來,的文化教育以聖賢的經典為基準,在元朝與清朝時,外族入主中原時,教育方法也不曾被。以國學為基礎的教育,為培養了壹代又壹代的文化巨人與治國之能臣。

然而"五四",開始學習西方的科學知識,摒棄祖先留下的國學。也開始了所謂的與世界教育的接軌,思想與也開始逐漸西化,都以物質為基礎,以自我為中心。

中所教的也物理,化學,英語等與國際接軌的課程,對國學的課程也提及。現代的教育對人的智力與技能的開發加大,然而人的德育與做人做事卻不顧。

其實德行的教育才應該人生教育的首位,,德行,也會在社會上處處碰壁,幸福生。而的祖先早就如何圓滿生。

道理也都寫在國學裏面。還好有易和人的不懈努力,以易和書院平臺,讓現代人可以祖先留的寶貴的精神財富,讓現代人在浮躁的社會中的發展與幸福之本。

現代人生活在繁華的都市,互聯網,手機,汽車等現代工具讓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人與人的關系越來越功利。

生活物欲橫流的社會,真的幸福嗎?我想答案時否定的。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各樣的社會也接連,自殺,猝死,抑郁癥,吸毒等也困擾著現代人,每年有25萬人的自殺讓人觸目驚心。

現代化了國人的生活節奏,但並從上帶給快樂,反而帶給更大的。是高科技的錯嗎?我想,人類要進步,社會要發展,要現代化。

我想是的心靈物欲橫流的社會,再也安靜了。為心靈安靜了那?這煩躁的社會,不如何生活了,少了寧靜與自在。

以物質為基礎,而精神上荒蕪,很危險的。人文化做基礎,壹遇到繁雜的事也會不知所措,這裏的文化不止是教的文化知識,祖先留下的人生的哲理。

是該靜下心來,研讀下聖賢的教誨了。也社會,和古老的論語。

大家都的為人處事的準則,這的心才會安靜,不被社會上和所困擾,也真正的。 讀過國學,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年後出得人生經驗,其實經典讀物中得壹兩句話而已。

試想想人早些的祖先留的智慧,會少走彎路,人幾千年的文化精髓其實就在經典得書中,可以,就擁祖先幾千年的智慧,智慧人生的,其實所都可以迎紉而解。 社會在發展,的生活環境在,人性變,道德準則變。

的祖先早就把人性徹底了。讀讀經典的語句就,"學而不思則惘,思而不學則怠","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正心,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學習,事業,人生的簡單而的道理祖先早就歸納在國學中了,到現代業的適用,在往後幾千年,也不只在,全世界,乃至全宇宙話也適用。

就在國外都認同文化,的文化的。卻不好好珍惜的文化,讓人生的哲理從身邊白白溜走,還抱怨生活的意,真是怪不了別人。

現代人都追求物質上的享受,有錢才是的標誌。當追求物質泥潭自拔的,也該重新審視壹下的內心,迷失的心靈。

而切在古老的文化中,它博大精深,無所不包,無所不容。 國學中的理論與知識是越早明白越好,仍然苦於找發展,浪費了大把的時光,上學時肯本不學習是,人生到底要追求,生命的意義是,白白浪費了大好的青春年華,多的冤枉路。

我不希望更多像我。人都應該有很清淅生,在人生的道路上就迷茫。

但我很幸運遇易和書院,可以讓我做我喜歡的事,並且可以的事業。我真興奮,也很激動。

幫助別人是人生最大的幸福。社會上可以越來越多的讀國學,國學,社會的進步。

我能從事國學推廣的工作將是我莫大的榮幸,會像珍惜的生命珍惜工作,讓可以,壹起為弘揚國學而努力。

7. 國學的作文

自從去年開始學習國學以後,我這才理解到書本裏所說的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了,真正是不讀不學不知道,憑自己過去所知道,只不是過壹毛海中的壹小小滴。

就拿小時候我們念的《三字經》的頭壹句“人之初,性本善”來說,念得很上口,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我們理解人在最初的時候,本性是善良。基本意思是沒有錯,但什麽是“人最初,人的開始”呢?什麽是本性呢?善良的標準在哪裏呢?

這三個方面我們理解了嗎?我們明白了嗎?

我曾聽過壹個老師說,人這初,初到人類從哪裏來的時候,而不是我們壹生下來的那個時候。並且這個老師還說得很有意思,說我們人類並是從猿進化而來,而是從光音天下來的,是天使。這些從光音天下來的人們並不需要吃飯,也可以飛起來,後來只是由於貪吃地球的食物致使身體重而飛不回光。自從去年開始學習國學以後,我這才理解到書本裏所說的中華五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了,真正是不讀不學不知道,憑自己過去所知道,只不是過壹毛海中的壹小小滴。

就拿小時候我們念的《三字經》的頭壹句“人之初,性本善”來說,念得很上口,到底是什麽意思呢?我們理解人在最初的時候,本性是善良。基本意思是沒有錯,但什麽是“人最初,人的開始”呢?什麽是本性呢?善良的標準在哪裏呢?

這三個方面我們理解了嗎?我們明白了嗎?

我曾聽過壹個老師說,人這初,初到人類從哪裏來的時候,而不是我們壹生下嘩弧糕舊蕹攪革些宮氓來的那個時候。並且這個老師還說得很有意思,說我們人類並是從猿進化而來,而是從光音天下來的,是天使。這些從光音天下來的人們並不需要吃飯,也可以飛起來,後來只是由於貪吃地球的食物致使身體重而飛不回光音天,只能在地球上生活,那麽這些光音天人就成了我們的祖先。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故事。

本性,這個說起來我就不能理解了。聽家裏的壹些學佛的人說,識得本性就可成佛了。這又開始了別外的文化那就是佛學。

善良呢,這個標準或許各有說法。我到目前還不太明,但至少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等都是善的。

還有好多東西不明白,所以我將繼續努力學習。人不學不知義。

8. 我眼中的國學經典作文600字怎麽寫

最近,我們讀了壹本書—《國學經典》,從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為先“

在中國儒家文化中,特別提倡孝道,”出則孝,入則悌。”孔子認為,孝是做人的根本道德。那麽要怎樣去孝順自己的父母呢?孔子曾強調孝的關鍵,在於和顏悅色。“色難。有事,弟子服其勞,有酒食,先生饌曾是以為乎。”這句話告訴我們,在父母面前要和顏悅色,有好東西要先給父母品嘗。身為人子“父母在,不遠遊。”孝順父母的思想在《弟子規》及其他國學中均有體現,古人也有很多孝順父母的典範,如:為父溫席的黃香,“臥冰求鯉”的王祥。身為二十壹世紀的少年,與古人相比,我倍感自愧不如,但我會以先人為楷模,不斷改進自己。

誠—“言而無信,不知其可。”

”誠者,物之始終。不誠,無物。”意思是,世界萬物都以誠為信,為本,不誠者就失去了萬物。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我的爸爸是個生意人,壹直堅守”以誠為本“的信念。有壹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並沒有這樣做,而是語重心長得說:”我們不能因為壹時的好處,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財富—誠信。“正因為他的誠信,生意才會做得風生水起,可見誠信於人是多麽的重要了!

《國學經典》這本書教會了我許多為人為子的道理。我覺得:當今社會經濟越來越快,可人們的人文素質卻每況愈下,讓人擔憂。而正掀起的《國學經典》學習熱潮用又讓國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華民族壹定會擁有嶄新的明天!

9. 國學,教會了我()作文怎麽寫

有壹位老師她不僅讓我學到了許多知識,還讓我學到了做人要有壹顆寬容的心,這位老師就是我們的班主任王老師。

班主任在我們眼裏是壹個大美人兒,她的微笑是那麽迷人。

記得有壹次老師和我們班的同學在壹起搬桌子,可是桌子上放著壹瓶鋼筆水,那瓶鋼筆水沒有蓋緊,可能是因為老師和同學用力太大,把鋼筆水碰到了地上。說巧也巧正好那瓶鋼筆水灑到了老師那雪白的衣服上,我當時看到老師那臉上的神情好像很嚴肅。那位同學知道自己犯了錯,神情變得更嚴肅,很怕老師會說她。鈴……鈴……聲很快就響了起來,我看看老師遠去的身影我想到:“老師壹定會狠狠訓那個同學的。”

上課的鈴聲又響了,班主任回來讓我們站隊,集體出去搬桌椅,這時那個同學忐忑不安的走到老師面前說:“老師,我……我不是故……意的”。老師看了看這位同學,輕輕地拍了拍她肩膀說:“老師知道妳不是有意的,所以老師不怪妳了,妳也不用難受了,快歸隊吧!”這時,,老師又說:“快,把隊伍帶走吧!”再看看老師臉上沒有了什麽異常,笑容依舊那麽甜蜜。

我們初壹有四個班壹起搬桌椅,所以搬得很快。我們見就剩那麽幾個桌椅了,就放慢了腳步,我發現班主任在和幾個老師在壹起說這什麽呢!我在旁邊聽見有壹個老師問班主任說:“妳的衣服是怎麽弄得?”班主任先是微微壹笑說:“這個是我用鋼筆水徐上去的,怎麽樣?好看吧!”旁邊又有壹位老師說:“妳用筆再畫壹畫就像朵花了。”班主任又是壹笑說:“那行,我回去試試看。”看著班主任輕松的回答,我們班有些同學問老師為什麽不責怪她呢?老師卻說:“她又不是有意得,再說了這也是我自己弄得,我和妳們說過對人要寬容。”我知道這件事是因為那為同學的馬虎大意所形成的,看這教師簡單的回答我真佩服啊!有那麽壹顆美好、寬容的心。

自從那次我再也沒有見過老穿那件衣服,我猜想那件衣服壹定被老師放了起來,可是這件衣服和那團墨跡卻深深地印在了我的心裏。

10. 我與國學的故事作文

我們誦讀過無數的國學經典,但是在生活中又能有幾句國學和妳發生了故事呢?

我在十二中上藝科學校。每次上語文課的前十五分鐘,老師總會讓我們背誦十幾句國學,並逐句講解句意。剛開始,我認為背誦這些國學純屬浪費時間,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改變了這個觀點。

那天,老師布置了許多的作業。吃完飯,已經六點了。我匆匆忙忙地跑到書桌前,開始奮筆疾書。我估摸著,寫完作業應該就到八點半了。我想:我得快點寫,因為還有許多課外班的作業,加油。我再抄寫三字經的“親師友,習禮儀”時,弟弟跑了過來,對我說:“姐姐,我有3道題不會,請妳教教我。”我壹口否決了,著急地想:我的作業都寫不完,還幫妳?真荒唐!弟弟會溜溜地走了。我又想了想那句三字經的意思,突然覺得自己放了壹個天大的錯誤——沒有“親師友”,所以立即放下筆,焦急地向弟弟跑去。追到弟弟時,看到他愁眉苦臉,就像他道歉:“小浩,真是對不起,我不應該不幫助妳。來,讓我看看題!”弟弟開心地笑了。我開始壹道壹道的給他耐心的講解。我已經把作業拋到九霄雲外了,只是想著給弟弟講題,讓他明白。

那天,我寫完學校的作業時,已是九點了,但我壹點也不困。我寫完課外班的作業時,已是十點了,我卻壹點也不乏。那天晚上,我的心裏比吃了蜜還甜。同時我也比其他同學的理解更深刻,令我終身難忘。

不知道是怎麽回事,我剛好抄到了“親師友,習禮儀”那句國學,就出現了壹個巧合的事例。這也許就是我和國學的故事吧!那妳呢?